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URL
全文转载自 李笑来 最新版人人都能用英语: https://github.com/xiaolai/everyone-can-use-english
总目录
- 启动任务
- 真假之别
- 说己想说
- 生学硬练
- 复述背诵
- 漏斗设计
- 自我纠正
- 重中之重
- 健身健脑
- 实在特权
- 心理建设
- 以教促学
- 金钱至上
- 音高停顿
- 轻重强弱
- 元音辅音
- 拿腔拿调
- 疯狂输入
- 通用语法
- 只能精读
- 每日功课的一些细节问题
1.启动任务
第一步,不是 “教学”,不说 “方法”,没有 “技巧”,而是 “直接干活”。
任务要点
- 说自己想说的话
- 每天至少三小时
- 每天都要交作业
说自己想说的话
- 先用母语写下差不多 100~150 字,记录 “自己想说的话”;随着任务的推进,逐步增加篇幅。
- 使用 AI 辅助工具将其转换成英文表达
- 使用 AI 辅助工具将英文文字转换成语音文件
- 跟读、朗读、直至完整背诵。
实际操作中,这里的难点可能是 “用自己的母语写下一段话” —— 大多数人会遇到 “说不清楚的障碍”,比如,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 “自己的母语其实非常差”…… 实在写不出来,甚至不知道该写什么的话,那么,可以 “改写别人的话”,比如,你每天听到或者读到的 “金句” 甚至别人发的 “微博”、“朋友圈” 什么的。也可以是 “自己家里每天都用的日常对话”,还可以是 “托福作文题”、“GRE 作文题” 等等。实在搞不定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有声书的片段。
另外,有空的话,可以先去补补《李笑来的写作课》。
AI 辅助工具,付费方案最好的是 OpenAI,无论是文字生成、还是语音生成。免费方案的话,文字生成可以用 LM Studio,甚至直接用免费的 Google Translate;语音生成可以用 MS Edge TTS engine,或者写成
html
文件之后,用 MS Edge 浏览器打开,也能有朗读功能。另外,网上也有很多方案,可以自己想办法。虽然最初的时候,你可能要自己折腾 AI 辅助工具,但,我们在开发 “辅助工具”,也将会持续完善,很快就会分发到社群成员手里,任何小白都可以直接上手使用。(但,早期依然需要用户自己拥有 OpenAI 的 API Key 才行……)
每天至少三小时
如果做不到每天三小时,那就算了吧 —— 当然,其实谁都可以做到的。
只有大声开口练习的时间才算数 —— 注意,一定是 “大声”;虽然开口了,但只不过是小声嘟囔,不算数。
- 折腾文本的时间不算;
- 反复听录音却不开口或只是跟着嘟囔的时间不算;
- 若是还有精力,其他时间里还可以阅读英文书籍文章、看英文视频电影剧集,但,只要没有大声开口都不算……
-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之前的任务,朗读、重新录音的时间可以计入。
虽然最好是 “一口气三小时”,但,“累计三小时” 也可以。
三小时之外,如果你有时间精力,依然应该花时间输入英文,无论是阅读、还是听有声书或者看视频影视剧集。
每天都要交作业
作业不是要 “交给老师”,而是自己存档备份。
作业内容包括:
- 最终生成的文字和语音(一个文本文件和一个语音文件)
- 自己的第一遍朗读录音(一个语音文件)
- 自己的最后一遍朗读录音(一个语音文件)
-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未解决的),以及想到的可能的解决方案,练习过程中的感悟。(一个文本文件)
以上打包压缩,以日期为文件名保存。这些记录,是将来 “在社群里当老师”,“在家里当老师”,或者起码 “给自己当老师”、“给自家孩子当老师” 必须的资格证明。
简要的补充说明
这个任务最关键的一点是,“没有老师”、“没有他人教学或者纠正”、“没有他人监督和促进” —— 只靠自己。
最初的三个月,没有任何技巧而言,就是 “生学硬练”……
事实上,最初 1~3 个月最重要的 “核心任务”,不是发音技巧什么的,而是 “极大提高英文记忆力” —— 所以,每天结束的时候,都得以 “熟练背诵” 作为结束。
关于这个任务的 “教学讲解”,此后会详细深入。现在最重要的是,“直接开始干活”。
另外,我 2010 年写的,2015 年网络发布,2019 年上传到 github 上的《人人都能用英语》,也许你应该去大致扫一遍。2024 年,我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写《人人都能用英语》的新版,或许更名为《多语的真相》。
2.真假之别
“学习” 的 “真” 与 “假” 区别到底在哪里呢?区别很大,区别也很多,然而,最根本的区别却也简单:
不肯花时间。
人们在 “学习” 上花钱通常并不吝啬,尤其是在 “为孩子的学习花钱” 上。不仅不吝啬,弄不好绝大多数人都很 “铺张” 也很 “夸张”。有则新闻说,有对父母培养三个孩子,说花了恨不得一个多亿…… 结果三个孩子都一样,从名牌大学毕业之后,依然是 “啃老一族”。从绝对金额上来讲,这肯定是极少数家庭才花得起的钱,但,从比例上来讲,父母把绝大多数钱都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是 “学习” 上,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 所谓的 “绝大多数钱”,从比例上来看,超过父母总体收入的 60% 并不罕见,高达 80% 也不稀奇。
可问题在于,“学习” 这个东西,要是花钱就能搞定,天下就没有 “学渣” 了,只有 “学贫”。要是学习只要花钱就能搞定,那么,人群之间的学习成绩差异,或者能力差异,就应该与 “贫富差距” 完美联动,富有就能学习好,贫穷学习就不好,越富学习越好,越穷学习越差…… 显然,这世界并非如此。也幸亏不是如此。
学习不可能没有金钱成本,书本、文具、教师、教练、场地、设备,跟现实中其他的商品一样,都可以明码标价…… 然而,真正的 “成本”,除了 “金钱成本” 之外,更 “贵” 的,其实是 “时间成本”。因为 “钱” 毕竟花完了还可以去赚,可 “时间” 呢?它一去不回,几乎想不到什么方法去 “存储”,也根本不可能 “再生”。
一本书,可能五六十元人民币买回来,但,读完它,根据它的厚度和难度,可能需要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或者半年的时间,这还不算践行所需要的时间…… 当然,“一门课” 往往比 “一本书” 更贵,可能几百块甚至几千块,可问题在于,无论如何,时间都比钱更 “贵”。
时间这个东西,“无价” ,有的人的时间是因为没有价值而没有办法标价,乃至于 “无价”;而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人的时间不是一个 “空洞的概念”,而是 “生产资料”,甚至是 “万物的存储”,那可是一根 “长度不断延展且直径不断扩大的管道”,价值无限,前途无量,所以没有办法标价,乃至于 “无价”。(参见《财富的真相》)
买来一本新书或者去上一门新课的时候,人们都一样,精神抖擞,暗中想着 “重新做人”…… 可那 “决心” 持续不了几秒 —— 说实话,那早就养成了习惯,下一秒就开始自顾自地安心做回原来的自己了。
自从图书电子化之后,很多之前鲜为人知或者不为人知的数据浮现了出来 —— 所谓 “数据”,就是事实的总结 —— 大多数人在 “花钱” 买了书之后,压根就做不到 “花时间” 看完,哪怕是浮皮潦草囫囵吞枣。据说,Kindle 的后台数据里可以看到清楚的 “打开率”,大抵上也是在 $\frac{1}{4}$ ~ $\frac{1}{3}$ 之间,也就是说,差不多有 $\frac{2}{3}$ ~ $\frac{3}{4}$ 的电子书籍被购买下载之后,从来就没有被打开过。钱倒是花了,时间彻底缺席。这种 “买回来却没看的书” 在日语里还有个专门的词汇,叫做 “積ん読”……
2016 年,我在得到平台撰写了一整年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是当年最畅销的专栏。到 2023 年年底,199 元人民币的单价,7 年累计销量超过 30 万…… 可,到最后,有多少人读完了呢?全年最后一讲,第 52 讲,显示 “170,052 人学过”,分母是 “30,177 人加入学习”,算下来大约是 56.65% 的完成率,一半多一点点 —— 其实,这在得到平台上都是 “历史最高完成率” 了。
说来好笑,只要你买来一本书,能够认真读完,或者,上一门课,认真听完,你就已经直接打败了至少 50% 以上的人群;如果书籍或者课程的难度高一点,仅仅 “读完” 或者 “听完” 本身就能打败至少 80% 的人群;如果竟然在 “读完” 或 “听完” 的基础上,还肯继续花时间完成 “学习” 总计至少四个环节 —— “学”、“练”、“用”、“造” —— 中的后三个环节,你就能打败 90% 以上的人群,甚至 99.9%、99.99%……(关于 “学习的四个环节”,参见《自学是门手艺》)
如此看来,认真写书、认真讲课的人,总是收获最大,从 “时间成本投入” 上来看,他们自然而然地打败了 99.99% 的人 —— 甚至都不是 “出自故意” —— 因为他们无论在 “学习” 的四个环节中的哪个环节上,完成度都是 100%,不可能有任何例外。
“时间” 这个东西,不管你 “花” 或是 “不花”,它都自顾自地流逝。“花时间” 做 “有用的事”,比如 “学”、“练”、“用”、“造”,真正的难点在于 “注意力集中”,并且还要在 “足够长的时间里持续注意力集中”。
所以,其实有比 “花钱不花时间” 更为精准的说法:
“不肯花注意力”,或者 “不能花注意力”。
没有被注意力填充的时间,实际上是空洞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 “好像花时间” 了却从无进展的原因,因为他们投入的时间 “并未用注意力填满”,所以才毫无用处。毫不夸张地讲,“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就是 “掌控自己的命运”……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有什么 “命不好” 这一说,都是自己无能而已。
绝大多数人甚至 “压根就没有能力用注意力填充时间”。大多数人实在是太不爱惜自己的注意力了 —— 别说 “爱惜” 了,他们甚至 “毫不在意” —— 乃至于自己的多巴胺系统早就被各式各样的力量 “劫持”,反复劫持,叠加劫持,他们甚至无法在任何事情上注意力集中哪怕短短 2 分钟以上…… 这一点 “时长”(或称 “注意广度”)干什么都不够用。(参见《专注的真相》)
很多人不是 “不肯花注意力”,而是 “不能花注意力”,也就是说,他们甚至 “没有能力用注意力填充足够长的时间”。
“启动任务” 中的最大关键在于 “每天至少三个小时” —— “三小时”,“至少三小时”,还得是 “每天” —— 并且,请注意,我们指的是 “每天至少持续注意力集中的三小时”……
之所以在 “启动任务” 中不讨论方法和技巧,就是因为如果没有 “足够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一切都是空谈。仔细回想一下吧,过去在 “学” 任何东西的时候,你有没有为它做到 “投入每天至少持续注意力集中的三小时”?如果做到了,怎么可能学不会学不好呢?如果从来都没有过,那可不就是 “学了个假习” 吗?很多人终其一生从来都没 “真学” 过任何东西,这怪得了谁呢?
人们普遍会以为自己没学好什么东西,是因为 “缺乏天份”,或者 “没找到正确的方法”…… 都是扯淡。首先,学啥都不用靠天份的。至于 “正确的方法” 么,无论干什么学什么,人类史上就没有过 “绝对最好的方法”,因为 “方法” 这个东西一直都在不断改进;也就是说,历史上人们一直在使用的,从来都是相对于当下或者未来 “相对落后” 或者 “不尽完善” 的 “方法”,可 “相对落后或者不尽完善的方法” 从来也没有阻止少数人学会学好,为什么?因为 “投入足够的注意力” 从来都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你只是个学生,回头审视一下你经历过的所有所谓 “学习” 罢 —— 从这个视角望过去,你只能憎恨那个 “假学习” 的自己,一直以来,你浪费的不仅是生命,还是更为宝贵的青春,且最终颗粒无收。如果你是父母,亡羊补牢的方法是从现在开始 “真学习”,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 “真学习” —— 绝对不要再 “假学习” 了罢。
天下一切学习的真假,都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数值衡量,真假之间,只有一条细细红线:
“每天持续投入的注意力有没有超过三个小时?”
市面上有个流行的说法,叫做 “一万小时定律”,是 2008 年出版的《异数》(Outliers)的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一个概念。说是,“所有的超群之人,所谓的 ‘异数’,都是通过一万小时以上的刻意训练养成的”。
到底是否 “一万小时” 之后就真的百分之百确定能够 “超群” 成为 “异数”,到最后还是 “因人而异”;但,依我的经验和观察,“一百小时” 足以 “起步” —— 其中一部分是 “学” 大部分是 “练”;而 “一千小时” 足以 “打下扎实基础” —— 必须用来 “练”,并且只能是 “自己练”;至于剩下的么,都是在 “用” 和 “造” 的过程中完成的 —— 当然,还是 “自己用”、“自己造”,不是吗?
这里面有个重要的细节。这世上大多数有用的技能,实际上并不需要 “超群” 才够用。无论是什么技能,超越六成以上的人群,就已经 “相当够用”,超越 “八成” 以上的人群就已经 “极其好用”…… 并且,真正厉害的,可能是 “多维竞争力”;仅仅某项技能超群,在面对 “多维竞争力” 的时候,常常有点无能为力呢。(参见《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所以,没必要被 “一万小时” 吓到,但,“一千小时” 必须做到。
“每天至少三小时”,“一年内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这就是 “真学习” —— 无论是什么,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都能学会都能做好。否则,就是 “瞎混” ——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清楚,就这么确定。
为什么 “每天至少三小时” 呢?
首先,这里面是 “简单的算术” —— “每天至少三小时” 的话,只要一年下来,“一千小时” 就投入完毕。这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 “学会一样东西” —— 或者准确地讲,“为某项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 的 “时间成本”。
那有人会问,我 “一天一小时干三年” 行不行?不行!必须 “每天至少三小时”。虽然投入时间看起来差不多,但效果会被稀释,效果上来看,“一天一小时干三年” 可能只会达到 “一天三小时干一年” 的 $\frac{1}{10}$…… 你自己不就很可能是 “活生生” 的 “平均一天十分钟干了廿年到最后啥都不会” 的实例吗?
更为重要的是,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 “脑体协调” 训练的必要强度。一切的学习,本质上来看,都是 “脑体协调训练”,甚至连 “思考” 这类的 “活动”,都是 “脑脑协调” —— 那不还是 “脑体协调” 吗?因为 “大脑” 同样也是一个 “身体器官”。脑神经之间创造新的链接,并将其强化,就是至少需要这样的强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把所谓的 “努力” 清楚地定义为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的根据。
还有另外一个考虑,1000 小时,是用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的 —— 主要通过 “练” —— 这一部分如果不能尽快完成,那么后面的 “用” 和 “造”,就实在是太 “遥遥无期” 了,策略上来讲不划算。
不仅要自己学会,也要教会自家孩子。人们一生都在 “学习”…… 可是,那 “学习” 到底是真是假呢?到最后,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经历的其实都是 “假学习”,其结果是连锁反应,学了个假习,上了个假学,读了个假书,工了个假作,锻了个假练,时不时度个假假,甚至结了个假婚,生养了一个或者几个假孩子,终究虚度了整个假的人生。何苦?
另外,很多人会觉得 “三小时” 很难做到。有一个通用的诀窍就是,“为了学习,早睡早起” —— 你可以 6 点起床,也可以 5 点起床,甚至可以 4:30 起床。早上的时间之所以好,是因为 “没有人打搅”,甚至 “没有人知道” —— 在这样的时间里,“专注” 相对更容易更自然。早上两小时,白天或晚上再添一小时,很容易做到。
很多人会被 “每天三小时” 吓到,觉得自己 “压根做不到” —— 那就直接放弃罢。这一条做不到,后面说什么都没用…… 但是,“放弃” 是有 “后果” 的,只要你愿意或者敢于承担那个 “后果”,你就放弃呗 —— 当然,那后果的承担,其实并不是你愿意不愿意所能决定的,你只能承担、必须承担、无论如何都得承担。
3.说己想说
过往的日子里,人们在 “学习外语” 的时候,最难办的一点是:
头脑越复杂的人学习越困难。
反过来,头脑简单的人学外语竟然更快更简单……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头脑简单,所以,“想说的话” 都很简单,学起来也更容易。头脑复杂一点的人呢?觉得见面打招呼说 “Hello!” 离开的时候说 “Goodbye!” 算不上是什么 “说外语”。他们 “想要说的话” 相对更难说,意义更深,篇幅更大,结构更复杂,逻辑更严谨…… 起码,他们不大可能满足于只说 “几个词而已”,他们想把某件事儿或者某个想法说清楚 —— 不仅是 “突然之间”,也是 “不知不觉之间”,他们把自己所面临的难度提高到 “不可能” 的地步。
比如,哪怕就上面开篇那一段话,其实没多复杂,也没多深刻,逻辑倒是清晰 —— 但,你自己试试用英语说出来?试试就知道了,小学六年、中学六年、本科四年,十几年的所谓 “学习”,好像并不给力。
“如果我自己有个专属的外教就好了……” —— 谁都有过这样的想法。要么你自己先打打草稿再让他帮你看看,要么干脆让他翻译之后说给你听,而后你再练练…… 可要命的是,你怎么可能有一个专属的随叫随到的外教呢?反正,我没有。这并不仅仅是 “外教贵不贵” 的问题,其实,这更是人口比例问题 —— 中国人口太多。
就算是把所有美国人都请来,也显然不够用。把加拿大所有人口都拉到中国,一个上海市就不够用了(加拿大人口仅相当于上海市人口 —— 两千多万)。再说,把老外请来就可以了么?不一定吧?不是每个老外都识字的、不是每个识字的老外词汇量都足够大的、不是每个词汇量足够大的老外都有文化的(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
事实上,在中国境内的所谓 “外教”,(我猜)很可能半数以上只不过是徒有虚表而已 —— 很可能全世界都一样 —— 他们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更没有足够的学术训练,若是让他们写个托福作文或者 SAT、GRE 作文能得满分的概率实际上很低。这些外教中的绝大多数在美国当初也没能力考进好大学(当然更不见得将来有能力考上研究生或者有能力攻读博士学位)…… 尤其对那些正在准备 TOEFL/SAT/GRE 的中国学生来说,这些 “外教” 之中有多少可以算作是合格的呢?
更进一步,就算有一些确实合格又怎么样呢?数量那么少(肯定是极少数),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有多大的概率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呢?而如果我们真的有机会遇到这样足够合格的外教,我们是否真的能够付得起费用呢(让这样的人免费干活是不是太过分了)?就算我们遇到了且又支付得起费用,我们自己当时的水平是否足以配得上那么昂贵且又珍贵的帮助呢?
突然之间,人工智能出现了。
突然之间,人工智能成了天下最好的 “外语老师” —— 没有任何中国制造的 “英语老师” 比人工智能更好更管用…… 其实,哪怕任何一个母语使用者(不管是哪一种语言),即,所谓的 “外教”,在 “外语学习” 这一特殊的领域里,都不可能做得比人工智能更好。
你为人工智能设定角色,说:
你是我的英语教练。 请将我的话改写成英文。 不需要逐字翻译。 请分析清楚我的内容,而后用英文重新逻辑清晰地组织它。 请使用地道的美式英语,纽约腔调。 请尽量使用日常词汇,尽量优先使用短语动词或者习惯用语。 每个句子最长不应该超过 20 个单词。
然后,你再给它一段你想说的话,比如,就给它文章最开头的那段文字。也许需要略微等待,但它肯定比任何 “人” 的反应都快,它就返回结果,要几个版本就给几个版本…… 以下是某个版本:
In the past, when people were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one of the toughest parts was:The more complex-minded individuals found it harder.Conversely, those with simpler minds learned languages faster... why? Because their thoughts are simple; what they want to say is straightforward and thus easier to learn. What about those with a more intricate mind? To them saying "Hello!" as a greeting or "Goodbye!" when leaving doesn't really count as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eir desired expressions are relatively difficult, profound in meaning, larger in scope, structurally complicated and logically stringent… At least they ain't likely satisfied by uttering just “a few words"; They aim at making things clear – not only out of blue but also subconsciously. In doing so they inadvertently raise the difficulty level for themselves up to an impossible notch.
再进一步,它还能生成语音给我们:
<audio src="audios/b2a0c7a6fcdc2e269f35fd045e5debfe.mp3">
照着读,照着念,反复,直至流利,甚至背诵 —— 完事!
“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 —— 这实在是太重要了!并且,完全不用担心自己说得对不对,好不好 —— 照着说肯定没毛病 —— 这又是多大的解脱啊?!至于以前你总是担心的是否 “地道”?也全无压力,既然它是人工智能,你要 “纽约腔调” 它就给你 “纽约风格的文本”,你要硅谷的它就给你硅谷的、你要伦敦的、墨尔本的、多伦多的,甚至苏格兰或者爱尔兰的,都行,反正它都会…… 无论你要的是 “日常随意” 还是 “学究口气”,反正什么风格都能给你搞定。
一方面,“最高难度” 降低,而另外一方面,“说自己想说的话” 原本也的确没有多难…… 至少,比想象的容易很多。
传统 “外语教科书”,尤其是 “口语书” 的问题在于,它什么都想教你,毕竟,如果一本 “口语书” 竟然并不全面,那么就根本卖不出去 —— 可实际上,你需要的并不是 “什么都会”,而是 “我想说的,我会说的,我就能说”。
举个例子,一个以 “星巴克” 为场景的对话,若是追求完整的话,感觉上我们所需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 很奇怪的是,我们在咖啡馆里几乎从来不说 “coffee” 这个词 —— 拿铁、美式咖啡、焦糖玛奇朵、卡布奇诺、脱脂牛奶,低因,糖浆,榛果味糖浆,到底要几泵糖浆…… 可是,对我来说,永远是 latte,hot,medium,然后呢?然后没了!真的没了!人家看我自己一个人,通常不会问几杯?如果人家真的问了,我可能并不需要说话,只需要伸出一个手指头就行了……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在日常相互聊天的过程中,无论多么深入,我们所说的话,其实 “都仅仅是我自己知道的,我自己思考过的内容”,而不是 “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聊”…… 这就好像我在讲台上讲课一样,我需要做到的是 “在台上的一两个小时里绝对不出错”,而不是 “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会” —— 我又不是什么 “百科全书”、“搜索引擎”、或者人工智能……
这就是为什么天下没有什么 “口语书” 的确适合你的根本原因 —— 每个人都太不一样了,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想法不同,经历不一样,表达方式不一样,哪儿哪儿都不一样,否则,为什么要交流呢?
结果呢?教科书里十句里只有一句我自己用的上的,我想说的十句里有九句教科书里没有…… 多头疼啊?!
所以,必须通过积累为自己创作一个 “专门为自己定制的口语书” ——人工智能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过往在那么长的时间里令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无奈。
历史上,收音机的出现,曾经 “突然增加了多语使用者的数量”,再往前,词典的普及,也发挥过同样的作用,再往后,录音机、电子词典、互联网百科全书、搜索引擎、影视剧的互联网传播,等等等等,都极大提高了多语使用者的数量…… 现在呢?
人工智能的出现,再一次会极大提高多语使用者的数量,并且数量的增加,很可能不止一倍两倍,而是一个或者数个量级的变化。
二十多年前,我曾经慨叹,在教学领域,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每个领域只要有一个老师就够了” —— 我们只需要一个最好的老师,剩下的,都改行吧,干点别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贡献社会,这样才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效率。
五年过去、十年过去、廿年过去,我的 “预言” 并未成真…… 为什么呢?其实问题并不在于 “互联网是否足够发达”,反思一下,结论是,“谁都没办法证明自己是最好的老师”,同时,“谁都没办法分辨到底谁是最好的老师”……
可这一次不一样,人工智能是最好的老师 —— 起码,在语言学习方面 —— 因为最近刚刚突然崛起的人工智能所仰仗的就是 “大语言模型”,所以它在文本方面最厉害…… 突然之间,没有哪一个人,无论是不是 “外教”,甚至哪怕 “语言学家”,都比不上人工智能,起码,在 “当外语老师” 这方面。
最惊人的当然是 “人工智能非常便宜”,甚至 “便宜得不像话” —— 收费的 OpenAI 每月只需要 20 美元,即,不到 150 元人民币,一年下来也只不过 1,800 元人民币而已…… 并且,一年才 1,800 元费用的人工智能,比什么外教都强。如果仅仅是生成文本的话,还有大量的开源模型可以使用 —— 干脆免费…… 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费用竟然变成了 “买台电脑” 而已。
关键在于,不仅便宜,它还 “不知疲倦”。你只需要告诉它,“帮我检查并修改我的文字中的语法错误,而后把每处修改的原因都另外罗列出来……” —— 你没当过老师,所以你可能不知道,外语老师在 “批改作文” 的时候,要搞死自己多少脑细胞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啊!
突然之间,一切都变了。
我在社群里说,我要在 2024 年,改变社群里所有的家长,让他们 “全部都” 变成 “学爸” —— 这里的 “bà”,不是 “霸王” 的 “霸”,而是 “爸妈” 的 “爸”;“学爸” 里的 “爸”,并不专指 “爸爸”,而是指 “父母” 或者 “爸妈”。
我说,我们花上一年的时间,投入起码 1,000 小时的注意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起码比全中国所有的英语老师都强” —— “比所有……都强”,你可能会觉得,这口气有点大了吧?然而,这完全不是夸张,而是确定可以做到的事情。
请问,我哪儿来的自信?
很简单啊,我不是厉害,也不是你天才,而是 “人工智能真的很厉害”…… 人工智能是天下最好的老师,谁与争锋?有了人工智能之后,我们不需要当老师,事实上也没必要与整个教师群体比较,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 “助教” 而已……
人工智能是最好的 “老师”,我们是自己最好的 “助教”。
—— 这有什么问题吗?毫无疑问,只要真的投入在一年时间里 1,000 小时的注意力,人人都能做到。做不到的,肯定不是因为智商,肯定不是因为天分,肯定没有其它任何原因,只不过是 “做不到一年内投入 1,000 小时注意力” 而已 —— 完全没有任何其它的可能性。
我们只不过是想要 “做好一个合格的助教” 而已,这有什么做不到的么。做,就是了。不做,反正,这一年也会自顾自地流逝。
自己做自己的助教,自己做自己的学生,并且,还有人工智能作为最好的老师 —— 这就是在这个 “人工智能时代” 里 “自学” 的真相。谁怕谁?
当然了,“说自己想说的话” —— 真的做起来,还是好说不好做…… 因为,绝大多数人终将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竟然是 “我好像没什么话要说……” —— “不知道说什么” 远比 “不会说” 更为可怕。只不过,在此之前,这个真正可怕的问题还没浮现呢,就已经被各种其他肤浅的障碍挡住了而已。
那看似简单明了的 “启动任务” 中,真去做的话,就会发现,除了 “每天练三个小时” 之外,在此之前,“准备自己想说的话” 可能需要的时间比当初误以为的多很多 —— 毕竟,过往的许多年里,很多人上的都是假的 “语文课”…… 当然,也不是没有补救的方法 —— 有空可以去好好听听《李笑来的写作课》,并且还要多听几遍。
另外补充一点,“一上来就开口说”,“一直说”,“不说不算数” —— 这种 “一切都基于口语” 的方式,是不可替换的原则。只要脱离了 “说”,“学外语” 会有不计其数的莫名其妙的问题和困境。比如,很多人有很多单词不是 “读不准”,而是 “干脆读错”…… Github 上有个专门的 repo,“中国程序员容易发音错误的单词” —— 很多人到最后要耗费不知道多少时间精力去弥补当初遗留下来的问题,可是,如果从一开始就 “一切都基于口语” 的话,从一开始就不会读错,不是吗?
4.生学硬练
“启动任务” 里,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第一步,不是 “教学”,不说 “方法”,没有 “技巧”,而是 “直接干活”!
我们在《真假之别》里提到
…… 无论干什么学什么,人类史上就没有过 “绝对最好的方法”,因为 “方法” 这个东西一直都在不断改进;也就是说,历史上人们一直在使用的,从来都是相对于当下或者未来 “相对落后” 或者 “不尽完善” 的 “方法”,可 “相对落后或者不尽完善的方法” 从来也没有阻止少数人学会学好,为什么?因为 “投入足够的注意力” 从来都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最关键的理由:
“语言学习” 的最有效方法本来就是 “生学硬练”。
除此之外,其他的了不起都只不过是 “辅助手段” 而已。
人类天生就具备 “开口说话” 的能力 —— 由天下最精密的大脑支持,协调多个同样非常精密的器官,比如嘴唇、舌头、小舌、咽喉,再配合气流的震动,能发出各式各样的声音…… 并且,所有人都一样,都天生具备 “多语” 的能力。
与绝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甚至相反,“多语能力”,某种意义上,发展过程其实是 “最初最强” 而后 “逐步丧失”。
每个新生儿都有能力通过尝试和摸索,能够学会地球上存在的任何 “音素” —— 即,“声音要素”,无论是 “辅音” 还是 “元音”。他们所谓的 “掌握自己生活环境中所需要的音素”,就是在大脑里创建并强化相应的神经元间连接。
而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里并不存在的 “音素”,他们的大脑对之完全忽略,“并未创建相应的连接”,更谈不上 “强化”。比如,中文不需要的 “舌尖颤音”,对韩文来说就是必需;在德语、俄语中常见的 “小舌颤音” 就是英文是不需要的。
甚至,成年后,为了效率,在听觉上,干脆屏蔽掉那些 “用不着的音素”。于是,中国人听不出韩语的 /ᄅ/ 和中文的 /r/ 之间的区别,韩国人听不出英文中 /f/ 和 /p/ 的区别,上海人很可能说的是 “皮肤”(pí hū),福建人可能说的是 “牛逼”(líu bī)…… 都是因为成年之后的 “听觉屏蔽” 造成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成年之后” 就不能学了,“听觉屏蔽” 之后就永远再也打不开了。脑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是,大脑具备极强的可塑性,“新建神经元连接” 不仅可能,并且事实上难度并不高 —— 只要肯练。所谓 “练” 的意思是说,“短时间内足量重复”,仅此而已。
怎么 “练”?“硬练” —— 跟小朋友咿呀学语一样,“生学硬练”。
在学校里,我们 “学外语” 的方法很奇怪,与 “自然习得” 完全相悖,甚至处处相反。比如,小朋友五六岁,还没上学的时候,并不一定会写字,也不一定会拼音,更别提什么语法,但,已经能说很多很多话了,不是吗?总是有人问,“我零基础可以吗?” 他们所谓的基础,是字母、音标、语法…… 请问,小朋友学说话,靠这些吗?
更早的时候,小朋友大约会在几个月左右,就有可能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 —— 他们一直在 “尝试”,却暂时无法准确协调各个器官。等他们嘟嘟囔囔开始说话的时候,先能相对准确地发出的声音是基本的元音,而后才是各种辅音,辅音总是说不准,比如,让他们说 “竹子针”,他们说出来的是 “dú d dēn” —— 直到 3 岁左右,已经能说很多话的时候,他们还做不到 “吐字清晰”……
在多语环境里,三五岁的小朋友,其实不知道也不在意听到的说出的究竟哪个是英语,哪个是中文,哪个是日语,哪个是韩语或者西班牙语,他们只是知道那是对方发出的声音,辅助着各种 “非语言要素”,比如表情动作等等,去猜测理解那些声音的意思,而后再通过多次尝试之后,自己也能发出差不多的声音,即,我们以为的 “说话” 而已。
他们太小,脑子里的概念不可能完善,大人没有任何办法通过 “方法论” 去教他们 “发音”。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会这样告诉自家的幼儿:
你在说 /θ/ 和 /ð/ 的时候,舌尖要略微露出来一点,放在两排牙齿之间,而后通过气流震动发出它们的声音。/θ/ 是清辅音,而 /ð/ 是浊辅音……
再比如,我是朝鲜族,从小生活在多语环境中,因为朝鲜语是母语之一,所以,我会发出 “小舌颤音”。我家老二,小名 “都都”,我叫他的时候,常常用小舌颤音说他的名字,算是图个乐子。
最初的时候,小朋友暂时发不出这个音。他们会 “硬试”,最初发出来的是嘴唇震动的 “噗” —— 喷的口水满天飞,然后自己觉得很好玩…… 我没有任何办法向他们解释清楚,这个小舌颤音是如何发出的,没有任何 “教学方法” 管用。他们也不在意,反正觉得好玩,就不断尝试,这样试试,那样试试,突然某一天,他们就会了。
其实,这样的 “生学硬练” 才是 “自然语言” 的 “自然习得方式”。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我们这样 “生学硬练” 出来的东西很多,弄不好,往往越是重要的,越是这样搞出来的 “本事”。
在我长大的年代里,香港连续剧在中国大火,又由于那个时候可看的东西少,往往是一部剧全国都在追…… 在某部武侠剧里,一个 “武林高手” 在镜头面前有个特写,观众们看到的是,他的耳朵竟然会动!第二天,全班同学都互相问,你的耳朵能动吗?大家都不行…… 在此之前,每个人的耳朵都没动过,也没想到过要动。过了几天,有个同学说他 “会动耳朵” 了!大家惊讶地看他表演…… 再过几天,班上很多同学都 “学” 会了怎么 “动” 耳朵…… 当然,谁都说不明白 “如何动耳朵” 的 “方法论”,都是一样的措辞,“多试试就可以了”。
就是这样 —— 多试试就可以了。
在新疆,所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 “学” 会了 “晃脖子”,那是一种其他民族的人少有能做出的动作。你去问他们,到底应该怎么晃脖子,他们说不清楚,就算偶尔有人说得很清楚,你也学不会…… 真的 “学不会” 吗?肯定能学会,至于 “方法论” 么,其实没必要。跟 “动耳朵” 一样,“多试试” 就可以了。很少有人能 “动鼻尖”,生活中,也没有什么这样的 “需求”…… 但,两个版本的《家有仙妻》的主演,无论是电视剧版里的伊丽莎白·蒙哥马利还是电影里的妮可·基德曼都学会了这个动作 —— 怎么学会的?“生学硬练” —— 至于 “方法论” 么,就算告诉你也没用。
即便是到了很多所谓 “高级的领域” 或者 “高级的阶段”,也还是一样的。有人能手把手教,当然很好。但总有一些是身边没有人会的,那怎么办?看书,然后自己学、自己练。有没有可能 “连书都找不到” 呢?当然。没有人可以在身边手把手教,书里也找不到,那怎么办?到最后永远都能仰仗的,再一次只能是 “生学硬练”…… 所以,无论是前段起步,还是后段高阶,主要靠的,只能是 “生学硬练”,别无他法。
曾经,有科学家提出 “语言学习关键期” 的说法,声称 “过了一定的岁数,错过了 ‘语言学习关键期’,就不可能再学好语言了…… 更别说学另外一门外语了”。这个 “假说” 现在早已经被确定是无稽之谈 —— 虽然民间还有很多人 “尚未来得及更新观念”。
其实是反过来的,越是成年人学语言越容易才对 —— 因为一方面,成年人有 “方法论” 辅助,而另外一方面,成年人相对于婴幼儿有更多的 “自我检查”、“自我反省” 的能力。
然而,成年人相对于婴幼儿的确面临一些额外的困难。
婴幼儿学任何东西都是没有 “方法论” 的,他们只会也只能 “生学硬练”。成年人的问题在于,多年的 “学习经验”,已经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方法库”,只要是不符合已有库存的方法,就会感到极不适应,潜意识里认为它效率不够高 —— 毕竟,“方法库” 里的东西都是千挑万选才值得收藏的…… 然后,早就忘了当年最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方式,“生学硬练”,甚至认为那是最低级的,所以早就弃用了,到了甚至干脆想不起来了的地步,非常可惜。
年龄的增加,与之相伴增加的往往并不是能力和耐心,而是 “基于无数次失败而累积起来的浮躁”,越来越心急,越来越沉不住气,越来越想要找到某个 “神奇的方法” 可以 “瞬间解决所有问题” —— 一切的 “速成” 都有巨大的市场,就是这个原因。想要 “速成” 的人,就好像是很多炒股的人变成了赌徒一样,本钱越来越少,损失越来越大,在越来越大的 “回本” 压力下,开始使用 “越来越大的杠杆”,直至 “爆仓”……
婴幼儿不一样,他们站在起点,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有兴趣,他们只想自己能够快一点做到 “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 说话,就是其中之一 —— 所以,虽然他们只会 “生学硬练”,但,他们有无穷的动力,他们不需要耐心也可以反复尝试无数次,他们不会觉得枯燥,每一次看起来重复的尝试对他们来说都好像第一次那样有趣,每一个小小的收获都可以兴奋不已。他们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做不好就不想去做了,相反,那恰恰是他们的动力……
之所以他们只用最原始的方法却最快最易地成功,是因为他们 “重复尝试” 的次数足够多,密度足够大…… 所以,“生学硬练” 的诀窍就在于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就是我们所说的 “努力”。
倒是有一个重要的差异。婴幼儿相对于任务更单一,想法更纯粹,不是外界不存在 “干扰”,而是他们对大多数对成年人来说是 “干扰” 的东西 “无感”,甚至 “并无认知”。成年人,了解得更多,反受其累。对成年人来说,相对于 “练”,外界实在是太多干扰,太多羁绊,太多诱惑。
我们的大脑有个很重要的 “自我保护功能” —— “忘记痛苦”…… 正因如此,年纪越大,越想不起来自己小时候为了学那些基础得不能更基础的东西,“吃了多少苦”。忘记了自己曾经动不动 “一个字写好几页” 才学会了识字写字,甚至才此之前,一个笔画,无论是 “横竖撇捺”,都单独练了无数遍…… 再早一点,从 “咿呀学语” 到终于算是 “吐字清晰”(元音饱满,辅音准确,语调稳定)其实用了好几年,并且还是 “天天试” —— 不仅是 “天天” 而已,并且还是 “从睁眼到闭眼一直在没心没肺地不断尝试” 的情况下……
“生学硬练”,不是一遍,不是几遍,不是几十遍,也不是几百遍,而是每天反复,到最后干脆 “不知道多少遍”…… 很多成年人只不过是忘了而已。
所以,绝大多数人 “学外语失败”,其实压根就不是什么方法的问题,因为最朴素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生学硬练”,谁都会,并且还天生就会…… 真正的问题只在于,没有做到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 从来也没有做到过 “真学习”,“每天至少三小时”,“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在 “黑客” 的世界里也一样,破解密码最靠谱的手段,到最后只能是 “暴力破解”,所谓的 “大力出奇迹”,虽然肯定不是最有 “效率” 的方法,但肯定是最能保证 “效果” 的方法。“生学硬练” 就好像是 “暴力破解”,想要保证效果,到最后都一样,都只能靠它。
“人工智能” 也一样。今天人工智能所使用的算法,并不是刚刚才出现的,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产物 —— 只不过当时 “算力” 不足,“算力” 也太过昂贵…… 底层逻辑相当于 “暴力破解” 的 “大语言模型”,曾经被认为效率太差,所以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束之高阁 —— 结果呢?只要算力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可支配的算力大到一定程度,“人工智能” 在 “突然之间” 就爆发了…… 你看,连机器想要变聪明都需要且只能靠 “生学硬练” 呢。
我们并不是因为 “生学硬练” 最靠谱就再也不靠任何 “方法” 或者 “策略” 了,正如 “全靠大力出奇迹才真正崛起的人工智能”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在不断改进 “算法” 一样。细节上,有很多必要的方法与策略,但,我们就是得靠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生学硬练” 起步,其他的都不靠谱。
5.复述背诵
“启动任务” 中,“说己想说”,除了 “从说开始”、“不说不算” 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点:
要说就要说清楚。
毕竟是有能力正常思考的人,有想法才需要 “表达” 或者 “沟通”,否则,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开口的必要 —— 除了为了保持礼貌打个招呼之外。
“说清楚”,不仅仅是 “字词” 或者 “语音” 抑或 “音素” 层面的问题,甚至,除了 “语法正确” 之外,更重要的关键是 “逻辑性” 和 “完整性”。即,逻辑要足够清楚,信息要足够完整,这样才能达到 “信息传递”、“信息交换” 的作用,否则,“表达” 无意义,“交流” 也不可能。
学校里 “学外语” 一上来强调的就是 “发音准确”、“措辞地道”、“腔调十足”、“语法正确”…… 可问题在于,这些在 “表达” 和 “交流” 的过程中,不说 “不重要” 吧,反正都不如 “逻辑严谨” 和 “信息完整” 更重要。换言之,“最重要的” 都被他们忽略了,整天在乎的,只不过是 “鸡毛蒜皮” —— 不失败才真正奇怪呢。
举个例子。在英语里,“缘分啊!” 怎么说?少有人知道 “Kismet!” 这个说法…… 别说把英语当作 “第二语言” 的人了,就算英语母语使用者,绝大多数更习惯于说的是 “It's fate!” —— 因为这才是普通人的日常表达法…… 文化程度高一点,才喜欢使用 “更多音节的单词”,可能说的是 “It's destiny!”…… 至于 “Kismet!” 是那些较为 “清高” 的人才刻意使用的他们觉得 “有品” 的词汇……
可问题在于,这重要吗?其实不重要,一点儿都不重要。无所谓这三个词里哪一个更 “地道”。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可以正确传递必要的含义。可关键在于,在表达这个意思之前之后,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传递,需要沟通,需要补充,否则,哪儿来的什么 “缘分” 啊?!“缘分” 不可能单独存在,正如天下几乎所有东西都不大可能单独存在一样……
只要是 “学外语”,就不应该也实际上压根不可能从 “发音准确”、“措辞地道”、“腔调十足”、或者 “语法正确” 开始!不管学什么语言,只要它是 “第二语言”,每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跟婴幼儿一样的,没有其它可能性,都是 “发音含混”、“措辞混乱”、“腔调怪异”、“语法不符”…… 所有这些所谓的 “问题”,都是在其后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纠正的,并且,“纠正范围” 之大,“纠正细节” 之多,从来都是不可能 “一蹴而就” 的。
学校里的 “外语教学” 之所以全面溃败,原因众多,但,“一上来就过分强调发音准确” 仅仅这一条本身就已经可以保证 “注定失败” 了,再叠加上不计其数的 “非自然方法”,竟然最终能成功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 “空难幸存者”。
绝大多数正在 “学外语” 的人,是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 “成年人” —— 在 “学外语” 方面,6 岁以上就是 “成年人” 了;因为人在正常情况下,6 岁左右的时候,所了解的 “语言现象” 已经多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了,虽然肯定不足够完整 —— 总体来说,所有 “成年人” 都得暂时忽略 “发音不准” 的问题,甚至也应该干脆跳过 “措辞地道”、“腔调十足”、或者 “语法正确”,直接把 “逻辑严谨” 和 “信息完整” 当作最大的关键和重点。
父母自己练,当然应该如此。如果你作为父母竟然同时带着孩子练,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佳的 “重修语文” 的机会 —— “不强调逻辑严谨信息完整的语文课就是假的语文课” —— 没有人提醒就算了,现在你已经被提醒了,那么,你就会出一身冷汗,因为你会意识到的…… 在过往那么长时间里,你从来都没想过,所以也没怕过也没担心过;但现在你清楚了,在过往那么长时间里,你上的竟然一直都是 “假的语文课”!如果你未被提醒,缺乏认知,你的孩子终其一生,“上的还是假的语文课”,可怕不可怕?
我在《学习的真相》里解释过我对 “学习” 的看法:
学校里的一切课程,其实都是 “语文课” —— 要么是 “自然语言”,要么是 “人工语言”。
人们普遍使用相对肤浅的分类,将学校里的知识分为 “文科” 和 “理科”,甚至搞得好像 “文理对立” 一样。其实呢,都是相通的,反正都是 “语文课”。当然,从大脑的运行机制来看,一切的 “语文课”,不管是 “自然语言” 还是 “人工语言”,到最后其实都是 “脑体协调训练”,在我眼里一概都是 “体育课”。
基于这样的 “认知”,我们再进一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所谓的 “语言能力”,基本上 99% 都是 “复述能力”。无论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是你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只要你想 “说清楚”,你做的其实是恨不得 100% 都是在 “复述”,越是早期越是如此。
日常闲聊中,“我今天看了本书……” 或者 “你看没看那个剧或者电影……” 这样的开头之后,剩下的全都是 “复述”,偶尔加上一些自己的 “看法”,其实往往也不是 “原创或者首创”,而是把自己以前想过讲过的话再 “复述” 一遍。至于 “我今天看了本书……” 或者 “你看没看那个剧或者电影……” 这类的话,一方面极为简单,另外一方面,你自己知道,这话你不知道早已说了多少遍……
语言掌握到一定程度,才开始有所 “创造”。你也知道,这是绝大多数人终生不做或者干脆不能的事情。说话讲究韵律,措辞讲究新颖,讲故事有章有法,说道理有根有据,能做到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等等等等…… 这些已经不再仅仅是 “语言能力” 本身的问题了,是 “语言能力” 和完全另外一个或者多个领域的 “碰撞” 和 “结合”。
“文字创作” 一般可以粗略地分为 “小说类” 和 “非小说类”。我写的我讲的,通常都是 “非小说类” 之中的 “说理性文字” —— 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日常之中,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使用的最多的文字形式。
“说理性文字” 的特点之一就是 99% 以上都是 “复述” 或者 “引用”。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正确的道理”,绝大多数通常无需 “原创”,甚至可能早已经是 “千古流传”,所以,绝大多数都是 “复述” 而已,而 “复述” 和 “引用” 的比例之大,说它 99% 总是毫不夸张 —— 这是别无他法的事情。
“引用” 的话,常常需要 “只字不差”,那就干脆是 “背诵”。“复述” 的话,需要做到的是 “细节准确”,剩下的 “根据情况重新组织”。也就是说,无论是 “复述” 还是 “引用”,底层的基础能力需求是 “记忆力”,不是记住几个单词 —— “引用” 需要整句甚至整段只字不差地记忆;“复述” 的话,得记住所有必要的关键细节,及其相关逻辑……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很多人所谓的 “学外语” 以为核心只不过是 “背单词”,这个认知太小儿科了,甚至多少有点可笑,当然,“错误认知其后注定的失败” 也就自然在劫难逃。
而所谓的 “创作”,本质上来看,无非是在 “完整复述” 的基础上,把 “细节” 补充得更为 “丰富”,“描述” 得更为 “生动”…… 同样是 “理个头发”,不懂复述不懂创作的人,说不了几个字,也没几句话可说;换到 “作家” 手里就不一样了,可能是一整个段落,甚至是一整篇文章,弄不好竟然可以成为一部小说…… 但,到最后,最底层的根基,依然是 “完整复述”。(马伯庸的一条微博,《理发》)
“完整复述” 的底层能力是什么来着?—— “记忆力”。
在 “复述” 的时候,关键信息,其实无非是 “What/Why/How”,都要刻意记忆,尤其是数字、年代,人名、地名,身份、名头等等等等。其实只不过是自己要不要 “挣扎一下记住” 的问题而已,绝对不是你记不住,而是你误以为没必要记住。
无容置疑,“记忆力” 是一切 “语言能力” 的基础设施 —— 可惜的是,学校里的 “洗脑式教育”、“灌输式教育”、“填鸭式教育”,不管它的如何称呼,反正都是一样的效果,到最后,令学生们越来越讨厌 “死记硬背”…… 可实际上,“死记硬背” 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 “博闻强识” —— 没有任何负面或者贬义,只能 “令人向往”。
个体之间的 “记忆力” 相差悬殊。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格外清楚这个差异的悬殊。一般来说,我们说话的速度,慢一点大约是每分钟 160 字左右,快一点可能会到 300 字,相声表演、体育解说的最高语素可达 360 字左右…… 当年我们在台上讲课,一讲就两个半小时,语速较快,按照一分钟 300 字计算,150 分钟,那就是相当于要把 4.5 万字存在脑子里……
而我们的 “启动任务” 里,100~150 字,只不过是 “慢速的 1 分钟讲演” 而已。不过,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哪怕是 “一口气讲几个小时”,估计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 因为 “每天练成 1 分钟”,一年 365 天,真的攒足 365 分钟,那就是滔滔不绝的 6 个小时又 5 分钟…… 不是吗?
“记忆力” 这个东西,只要肯于刻意练习,就是可以扩展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当年我在台上讲 TOEFL 阅读课,到后来熟练到可以 “从来不看教材” 的地步。我在台上,告诉学生,翻到第 172 页,看第二段,标着行号 12 的那个句子…… 看完之后,再翻到 55 页,看第一段,标着行号 4 的那个句子…… 告诉学生,这样看起来特殊的句子结构,在 TOEFL/GRE 考试里比比皆是。或者,我会在讲完一篇文章之后,让大家做题,做到第 12 题,看 C 选项,做个标记,折起页面,再翻到第 220 页,看 16 题的 D 选项…… 你们体会一下,这出题套路是不是一模一样?
学生往往要到第三节课的时候才有机会反应过来,这个人在台上讲英语阅读课,手里竟然从来没有拿过教材,手里拿着的只有话筒…… 因为他们一上来就被我调动着翻到这里,再翻到那里,讲得足够清楚,速度却非常快,所以根本来不及抬头…… 我也是故意的,为了让他们 “发现” 这个细节,从一开始就一样,我进教室后,书和包都放在讲台上,自己却一定要走来走去地讲 —— 反正课堂也大,拿着话筒走到学生中间也能逼着他们注意力集中……
我还是故意的,到了第三节课,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有余力可以观察…… 没多久,他们就会交头接耳,再然后,就是雷鸣般的掌声 —— 我再故意装傻,问他们为啥鼓掌,得到他们的反应之后,笑嘻嘻地接着装蛋,“你们可真没见过世面……”
我讲写作课也是这样的。当时 TOEFL 作文题库有 185 道题;GRE 作文题库,Issues 和 Arguments 加起来 350 多道题,我都是只字不差地记着的 —— 当然,为此挣扎了很久。官方文档上,只能按照顺序印刷,可我却从来不可能按照顺序讲,而是按照我自己做好的分类,讲完第一道题,顺着分类提起各个相关题目,哪些是一回事,哪些之间有怎样的差异。同样的例子,或者理由,可以分别用到哪些题目…… 同样,前后总计十节课,手里从来没有拿着任何资料,只有话筒。
“记住那么多东西多累啊?!” —— 说实话,并不累,只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已。凡事都一样,“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我们都学过,当真的人不多而已。
传说,美国的开国元老们,都有 “读书过目不忘” 的本事 —— 还真不是传说,他们的记忆力就是那么好。议会辩论上,他们动不动就几小时的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大家都是脱稿的。现在的人很难做到了,为什么?不是智商变差了,而是 “辅助工具” 太好了,乃至于我们不知不觉之间因此 “降智” 了而已。
过去的人,会挣扎着记住自己看过的东西,他们不是 “过目不忘”,他们是 “故意通过多次重复而达到永远记住”。怕自己忘了,读到有用的东西,一定要用卡片摘录,然后再不断整理卡片…… 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不管什么都没有 “电子版”,都没有 “全文搜索” 功能,不像现在,在冒出 “我记得我在哪儿读过来着” 这个念头之后,只需要搜索一下,马上就可以找到 —— 正是因为 “搜索太方便了” 所以我们才开始变得 “懒得记忆” 了,随之而来的,就是 “记忆力越来越差”…… 所谓 “科技降智” 的又一个例子而已。
“科技降智” 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全世界人民现在都写字不大好看了,为什么?键盘输入太方便了。我们中国人现在都提笔忘字了,为什么?99% 的时间里其实是在 “写拼音” 而不是 “写汉字”,中国人对汉字的自我要求从以前 “必须会写” 已经默默降低到了 “认得就可以”。英语世界里也一样,因为 “拼写自动纠错”(Spelling Auto Correction),很多人连 “environment” 都会写错,经常少写一个 “n”…… 导航软件让 “路痴” 们更加失去了分辨东南西北的能力;电子词典的超级方便,让我们真的很难有动力像以前的人那样,硬着头皮背几万个单词…… 这些都是所谓的 “科技降智”。所以,这一点还真的挺重要,我们在一方面享受科技的同时,也的确应该时时刻刻提防它的 “降智” 效果。
所以,在 “启动任务” 中,一上来就要求 “说己想说”,不是 “一个词”、“一句话”,而是 “一段话” —— “要说就说清楚” —— 这其中最核心的作用其实是 “强化记忆力”。“记忆力” 是只要自己肯练就一定不断提高的东西,在这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天壤之别,却又看不见,所以极易被绝大多数人忽视 —— 人们常常对能看见的重要事物都 “视而不见” 不见呢,更别提这种 “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至关重要的 “记忆力” 了。你不一样,因为有人认真提醒了你。
“说己想说” 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因为那的确是你自己想说的话,在此之前那些内容你自己有意无意早就想过很多遍了,所以,相对来看,你更容易记得住。别人的话,课本里的内容,记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因为你要先吸收消化而后才能去记忆。然而,“增强记忆力”,就好像是给你的大脑这台 “计算机” 添加 “内存条” 一样,只要不断多记,“记忆容量” 就会变大,而 “更大的记忆容量”,用来干什么都可以…… 大脑不像是一个柜子,填满了就再也装不进去新东西,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会自动组织,自动优化,乃至于感觉上 “永远填不满”,“永远有空间”。
每天一段话,说熟,记住…… 有点像 “一分钟演讲” —— 只要你愿意,一年后,你就可以用英语在台上演讲了,反正 99.99% 的内容其实都是复述或者引用,反正都是你自己想要说的话…… 并且,请你相信我,你说的篇幅越大,你的表达越清晰,而且,这其中你哪怕有一些语法错误,有一些地方口音,都完全不影响你的表达,“流利” 从来都不是 “语音” 那一样东西可以决定的。更何况,再请你相信我,“一年内投入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 之后,你讲英语的时候,“地方口音” 早就被你消灭得差不多了。
更为有趣的是,你会反应过来的,你为 “学外语” 而进行的所有挣扎,最终有另外一个并非出自你本意的好结果 —— 你的母语水平会大大提高,会提高到令你和身边的人都异常惊讶的地步。
马伯庸:《理发》(https://weibo.com/u/1444865141)(1440 字)
我头发长得特别快,每次剃完不到一个月,就会浓密到令人无法忍受。 今天中午我去南城办事儿,办完一摸脑袋,扎手,得,又得剃了。
我对发型没要求,够短就行,所以也不怎么挑手艺,更没有专属理发师,随便哪儿都行。可巧在我去办事的那个小区里面,开着一家个小理发店。我寻思也别折腾了,就这儿吧。
这个小店不是寻常的发廊、美发沙龙或造型工作室风格,有点像早年的理发店,古朴而老旧。里面两把塑料聚会椅,两面暗红色木框镜子,镜前杂乱无章地摆着各种理发工具。旁边靠墙有个白瓷的洗头小池子,上头接着个热水器。池子边有个小筐,里头摆着几条毛巾。屋里的地上不太干净,明显扫过,但没扫干净。墙上没有张贴任何时尚明星海报,只有一本 2023 年的吉祥年画主题挂历,圆润的娃娃抱着锦鲤,还在 12 月那一页上强颜欢笑。
我进去的时候,里面就一个瘦老头,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围裙,一副玳瑁老花镜。他见我进来,也不很热情,手里的香烟朝下,悬在烟灰缸上。我说师傅剃个头,老头 “哦” 了一声,这才把烟头捻灭,说先洗头吧。
他拖了把椅子到洗头池前,随手拿起一块搭在椅背上的毛巾。那毛巾挺白,但之前应该用过,皱皱巴巴,还沾着点碎碴。老头让我把脑子伸到池子里,吧嗒一下把毛巾摊在脖颈子后头,然后开了水。
我先感觉到一阵凉水砸在后脑勺,凉得身体一激灵。老头早有准备,按住我道:“等会啊。” 我闭着眼睛,感觉到凉水顺着发隙往下渗,一半被毛巾吸收,一半流进脖子。然后我才听到热水器“腾”的一声,呼呼呼运转起来。老头解释说:“得先让水跑起来,马上就热。”
过了一会儿,水热了,但也不太热。老头拿起半瓶洗发膏磕了磕,两只手开始给我揉搓头发,动作粗暴,恶狠狠的像在拆迁。一边揉着,老头一边问我:“你剃多少钱的?”
“您这都有什么档次?”
“三十、五十、九十。”
我本来想选个中档,但刚才的待遇让我物理上有点凉,一咬牙,说来个 90 的吧。
我刚说出口,老头揉头发的动作陡然停住了,声音变得小心翼翼的惊喜:“90 啊?”,我说“对,90。” 老头说好,语气还有点端着,可揉头发的动作却一下子轻柔起来。
“90 啊,那你想要剃什么样?”
“越简单越好,板寸。”
我忽然感觉到,他的一只手抬了起来,似乎拧动什么东西。然后水温明显上来了,达到了发廊的平均水温。
好不容易洗完头,老头先关了水,明显迟疑了一下,才把我脖子上的毛巾拿开,搭在池子边,然后从筐里拿出一板新的,给我仔细擦了一圈,挪到镜子前。
我闭上眼睛,任凭他摆弄。老师傅手艺精熟,下剪如飞,每剪上一阵,还很贴心的拿小吹风机吹一吹碎屑。他一边理,一边跟我聊,说他原来在国营店工作,后来被挖到一个连锁大企业。那个连锁店规矩多,老板又喜欢搞个人崇拜,比国企还麻烦,后来他受不了也辞了,在小区里赁了个小店,单干。
我恭维说小区的生意做得好,也够发财了。老板不屑道:“发什么财啊。房价一万的时候我挣一千,房价五万的时候我挣三千,房价十万的时候我挣八千。别说什么错过时代,哪个时代我也没赶上。就这命。”
就这么聊着,十来分钟师傅剃完了。我一看镜子,还挺不错。老板拍拍肩膀,把我再次挪到洗头池子前。
我浑身紧绷,准备再次承受冰冷冲击,可这次光听见热水器腾地打起火,水却半天没下来。我侧脸一看,原来老头用右手挡着龙头,直到水温上来,才把手掌撤开,让热水温柔地抚摸头皮。
洗完之后,老头又拿出一块干净毛巾,仔细给我前后擦干,再用电吹风呼呼吹了一通,就算完事儿了。我掏出手机,结了 90,老师傅热情地送我出门。
恰好有人进来,应该是小区熟人,冲老师傅一点头:“理个 20 的。”
老师傅 “哦” 了一声,帮我推开门,转身回去。我临走前顺窗户往里多看一眼,那人正被按在水池子前,脖子上那块毛巾,正是我刚才用过的那条……
真的,我从来没花过这么值的 90 块。
6.漏斗设计
现在你早就知道了,真正的困难的,不是 “外语” —— 实际上无论什么 “科目” 都一样,真正困难的,是 “专注”,“持续专注”。“每天至少三小时” 起初的时候,的确相当困难。而 “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最难的是早期 “一百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多少次你 “下决心重新做人” 到后来 “不了了之”?
“健脑” 的核心就是 “注意力投入”。而所谓的 “不了了之”,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只不过是 “注意力投入失败”。即便是主观上的确想投入,客观上那注意力却最终转向了其它的地方,更令人恼火的是,它竟然流到了最没必要的去处。
“流” 这个字还挺恰当,因为 “注意力” 就好像是流出来的水,落到桌面上,会摊成一片,若是它接到漏斗里,就会形成一个 “方向”,所有的水都会流向特定的方向 —— 至于那水最终都流到哪里,看漏斗的 “出口” 指向哪里。我想,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注意力设计一个 “漏斗”。
漏斗的关键,入口大出口小。
这就是为什么 “启动任务” 中,一上来就是 “开口说” 的根本原因 —— “开口说”,就是我们为 “学外语” 这个 “大入口” 而特意设计的 “小出口”。必须 “一上来就开口说”,然后,“一直说”,甚至,“不说不算数”。
“开口说” 的一个好处是,这个任务所占用的感官足够多。必要的全占用了。
“开口说” 既占用了听觉也占用了视觉,与此同时,还要协调口腔里的若干个器官,嘴唇、舌头、咽喉…… 并且,为了发出一些自己从来不习惯发出的声音,大脑在忙乱之下还要创建新的神经元间连接……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元认知” 会不断提高,能越来越清楚地 “意识到” 自己的准确与否,不断调整 —— 换言之,大脑在不断地调节它自己。
所以,无论是 “跟读”、“朗读”,还是 “背诵”,以及随后的 “脱稿”,都是很容易通过 “尽量占用更多的器官和感官” 达到 “屏蔽外部刺激” 的效果,最终 “迫使自己注意力集中”。
于是,我们的 “注意力” 就好像流出来的水被 “漏斗” 接上了一样,反正它 “开口足够大” —— 用外语 “说己想说”;“出口足够小”,“开口说” —— 这也占用了几乎所有必要的器官和感官,相当于 “出口对得足够准”,只集中于当前的任务。
所有人的 “反馈” 都一样…… “那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这么高密度地开口说”,甚至苦笑说,“没一会儿练得脸都疼”。总之,很累,很麻烦,很不适应…… 我的反应是,“那就对了” —— 若非如此,那就毫无效果。
除了 “必须开口说”,“不说不算数” 之外,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
无论学什么,都要 “把它设置成一天里的第一个任务”。
“为了学习,早睡早起”,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进行的设计。很多人以为 “把它设置成首要任务” 就可以了…… 错!必须是 “第一个任务”。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细微的差异,这个差异实际上非常微妙。
每天你一觉睡醒的时候,大脑接收到的外部刺激天然就少,少到几近于无。这样的时候,“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进去”,最没有负担,成本最低,难度最小,压力为零。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大脑接收到的刺激越来越多。每个人在每天清醒的时段里,总计要做出大大小小总计 35,000 个决策,虽然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 “鸡毛蒜皮”,但,每一个都是耗费精力的,到了临近睡觉的时候,会有总计大约 122 个决策是迟疑的 —— 这些迟疑的决策,即,所谓的 “纠结”,是一直在消耗你的注意力的,那可不是 “瞬间消耗”,那可是 “持续消耗”,大脑扛不住的……
也就是说,从醒来压力几近为零开始,到了睡觉之前,大脑的状态就是几近崩溃,必须休息 —— 这也是为什么天下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是 “失眠”,有什么痛苦比大脑的痛苦更让大脑受不了?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为了学习,锻炼身体”。不一定是剧烈的运动,但,白天一定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哪怕是 “散步一小时”,都是必须必要的。在《学习的真相》里,我们曾经提到过: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整个身体看作是为大脑提供能量的 “充电电池”……
如果你的 “电量” 不够,那不就全完了吗?在《专注的真相》里,我们也提到过,很多人不知道 “最应该专注的地方是放松和睡觉”,因为那就是在给自己 “重新充电”。白天的时间里,有足够的运动,足够的放松,晚上就可以睡得踏实;晚上睡得踏实,早上醒来就精力无比充沛,良性循环。
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学习效果,也根本不应该有什么 “心理负担”。因为这是铁律,只要 “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我们就可以学会任何事情,没什么例外 —— 就算不是天才,就算没有天分,也能超越八九成以上的人群。
只要你睁开眼睛观察一下周遭就知道了,看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但,绝大多数人就是做不到,甚至也没想到过要做…… 甚至,不用看看周遭,看看过去的你自己就足够了吧?
他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空洞的,是 “没有被注意力填充的时间”。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他们在干嘛?他们的注意力在哪里?他们在找方法,他们想速成,他们在纠结在焦虑,然后他们注意力早就被反复劫持也并不自知…… 而时间呢?对你我他都一样,时间它自顾自地流逝。他们也许同样需要 “鼓励”,可问题在于,别人一鼓励他,他就说那是 “毒鸡汤” —— 说实话,这也是颇令人惊讶且常常令人慨叹的事情。
然后,还有一个,“为了学习,甘于放弃”。“选择” 意味着 “放弃”。痛苦来自于 “既要又要还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注意力” 就是天下最稀缺的资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按照重要性和稀缺性排序的话,“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所以,我们应该,也只能,以最严格的标准去对待消耗我们注意力的事情。
无论学什么,只要开始行动,那么在随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我们 “注意力的几乎唯一去处”,我们恨不得时时刻刻拿着一个 “漏斗” 接住所有的注意力,而后将其导向我们正在学习的那个任务上。社交活动很必要,但,在这个期间,只能暂时靠边站。日常娱乐也很重要,但,在这个期间,必须靠边站。
古人的说法是 “闭关修炼”。说实话,“把自己关起来”,是格外有效的策略。只是,很多人舍不得这样对待自己。然而,对那些并不懂得如何 “自学” 的人来说,这一点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入讲解。
“学” 很多的时候,的确是一种 “社交活动”(Social)。注意,“学” 只是整个 “学习”,总计 “学”、“练”、“用”、“造” 四个环节中的第一个而已。大家一起学,感觉上动力更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为了学习效果更好,线下线上都寻找并加入学习社群的原因。有问题,有人可以帮忙,有成绩,有人可以显摆,都是很幸福的事情。更为关键的是,可以看到很多 “榜样”。“榜样” 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 “榜样” 散发着 “信息素”,告诉我们更多 “真实的可能性” 的存在,激发 “我也应该行” 的动力。
然而,很少有人提醒,“练” 只能是 “私人的”、“私密的” 活动(Private)。夸张的情况下,“练习” 还可能 “扰民”,比如弹钢琴吊嗓子什么的。
“学” 虽然也许可以一起,但,“练” 却只能私下自己使劲。这没办法,因为 “学” 并不难,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其实是 “练”。老师台上讲一分钟就可以的事情,你回去可能需要 “练” 上不知道多久才够。与此同时,“练” 这个东西,往往没有什么 “共性”,老师讲的都是一回事,可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薄弱环节不同,需要通过 “大量练习” 去弥补或者提高的也都各不相同,因此时时刻刻的针对性都不同,那么多人搞在一起有什么必要呢?—— 除了耽误事儿之外……
婴幼儿之所以看起来学得快,学得容易,就是因为 “私下练习” 的量足够大。他们的 “私下练习” 为什么 “足量” 呢?因为对他们来说,一切 “练习” 都是 “私下练习”,因为他们根本不在意外界,也不懂得在意外界,所以,即便是在很多人面前 “咿呀学语”,在很多人面前 “蹒跚学步”,可对他们来说,都是 “私下”,而不是 “公开”,更不是 “社交”。
更为关键的是,既然是 “练”,“量” 一定要大,“密度” 也要足够高,所谓的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才是真正的关键。这种事情,只有自己私下做, “效率” 才最高,“效用”才最明显。
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于是,从两个层面分别耽误了自己。
首先是,很多人搞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相互之间的比较,总有人比你做得更好,至少,总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做得更好…… 然后呢?这种比较,有意无意触发甚至不断强化的,就是 “固守型人格” —— “固守型人格” 的人,喜欢 “横向比较”,一旦看到别人做得更好,就直接失去了继续的兴趣。
可怕的是,“注意力” 是明显的 “排他性资源”,你关注这个,你就会忽视那个。一旦被别的事情吸引了去,就不能再专注于自己原来正在做的事情上。本来你自己练得好好的,假以时日,所向披靡。结果呢?被别人比下了去,心情沮丧,注意力流逝,恨不得用 “魂飞魄散” 形容都不过份,然后,反过来耽误了自己的进步,“固守型人格” 进一步被强化。
另外一个层面更可怕。失去了养成 “进取型人格” 的机会。“自学” 的另外一个核心,就是把自己培养成 “进取型人格”。“进取型人格” 的人,不会跟别人比较,他们只会做 “纵向比较”,即,拿 “现在的自己” 和 “过去的自己” 比较。
这是可以用金钱量化的两种人格。保守估计,“进取型人格” 的终生收入三五倍于 “固守型人格” 的终生收入。只因为 “固守型人格” 没办法有任何 “自学能力”,甚至没有任何 “自学动机”,乃至于他们不会生产、不会销售、不会投资,到最后甚至压根就没有任何实际追求。
不需要统计,只需要大致观察一下周遭,你就只能认同这个结论,至于到最后真的是 “三五倍” 还是 “几十倍” 甚至 “千百倍”,无从得知,但,“我们所有的财富,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是从自己的时间里挖出来的” —— 这个事实不会变;“时间花在自学上最划算” —— 这个事实也不会变。
“进取型人格” 是养成的,是一个又一个的 “真学习” 积累带来的效用。知道自己 “原来并不怎么样”,但通过 “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获得了不一样的结果,超越了八九成的人群 —— 只要有过一次这样的经验,那么未来在任何方面,任何时候,都只能是 “进取型人格”。因为,“进取型人格” 不会与他人盲目横向比较,看到别人做得比自己好的时候,自己心里懂得那是别人 “私下练了很多很久” 的结果,反正谁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怎样的…… “进取型人格” 会习惯性地针对自己进行 “纵向比较”,知道自己会通过更多的 “私下练习” 获得惊人的进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进步哪怕一点点,足矣。
7.自我纠正
“自学” 过程中,最头痛的一个难点是,“我怎么知道我做得对不对?好不好?” 有时候,当别人指出错误的时候,我们也难免疑惑 “你怎么就知道你是正确的”?
对于 “思考” 进行 “思考”,有个专门的词汇,叫做 “元认知”(Meta-recoginition)—— 这是谁都会,但谁都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强化的 “认知能力”,其方式倒既简单又统一:“不断反思”。这样的方法不仅古老,并且东西方都一样,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说,“不自省的生活不值得过。”(“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想象一下就知道了,学会 “跳出来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 的确不容易。
“录音机” 甚至 “摄影机” 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有很多之前无法被注意到的细节,都会被 “如实详尽” 地记录下来,以供随后的分析。马,尤其是奔跑的马,是人类格外喜欢的绘画对象之一。1878 年之前,人们画奔跑的马,四条马腿的位置通常都是错的…… 若是没有摄像机的话,人类的眼睛会被视觉缓存所干扰,乃至于误以为马在奔跑的时候四腿的位置是另外一个样子。
我父亲那一代人,通过使用 “收音机” 降低了学外语的难度,对他们来说,那可算是 “突然之间可以随意听到外语”…… 到我这一代,70 后,“录音机” 开始起作用,不仅可以 “听到外语”,还可以 “特定的部分反复听”;甚至,可以录下自己的声音,而后通过反复检查改进自己。对 90 和 00 后来说,“互联网” 和它所分发的内容,无论是图文、音频还是视频,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不仅各类内容的 “量” 大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关键在于,大部分内容竟然还是 “免费” 的…… 并且,“互联网” 还自带 “搜索引擎”,到最后,无论什么内容都有可能找到。
人们 “说外语” 的时候,不再表达生硬且单一,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开始无限接近以前可望不可及的所谓 “地道”。与此同时,录音,早就在电脑上了,甚至用不着早些年那么昂贵的 “磁带”,语音分析工具也逐步丰富起来,人群之中,“说外语毫无口音” 的人开始多起来…… 到了我离开新东方的时候,2008 年前后,很多中学生考个托福满分,已经见怪不怪了。
2023 年,基于 “大语言模型” 的 “人工智能” 爆发。“突然之间”,几乎所有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你想说什么,让人工智能帮你重新组织,不用担心它返回来的文字版本是否有语法错误,不用担心措辞是否足够地道,不用提前担心自己的词汇量够不够,不用担心它返回来的语音版本发音是否准确 —— 突然之间,完全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 只剩下一件事:自己练得是否足够多,乃至于最终真的能做得足够好?
也许,再过一段时间,“人工智能” 也能在 “语音纠正” 方面做到更为有效,更为惊人 —— 只不过,起码目前还不太行。微软有个语音评分的系统,试用过之后觉得效果一般。但,我们也的确有理由在这方面不再等待也不用指望 “人工智能”……
因为,“纠正” 这事儿,从来都应该首先是 “自我纠正” —— 这是 “自学” 的 “基础能力”,也是 “自学者” 的 “基本功”。想要掌握 “自学能力”,就是要学会 “跳出来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 —— 有了这个能力,再加上 “一年内至少投入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无论学什么,都算得上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犯错的时候,所谓 “具备共性” 的 “常见错误” 再多也不如 “个性化错误” 多 —— 并且,每个人所面对的 “个性化错误” 不仅更多,还千奇百怪,且常常难以归纳分类,更为关键的是,“个性化错误” 才是更重要的错误,才是更需要纠正的错误……
有时候,犯点 “常见错误” 并不奇怪,甚至无所谓。即便是在母语使用者群体里,“常见错误” 也非常普遍。拿中文举例个例子,以下有多少字你一直以来都读错了?
氛围、气氛(fēn)强劲有力(jìng)订正(dìng)胴体(dòng)契诃夫(hē)一哄而散(hòng)窗明几净(jī)连累(lei 或 lěi)模板(mú)心宽体胖(pán)
换言之,“大家几乎都错” 的时候 “你也错了”,还真可以算是无所谓,但,“大家都没错”,但 “只有你自己错了”,就相对更可怕。
再比如,英文中有一对元音,短元音 /ɪ/ 和长元音 /iː/,听起来差不多,但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差异。长元音 /iː/ 的发音方式和中文拼音中的 ī、í、ǐ、ì 是一样的;但,英文的短元音 /ɪ/,其实是 /e/ 和 /i/ 之间的音,不是 “长元音 /iː/ 的更短版本”…… 于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人讲英文的时候,尤其是那种单词末尾有短元音 /ɪ/ 的词汇,都会发成 /i/,而不是 /ɪ/ —— 这就是所谓的 “常见错误”。可实际上,问题并不大,因为 “反正大家都这样”……
但是,facade(也写作:façade)被我读成
'fækeɪt
,或者 specific,被我读成 spesɪfɪk
—— 那就是我自己的 “个性化错误” 了…… 这种错误总是相对更显眼,甚至干脆感觉上 “更致命”,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所以,总体上来看,“纠错” 这事儿,还真只能主要靠自己做。因为从数量上来看,需要自己解决的就是相对更多,把这些任务放到别人身上,非常不合理。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一厢情愿地希望所有错误都有人帮忙解决”,其实是软弱的表现而已。没办法,就得自己来。只不过,过去没有人像我这样提醒你而已。
当然,最初的时候,所有人都面临同样的可怕问题:“并不知道自己错了” —— 也因为如此总是重复犯错。但,熟练的 “自学者” 凭经验知道,这并不是 “永恒” 的现象。
起初的时候,一定要有 “足量的生学硬练” —— 因为它是 “起步” 最快最靠谱的方式。一旦起步了,“生学硬练” 足够多了,总是有 “进步”…… 所有的 “进步”,不仅是 “更熟练” 而已,总是还带着 “细微的改良”,所以,有 “进步” 经验的人,对 “改良” 的观察和感受是相对更为强烈的 —— 这就是 “自我纠正” 的基础。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开始逐步拥有越来越强的 “自我纠正能力”。
“自我纠正能力” 只能是 “积累” 出来的,并且,貌似也只能 “靠自己积累” —— 然而,它恰恰是一个人 “自学能力” 是否足够强的最关键指标。如果这个能力差,甚至这个能力缺席,那么,“自学” 实话说就完全无从谈起了。
“帮别人纠错” 也是个好办法。这么做的好处很精妙。你看,很多属于你自己的 “个性化错误” 并不是别人可以想象到的,所以,别人很难主动帮你纠正。同时,反过来,其他人的 “个性化错误”,也有可能是自己 “正在犯”,甚至 “将要犯” 的错误。你可能会奇怪,“我怎么可能感受到别人正在犯我自己正在犯的错误?” 你的理由是,“因为我自己正在犯那个错误,说明我自己不知道那是错误”。别笑,人就是这样,自己正在犯的错误自己并不知道,但是别人犯了同样的错误,却可以瞬间指出。“帮别人纠错” 的好处在这个微妙的细节上有着更好的体现 —— 因为它能帮你解决很多你没想到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帮别人纠错”,有个细节格外值得注意,那就是:
要提前征得同意。
如果,对方心里默认你是老师,即相当于是早就同意了 “你随时帮他指出错误” —— 可若非如此,“被指出错误” 是非常令人苦恼的事情,难道你自己不这么觉得吗?但,我这个建议的出发点并不是因为这个,我是为了自己避免掉进 “固守型人格陷阱”。因为 “随意指出他人错误”,会不由自主地引发自己的优越感,进而更加迷恋 “横向比较”,甚至,往往冒着 “被讨厌的风险” 也要忍不住那么做,实在是太可怜了。
除非确认对方乐于接受被人指出错误,对方乐于改进以便进步,否则的话,对方犯错就犯错了吧,尤其是 “语音上的错误”,那是语言文字传递信息过程中最不重要的点而已。比如,有人不小心把 “女红” 读成了 nǔ hóng,而不是 nǔ gōng,又怎样呢?你已经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了,不就可以了嘛?人家读错那么长时间,也没影响人家的生活啊?!更没影响你的生活。
出于这个原因及其相关原则,“结伴学习” 总是非常有效 —— 不是一群人,而是仅仅两三个人。因为人数太多的话,就可能非常混乱。但,两三个人相互之间要提前做好约定,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相互帮忙纠错,纠错效率极高的同时纠错覆盖面也足够广。又由于之前已经有相互的约定,所以,一切的 “纠错” 都很心情愉快,以进步为导向。
另外一个同样值得重视的细节是:
一次只纠一个错。
错误常常不是 “知道了就能直接完全改正” 的,尤其在学外语的时候,尤其是语音上的习惯,尤其是成年人在语音上的习惯,常常是 “即便知道了也需要很多很多的练习” 才能彻底纠正。换言之,纠正一个错误可能真的需要很长时间。另外,“纠错” 是个格外耗费 “脑力” 的事情,一方面要 “做”,一方面还要用 “元认知” 观察自己 “做得过程”,在 “纠错” 的时候,还要 “重新协调” 各个器官……
所以,一次被纠错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因为 “真的招架不住”。
“自我纠错能力” 的积累,在任何领域都一样,学什么都一样,都是 “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 的过程。所以,必须为自己准备一个 “纠错记录”,而后不断补充,不断整理。
你可能会误以为 “那些错误已经被纠正了,那么,那些 ‘已经纠正的错误’ 又何必在花时间精力那么麻烦地记录下来?” 做好记录、不断补充、不断整理的时间精力绝对不会浪费,恰恰相反,是很好的投资 —— 因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在逐步建立全面完善且清晰准确的 “自我认知” 的过程,“人贵自知”,而所谓的 “自知” 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这个过程中培养的、积累的、锻炼的,就是 “自省” 的能力。
还有些时候,“发现了错误” 之后,竟然找不到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没关系,先记下来,“只要心心念念就总有出路”。在 “启动任务” 整个 “作业” 中,最后有一条: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未解决的),以及想到的可能的解决方案,练习过程中的感悟。(一个文本文件)
这是必须养成的习惯,“记录问题”,无论解决的还是未解决的。对于那些 “尚未解决” 的“问题”,尤其要经常 “回顾”,把它们 “刻” 在脑子里。老师教学生说,“要带着问题读书”,因为这样才能 “找到答案”。我的看法是,“要带着问题生活”,因为答案不一定只在书里,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但,找到答案的前提,还真就只能是 “脑子里带着问题”,不是吗?
8.重中之重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个生理学家,名字叫做阿奇博尔德·希尔(Archibald Hill),1886 年出生,1922 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把自己的大部分职业生涯时间都投入到了一个他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上:
人究竟能跑多快、多久、多远?
因为他自己就是个热爱跑步的人。希尔起初的认知也很直观:
最好的跑步成绩,源自于运动员的肌肉机能,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心脏机能。
换言之,心肌功能越强大,跑步能力越强…… 所以,想要把自己的跑步成绩逼到理论极限,那就等同于把自己的心脏机能逼到极限。换言之,如果我的心脏能比你的心脏向跑步肌肉输送更为充足的血液,我就能跑得比你更快。谁的心脏机能最强,谁的跑步成绩就最高。希尔的几乎所有实验数据都支持这个结论。
很多年之后,有人读到了希尔的论文之后,想到个好主意 —— 这个看似简单直观的 “理论” 是可以赚钱的!赛马!只要掌握了每一个参赛马匹的心脏机能数据,就可以 “合理” 预测每一匹马的比赛成绩,不是吗?说干就干!
结果呢?赔的一塌糊涂。在赛马场上,跑得最快的马,从来都不一定是心脏机能最强的那匹马,无论尝试多少次,相对于心脏机能这项指标来看,能跑第一更像是随机的,反正不是心脏机能决定的。
又过了很多年,有人不服气,决定用马拉松比赛的数据核实希尔的理论 ——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马拉松比赛也有人下注的…… 事实上,对赌徒来说,天下的一切事情都可能成为赌博标的。
结果呢?还是一样,希尔的理论得不到真实数据的支持。忍不住用这个理论作为依据下注的人同样赔得一塌糊涂。
又过了很多年,希尔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也因此彻底改变了科学家们对运动表现 —— 甚至任何工作表现 —— 的看法。
运动成绩不仅仅是你的体能的表现 —— 准确地讲,是你的大脑在那一特定的时刻面对特定的风险与回报是否肯于接纳的表现。
许多年后,脑科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更为清楚:
大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你的生存,即,回避死亡。
如果你的身体不顾一切地开足马力,那么你很快就会筋疲力尽,不堪一击。所以,你的大脑会设定一个效能上的 “效能阀值”,比如,75% 就是你的大脑允许你的身体能够发挥的最大效率,太高了有危险,不划算,相对于风险来说,回报不够高 —— 当然,太低了也不划算。这就好像你开的汽车里有个 “调速器”,也是这样的,它不会允许你的汽车速度达到 “峰值”,否则你的发动机很快就会报废……
但,在赛场上,有很多其它因素存在,比如,马会被骑手 “吓着”,然后,它的大脑对风险回报的看法会发生变化,有可能把阀值从 75% 提高到 90%,甚至 100%…… 于是,它的速度就不一样了。更直接的效果是,也许其他的马心脏机能相对更强,但,当某一匹马虽然心脏机能不一定最强,可当它的 “效能阀值” 被抬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它的马就比不上它了。
在马拉松比赛里也是如此。比如,有的人是为了自己比赛,有的人是为了家庭,有的人是为了国家比赛,所以对 “回报” 的看法不同;再比如,比赛的奖金对每个选手的 “诱惑程度” 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大脑对 “回报” 的看法不同…… 与此同时,每个人的大脑对 “风险” 的看法与感受也不相同…… 到最后,真正决定成绩的,在心脏机能基础之上,是那属于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效能阀值”。
更为惊人的是,有些时候,那个 “效能阀值” 有可能超出 “100%”…… 看似不可能。你肯定听说过那个惊人的故事,在战争中,一位母亲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徒手掀起一辆翻倒的吉普车,还能腾出一只手把压在车下的孩子一点一点拉出来…… 这就好像电脑的 CPU 其实可以短时间 “超频” 工作一样,人们在特殊的情况下,在回报与风险比例惊人的情况下,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 “潜能”。
某种意义上,阿奇博尔德·希尔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叫做 “专业”(Expertise)—— 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在研究为什么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专业、甚至最专业,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以及人们如何才能达到那样的顶峰…… 到了 2018 年,牛津出版了一本书,叫做《牛津专业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Expertise),专门介绍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成果 —— 其实是一本读起来比较艰涩的 “论文集”。
这本书里最惊人的结论之一就是:
到最后,无论在哪个领域 —— 你能想到的所有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跑步、足球、篮球、骑马、下棋、弹奏、唱歌、跳舞、手术、手艺、生产、组织、管理、多语、科学、技术、创作,等等等等 —— 都一样,达到超群水准甚至巅峰水准的核心关键,并不在于 “天分”(Talents),也不在于 “技巧”(Techniques),而是在于 “动力”(Motivations)—— 并且总是如此 —— 就是那个 “大脑对风险回报比评估之后决定是否接纳的程度”,因为你的大脑会根据它决定你的身体效能的 “效能阀值”,这才是影响你最终表现的最关键因素。
按照排序来看,惊人或者过人的成绩,主要根源,按照重要性排列的话,在于:
动机专注策略其它
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 “强大的动机”,或者说 “强大的欲望” —— 想要做好、想要超群、想要成功、甚至想要杰出的欲望。这是大脑的工作机制决定的,因为出于自我保护的机制和需求,大脑会根据风险和回报确定一个可接受的 “效能阀值”,让你的身体及其机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之间,你的大脑为你设定的 “效能阀值”,不管合理与否,在暗中决定了你任何工作的最终 “表现” 或者 “成绩”。
再进一步,你的大脑为你设定的 “效能阀值”,其实是你的 “认知” —— 你的所有知识、经验、见识,以及整个社会对你的影响构成的总和 —— 所决定的。可问题在于,你的 “认知” 正确吗?充分吗?深入吗?…… 一连串的疑问。
其实,我们甚至没必要争论 “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 因为,从历史上来看,别说你我了,整个人类的 “认知” 就没有 “正确” 过,人类的 “认知” 一直是在 “发展” 的,不断改良、不断进步的,没有什么 “正确”,顶多只有 “越来越接近正确”,没有什么 “充分”,只有 “越来越充分”,没有什么 “深入”,只有 “越来越深入”……
换言之,我们每个人的 “认知”,在每时每刻都有可能 “瞬间” 就变成 “落后的认知”,在必要的时候,必须 “改良” —— 在 “认知” 这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态度固执,拒绝改良拒绝进步的人,历史上也好,现实中也罢,比比皆是,无所不在,永远占绝大多数。至于为什么,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张洪量的歌词那样,“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只不过是前一句歌词要反过来,“莫名我就讨厌你” —— 绝大多数人讨厌改变。
其实呢,绝大多数人讨厌改变,也同样是受自我大脑影响的 —— 还是出于同样的根源,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大脑的首要任务是保证自我生存,所以,在能够 “生存” 的状态下,一切最好都保持不变…… 问题在于说,这种 “认知” 在原始时代再正确不过了,“生存” 本身已经是天大的难题,在那样的环境里,一切的 “追求” 只不过是充足的食物而已……
唐代的诗人杜甫,自家房子被毁之后,放声大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说实话,“居者有其屋”,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很奢侈的。哪怕是 “人人都可以吃饱” 也只不过是发达国家最近一小段时间才勉强做到的事情 —— 解放后,中国曾经经历过所谓的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那期间有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 这只不过是 60 年前的事情而已。当然,即便是今天,世界上还有很多落后地区,依然没有消灭 “贫穷” 和 “饥饿”。
仅仅短短几十年不过百年而已的温饱,很难一下子改变人类几十万年来通过基因积累的 “习惯”,从人类进化历史的角度去看,大多数人的大脑在 “温饱” 不是问题,也就是说,“生存” 不是问题的情况下,“追求” 的欲望并不是很高,甚至,从底层感受上来看,“更多更高的追求” 好像没有必要,相对于过去,人们对某个目标或者方向产生 “极高追求” 的难度,实在是相对太高了,一方面总是感觉没必要,另外一方面更是感觉完全不可及甚至干脆不可望 —— “盼望的望”,“不可望”,就是 “压根看不到” —— 人们常说,什么东西 “可望不可及”,而我们刚刚说的 “极高追求”,“望都望不到”。
对 “大脑自我保护机制” 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极大提高任何 “学习成绩”。这就是 “认知改变” 带来的 “生活改变”。
我们刚刚经历的,就是 “认知改变”、“认知改良”、“认知进步”…… 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决定自己专业程度、工作学习成绩的最大最重要的因素竟然并不是我们之前强调过的 “专注” —— 尽管 “专注” 在当时看起来无比的重要;也不是一直以来被所有人都认为最重要的 “策略”,竟然是 “动机”,那个被 “大脑自我保护机制” 所设定的 “效能阀值”……
我们还发现,“满足于温饱”,竟然是绝大多数人 “习惯性拒绝改变” 的根源,又,竟然还是出自同样的根源,那个无比重要的 “大脑自我保护机制”,既然温饱不是问题了,生存不是问题了,绝大多数人的 “效能阀值” 被设定为极低的一个刻度上……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所谓 “懒惰” 或者 “好吃懒做” 的 “人性”,其实是有所来历有所解释的。
—— 可问题在于,今天,我们事实上生活在一个相对于短短几十年前 “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时代”,若是我们的大脑把自己的 “效能阀值” 设置得那么低,实在是太不划算了吧?
9.健身健脑
一切的学习都是 “脑体协调”…… 所以,本质上来看,一切的学习,其实都只不过是 “健身” 而已,毕竟,“脑” 也是 “体” 的一部分。
对于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我们情绪复杂,甚至有点无所适从…… 某种意义上,对于未来,我们突然失去了信心。连科学家们都在恐慌,有一部分认为:
未来的科学家们的主要工作,可能就不是去尽心尽力做研究了,而只不过是绞尽脑汁去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结果……
2023 年的每一天,人们都会得到关于人工智能的更多消息,几乎每一条都有可能令人瞠目结舌。比如,视频里的人讲话,突然之间可以在保持原有音色的基础上,几乎可以实时地转换成任何一种语言,无论是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还是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 甚至,连口型都可以通过算法实时微调,以便对应不用语言的配音…… “同声传译” 这个曾经格外高级的职业,很有可能就好像是 “司机” 这个职业已经被 “自动驾驶” 大面积威胁一样,在不久的将来销声匿迹。
仅仅几年前,人们还在争论 “学习外语” 的必要性…… 在此类人工智能应用出现之后,原本就比例上占大多数人,现在比例更高了,变成了 “绝大多数”,恨不得远远超过 99%,自然而然且又一厢情愿地得出在他们看来再明显不过的结论,“压根就没有任何必要学么!”
他们说的对吗?他们想的对吗?这个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评论,倒是有必要提醒一个他们有意无意忽略的事实 —— “其实,在此之前他们也没学过、也没想好好学过”,也就是说,“有没有人工智能出现,他们反正都不会去学,更不会好好去学”。对他们来说,任何学习都是负担,那是他们在学校里就早早希望能够摆脱的活动。
先把人工智能放在一边,让我们看看两百年前发生的一场变革 —— 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人类的 “体力” 的吧。突然之间,很多人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每天做在今天看起来绝对是超量甚至超载的体力劳动了,结果呢?结果异常明显且又不可否认:绝大多数人的体力都一样,很快地下降…… 几代人之后,绝大多数人若是有机会坐时光机穿梭回两百年前,干脆就是 “非弱即残”,一定是那个时代里最令人看不起的 “手无缚鸡之力之辈”。
当然,这个事实长期很隐蔽,因为科技的发展,物资的丰富,医疗技术的进步,营养供给的充足,这一切都造就了另外一个结果,人们的平均寿命增加了,从十九世纪末差不多 30 岁不到,到了二十世纪初接近 80 岁…… 谁会觉得现代人的体力比古代人差很多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让我们看看光谱的两端,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人的 “体力” 沉沦…… 另外一方面呢?有另外一群人却与此同时通过 “锻炼” 获得了古代人绝对不可能拥有的 “体力”。
作为现代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能一口气做 10 个俯卧撑,可能就属于至少前 20% 的人群了;古代人也许体力整体上比我们好,但,估计他们当中能一口气做 100 个俯卧撑的人并不多…… 你猜现在世界纪录保持者能连续做多少个俯卧撑吗?1980 年,日本的吉田实不停地做了 10,507 个俯卧撑。1993 年,美国的查尔斯·塞尔维齐奥在 21 小时 21 分钟内做了 46,001 个俯卧撑……
不仅是 “体力” 的所谓 “极限” 在不停地被突破,更重要的是,虽然依然占总人口的比例极低,但,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其实是越来越多的人练出了越来越强的体力。
1908 的奥运会马拉松纪录是 2 小时 55 分 18 秒,100 多年后的今天,新的纪录大约是 2 小时 2 分 57 秒,同样的距离少用了 50 多分钟,也就是说,减少了 30% 的时间。100 年前,全球只有一个人能跑 2 小时 55 分 18 秒;哪怕是 3 小时 5 分钟,也没几个…… 可现在呢?每年有资格参加波士顿马拉松赛的选手大约有 3 万名,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因为能超过最低成绩,3 小时 5 分钟。
这就是曾经某次 “惊天动地” 的发展(即,工业革命)变化给人类的 “体力” 带来的影响:
绝大多数人的体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差(事实如此)自主锻炼的人群比例越来越低(比如,从 20% 降到了 2%)但,自主锻炼的群体中,更大比例的人获得了比过往更高的成绩(获得好成绩的比例在提高,比如,从 20% 提高到了 80%)自主锻炼的群体中,最佳成绩在过去万万不能不可想象(比如,4.6 万个俯卧撑)第一和第二的距离在持续拉长(比如,第二可能只能做到 2 万个俯卧撑)
以此为参照,再让我们想象一下人工智能的 “突然出现” 和 “迅猛发展” 会对人类的 “脑力” 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正如工业革命之后生存必需对人类 “体力” 的要求越来越低一样,生存必需对人类 “脑力” 的要求其实也在持续降低。这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特殊现象,这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的趋势。过去的三五十年里,商品社会高度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被普遍应用的 “傻瓜化设计原则” —— 不需要消费者学习,不需要消费者思考,拿来就可以直接用的东西,才是真正有潜力大卖的商品。
现在,这个已经出现并发挥作用的趋势就要被人工智能无限放大了 —— 因为人工智能降低了 “所有学习的难度”…… 换言之,哪怕迫不得已需要学习,哪怕迫不得已需要思考,也因为人工智能的加持,学习成本和思考成本都会极大幅度降低。最典型的例子是 “个人电脑” 到 “移动电脑” 再到 “移动智能设备” 的变化,设备越来越轻巧,越来越智能 —— 我们不能说用它们的人越来越傻了,但,反过来说,“它们变得越来越来越简单,用起来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不费脑子”,这总是千真万确的。“电脑” 曾经还是有相当学习门槛的日用设备,现在呢?一方面,“把电脑真正用好” 的难度在事实上不断提高,另外一方面,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傻瓜化的智能手机” 不仅够用,并且 “感觉” 上只能是越来越好用。
于是,时代的发展 “对人类脑力的普遍影响”,其实是与 “对人类体力的普遍影响” 要么平行要么一致:
绝大多数人的脑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差自主学习的人群比例越来越低自主学习的群体中,更大比例的人获得了比过往更高的成绩自主学习的群体中,最佳成绩在过去万万不能不可想象第一和第二的距离在持续加大拉长
其实,这样的趋势,在人工智能 “突然出现” 之前早就已经如此了。
2015 年,印度的拉吉维尔·米纳(Rajveer Meena)成为公认的纪录保持者,他背诵了 π 的前 7 万位数字,累计背诵时间长达 9 小时 7 分钟;而日本的原口彰(Akira Haraguchi)声称自己背诵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 10 万位数字,是 42 年前所有人背诵数字的近 200 倍。再比如,印度的维卡斯·夏尔马(Vikas Sharma)能在一分钟内就能计算出 12 个大数的根,每个数都有 20 到 51 个数字,根的范围从第 17 根到第 50 根不等,他的速度比许多人把数字打入计算器而后读出答案还要快。
“记得住 π 的前 7 万位数字” 或者 “快速心算某个 51 位的大数的第 50 根” 是 “超级脑力” 的惊人例子,就好像 “4.6 万个俯卧撑” 一样,能够让我们看到 “极限” 不断被突破的实例。但,这样的例子多少对绝大多数 “坚定地自认为是普通人” 的读者或者听众感到淡漠,觉得都跟自己毫无关系。
让我们看一些更接近生活的事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满分 677 分的托福考试,在中国大陆,考过 600 分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使了吃奶的劲也不过是 550 分左右;现在的 TOEFL 满分改成了 120 分,但,考出 116 以上的比比皆是(相当于满分 677 时期的 657 分左右)…… 不仅如此,考出高分的群体中,初中生的占比一直在不断提高。
在我长大的时代里,很多人终生都无法摆脱 “地方口音”,说不好所谓的 “普通话”。今天呢?今年我们在各个国家都可以见到大量的年轻人能同时说若干种语言(不止两种,不仅仅是 Bilingual 或者 Trilingual),并且完全没有什么所谓的 “地方口音影响”。我家孩子就是这样的,中文、韩文、日文、英文,同样流利,甚至偶尔也说点西班牙语,因为他们的足球教练是不会说外语的西班牙人。
“多语环境”,在过去,是 “可遇不可求” 的,大多数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地点,同样也无法改变自己早期的成长环境…… 天下最自然的 “多语环境”,就是 “家里有人能说不同的语言”,这在过去同样可遇不可求。然而,现在的确不一样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之下,在父母 “健身健脑” 意识的觉醒之后,只要父母之中有一个人愿意,那么,其实家家都可以为自家的孩子创造 “多语环境” —— 只要父母当中有一人在家里只说另外一种语言就好了…… 想想都觉得神奇。
再退一步,我们不说 “外语” 那么 “难” 的东西,让我们看看更为基础的,我们自己每天使用的 “母语” 吧…… 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是越来越大。有的人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认真阅读了一千多本书,有的人不阅读文字已经超过十年之久;有的人每天至少三千字以上地持续创作着,有的人这一生写过的东西不过是学校里考试时的主观题,到最后连 140 字的微博都不见得能写得足够完整。
所以,本质上来看,更为核心的根本不是什么 “要不要学外语” 的问题,也不是 “要不要学什么” 的问题,而是 “要不要学” 的问题 —— 或者,说得更干脆一点,是 “要不要练” 的问题。而 “学习” 之于 “脑力”,其实就相当于 “锻炼” 之于 “体力”。未来的世界里(其实可能早就如此),绝大多数人会在 “不用学习的世界” 里快乐地沉沦,而另外一些人(比例上依然是极少数,但绝对数量上会越来越多)会在 “学习的乐园” 里疯狂地高歌猛进。
现在,人类 “体力” 的个体差异是普遍 10 和超级 46,001 的差异,那么,对比身体的可塑性和延展性都更强的大脑来说呢?人类个体之间的 “脑力” 差异可以大到什么地步呢?其实,问 “要不要学习” 和 “要不要锻炼” 一样,对一小部分人来说,是不仅不需要问、不应该问,甚至压根就是问不出来的问题。
问题在于,我们没必要成为 “天下最强” 的那个人,在 “健身健脑” 方面,我们其实只需要 “正常” 就可以超越甚至八九成以上的人群。而所谓的 “正常”,无非就是做到 “持续健身”,仅此而已,真的没什么。
10.实在特权
正如长期持续 “健身” 早就是极少数人才有的习惯一样,长期持续 “健脑” 更为稀有 —— 学习也好自学也罢,都是 “健脑” 活动。今天的人们,“健身” 不再是为了种田打猎防强盗,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是一种需要自我满足自我激励的心理需求。同样的道理,今天的人们学习 —— “健脑” —— 其实早就不应该是为了上班打工换阶层,而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大脑健康,这难道不同样应该是一种需要自我满足自我激励的心理需求吗?
长期持续健身,其实早就变成了一种 “特权”,因为它首先要建立在有足够的时间的基础之上。对谁来说都一样,时间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终生的 “个人商业模式” 是 “出售自己的时间”,所以,“金钱” 和 “时间” 这两个排他性资源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相互冲突,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 其实,真的有很多人也的确知道锻炼的好处和必要性,也想坚持下去,但,条件真的不允许。
除了 “时间” 充裕之外,最好 “金钱” 也不是问题…… 可是,若是果真如此,就会自动长期持续锻炼了吗?显然并非如此。因为 “锻炼” 这个东西,还需要自主意识,乃至于就算时间金钱都不是问题,也依然少有人做到。同样的道理,别说 “自学” 或者 “学习” 了,连 “阅读” 这样的 “健脑” 活动,都同样是特权。其原因还是如出一辙:时间不够,自主意识缺失…… 于是,到最后,人群中连 “长期持续阅读” 这样最基础的健脑活动,真正做到的人都少之又少。
一般来说,“特权” 这个词即令人向往又令人厌恶。据其定义,“特权” 只能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权利,所以当然令人向往。与此同时,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拥有,所以,那些极少数拥有特权的人,如果有 “额外收获” 的话,常常建立在其它绝大多数人损失的基础之上,所以,它又极其令人厌恶,至少,“令绝大多数人厌恶”。
然而,当我们审视 “自学”、“学习”、“锻炼”,或者 “阅读” 等等等等,这种 “特权” 的时候,只剩下了好的一面,而它那坏的一面不见了 —— 因为这种特权不仅不会伤害也无法伤害任何其他人的利益;而这种特权带来的任何收获,任何积累,都并非建立在他人的损失基础之上,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体之内,我们的皮肤竟然变成了天然且又确定的边界。
健身,实际上不仅效果格外明显,且反馈又远比想象的即时。我 32 岁去健身房之前,从未想过自己的身体会那么快地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之前我的体格是相对瘦弱的,上大学的时候,172 里面的身高,只有 52 公斤的体重。每周只不过是去三次健身房,三个月后,我的体重从 65 公斤涨到了 75 公斤,半年后,82 公斤,臂围、腿围、胸围、腰围都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原来所有的衣物都只能换掉……
那个时候,我还在新东方教书。每年的 “忙季” 就是寒暑假,要么连续二十多天,要么连续五十天,每天都要讲四节课,每节课 150 分钟。平日里呢?除了周六周日讲三四节课之外,周一到周五自由活动。这就形成了一种 “时间上的特权” —— 大多数别人要上班的时间里,我在休息。我去健身房,通常是上午 9:00 ~ 11:00,整个健身房里,只有我一个 “客户”,那个游泳池,感觉上就是 “专属”。现在回头看,关于 “特权” 的思考,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不知不觉启动的。
健身房里都有镜子,不止一面,甚至某一侧一整面墙都是镜子。在健身房里 “撸铁” 的人都会时不时照镜子,因为那变化的确肉眼可见。“健脑” 却不一样。因为 “大脑” 又没有长在外面,我们自己不仅看不到,甚至干脆就无法感觉得到。当我们的大脑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感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我们的大脑没办法像我们展示这种变化带来的变化,于是,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任何变化。
据说伦敦是全世界路况最复杂的城市,它的道路多且密集,并且都歪歪扭扭弯弯曲曲,单行道比比皆是且毫无规律,到处都是环岛和死胡同,中间还有一条有十几座桥横跨着它的泰晤士河…… 最要命的是,伦敦的门牌号很少有人能搞清有什么规律,连门牌号的位置也同样神出鬼没。想象一下他们的工作日常,从这样一个城市的任意一个地点把乘客带到另外一个地点,要快速反应,还要随机应变。另外,伦敦的天气不仅突出地糟糕,还有个其它城市罕见的东西,那就是随即且又常见的雾霾。
伦敦大学的脑科学家埃莉诺·马奎尔(Eleanor Maguire)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伦敦出租车司机进行了最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报告发表于 2011 年。研究表明,经过大量训练才能上岗,且又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的一个特殊部分 —— 后部或后方部分 —— 相对更大。而他们在上岗之前,后海马体可没那么大,原本与常人无异。与之相对的,伦敦公交车司机,因为走的是固定路线,无需随机应变,无需快速反应,于是,无论工作经验多久,后海马体也同样与常人无异。因为伦敦路况全球最复杂,全世界其它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整体上来看,都没有伦敦出租车司机那么发达的后海马体。
经常跑步的人,下肢肌肉会相对更为发达,尤其是大腿后侧和小腿上的肌肉。相对不那么明显的,且又关联性感觉较少的是,他们的核心肌群(包括腹部和背部的肌肉)也同样相对更为发达,因为跑步虽然主要依赖下肢,可为了保持身体稳定和提高跑步效率,核心肌群起着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肉眼看不见的是,他们的心脏肌肉相对更为发达,因为跑步是有氧运动,所以,他们的心肺功能都相对更为强大。
伦敦的出租车司机,相当于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多了一项 “健脑” 活动,于是得到了一个 “锻炼后海马体” 的特殊机会,而后在不知不觉之中,那一部分的 “肌肉” 就变得更为发达。关键在于,2011 年之前的几十年里,所有的伦敦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自己的大脑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有什么办法可以自己主动体会得到呢?就是没有任何办法。只不过,现在的脑科学家们有新设备,比如 fMRI,我们才得以看到如此明显的变化和如此即时的反馈。
由此可以继续想像的是,那些通过学习获得了新本领,甚至超强能力的人,大脑的某些结构同样会因为长期持续 “健脑” 而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比如,成年钢琴家大脑某些区域的白质通常比非音乐家多,而更多的白质会使神经信号传递更快。而数学家的工作时间越长,他们的下顶叶皮层右侧的灰质就会越多。跳水运动员的皮层厚度相对更大,皮层厚度与想象力和控制力之间存在正关联。再比如,越早学习第二语言的人,下顶叶皮层(inferior parietal cortex)中的灰质越多;相对于 “单语使用者”,“多语使用者的” 大脑结构中,灰质更多,密度更高,白质覆盖面积也更大。
反过来,正如缺乏锻炼会使人肌肉萎缩一样,“健脑” 活动的缺失同样会造成大脑的结构性性变化,只不过是负面的变化而已,而具体程度虽然难以衡量,但可以想像的是,应该比缺乏锻炼更为严重。在《专注的真相》里,我们就讨论过智能手机这类 “永远在线” 的设备,对多巴胺系统的劫持,到最后普遍导致的是极为严重的 “结构性损伤”,包括但不限于,白质组织不良、灰质提肌萎缩,皮层厚度减少,以及,认知功能区域受损,等等等等……
“健身” 是一种特权,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而不仅仅是出于某些现实条件的 “特权”。这种 “特权” 需要自我追求自我塑造,并且还要通过长期持续才能得以不断巩固。“健脑” 更是如此,它的相对难度在于,“健身” 毕竟有更多外在且又明显的效果,以及更容易感受到的即时反馈;而 “健脑” 的效果与反馈虽然早晚会感受得到,但在每时每刻,都发生在不知不觉之中,于是,“自主意识” 的启动极其随后的驱动都相对困难许多。
然而,“健脑” 相对于 “健身” 有另外一个虽然看不见但极为巨大的优势:
所有的健脑活动的效果都是相互叠加的……
身体有很多事实上相对独立的部分,比如,无论你的二头肌练得多么好,它在你练股四头肌的时候什么作用都发挥不了…… 大脑不一样,大脑是一个整体,尤其那个存储你的知识构建你的世界的那个皮层;大脑内部就是由你的所有脑细胞相互关联构成的网络,无论你 “健脑” 的结果在哪一部分发生了好的变化,那变化对你的整个大脑都有用。
大脑里没有 “孤岛”…… 大脑里的一切都相互关联。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微的 “思考” 都会在网络里迅速找到更多的关联,把那些原本毫无关联的东西用新的方式关联到一起,组织起来。比如,关于 “特权” 的思考。还有哪些 “不可能伤害第三方利益的特权呢?” 太多了,健身是特权,健脑是特权,学习、自学、阅读、创作、生产…… 能用来健脑的活动实在是太多了。
到最后,就只能自然而然地痴迷于这样的 “特权”。比如,我追剧的时候,都是整季看完。《24 小时》我就真的在 24 小时之内把它的一整季看完 —— 这是 “我的特权”,我有这样的时间,我不用早睡,如果晚睡了,我也不用早起,因为我这一辈子就没上过班,所以,我的时间从来都是我可以自主支配的,这样的 “特权” 我不用,不好好用,岂不可惜?同样的道理,“健身” 也好, “健脑” 也罢,这样的 “特权” 如何不令人着迷?
“自学” 之所以是更令人着迷的特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我健身几年之后,老婆有一天慨叹说,真是不错,感觉 “不用离婚再嫁就直接换了个老公”…… 这是真实的感受,因为的确换了一个人,起码,至少可以算是 “把自己打造成了更好的另外一个版本”。
“长期持续健脑的效果” 显然比 “长期持续健身” 更为惊人。毕竟,臂围胸围不可能无限增长,腰围不可能无限减小,至于身高么,成年人只能越来越矮…… 也就是说,“健身” 的 “成长空间” 有限,但,“健脑” 却貌似 “没有尽头”。不断学会新东西,不断掌握新本事的人,相当于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 “永动机”,自此再也不需要外界驱动,也不太容易被外界所变化,自己该干嘛就干嘛,自己充电,自我驱动,自寻方向,永不停歇,死而后已。
所以,“学外语”(或者 “学英语”)只是我们这一次实践的 “目标” 或者 “内容”,可实际上,我们真正关心的,真正用 “一年内至少投入一千小时的注意力” 打造的,是 “自学能力”;是对 “自学” 及其过程的全新认识、全面认知;何止是 “英语” 这一项技能,我们其实可以用同样的 “自学能力” 获得一切自己真正需要的能力;也不止是 “健脑”,还是全方位 “健脑”,甚至到最后感觉上是 “换脑”;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在打造并获得天下最重要、人生最宝贵的一个 “特权” —— 真的不仅仅是 “获得尊重” 那么简单。
11.心理建设
“语言学习关键期” 的谬论曾经大行其道,荼毒生灵无数。“看起来婴幼儿学语言相对于成年人更快更好更容易” 这个 “现象” 之所以存在,原因并不是 “有某个分水岭存在” —— 事实上压根就没有什么分水岭。后来的脑科学发展,从各个角度证明了 “动机” 的关键作用,于是,这个曾经被曲解的 “现象” 现在有了真正合理的解释:
婴幼儿相对于成年人,有更强更纯粹的动机 —— 即,跟身边的人一样说话。对他们来说,这是绝对的 “刚需”。
大多数成年人对 “说外语”,并没有足够强的动机,甚至干脆没有。在学校里 “学外语” 更是如此,除了课堂上听一听,课后完成一点作业之外,“说外语” 从来都不是 “刚需”。什么是 “刚需”?就是 “没有不行”。所以,对于 “刚需”,大脑为之设定的 “效能阀值” 可以很高,哪怕 “过高” 都无所谓;可对那些 “可有可无” 的东西,大脑会把 “效能阀值” 调低,反正也无所谓么。
基于 “语言学习关键期” 这个流行谬误,人们设计了很多 “幼教” 方法。很多父母常见的 “为婴幼儿播放英语” 就是其中之一,美其名曰 “洗耳朵”。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
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uhl)曾做过一项研究。库尔斯专注于婴儿语言习得的神经学专家。
接受测试的九个月大的幼儿全都来自英语环境,研究者让他们开始定期听中文,一共 12 次,每次 25 分钟。幼儿们被分为三组:第一组幼儿有中国人陪同,给他讲中文故事,和他用中文互动;第二组幼儿也是和同一批中国人交流,同样讲故事和互动,但是通过视频完成;第三组幼儿则只听中文录音。研究者预计第一组和第二组幼儿在一岁之后都同样可以辨识出中文语音。结果出乎意料:面对面和中国人交流的幼儿,可以同中国幼儿一样,辨识出中文语音;只听中文录音的幼儿,和看中文视频的幼儿一样,彻底记不住中文语音,一点儿都记不住。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即使是好看的视频,幼儿依然什么都记不住。
怎么回事?很简单啊!对幼儿来说,只要不是 “身边的人”,就是不重要的,于是,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动机。幼儿的 “刚需” 很简单,“不仅尽量也要尽快学会身边的人所做的事情”。至于视频也好录音也罢,跟自己全无关系,没有任何动机去关注。没有了 “动机”,就没有了 “关注”(或者说 “注意力投入”)—— 于是,就等同于 “不存在” —— 这怎么可能有什么 “效果” 呢?
你看,即便是 “相对于成年人学的更高更好更容易的婴幼儿”,在缺乏动机的情况下,他们再会 “生学硬练” 也没用。
所以,在整个 “自学” 过程中,“强化动机” 是最重要的工作。对非婴幼儿来说 —— 只要是 “能听懂道理”,“能用大脑皮层思考” 的人,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在职人员,抑或是离退休人员,都一样 —— 但凡想要真学样东西,就得寻找动机、培养动机、强化动机、呵护动机,并且,还得 “每天都做”,甚至 “时不时就要做”,反正要 “不厌其烦地做”。
李笑来在任何地方都强调:
一切都是心理建设。
就是基于 “动机最重要” 这个事实。“一切都是心理建设” 不是一句空话,并且也不是 “无迹可寻”。2019 年 7 月 12 日,我为《定投改变命运》配套建立了一个社群。“定投策略” 说清楚也就一句话,而所谓的 “践行” 动作,也只有一个字,“买” —— 简单到极致…… 简单吗?简单。容易吗?不容易。陆陆续续,社群最多的时候两万多人,几年下来之后呢?差不多六成的人掉队…… 不过,几年下来,社群里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
若不是李笑来几乎天天在社群里像唐僧念经一样做心理建设,我早就掉队了…… 想想真是 “一念之差” —— 可那 “一念” 竟然那么难以坚守……
这就是 “自学”(相对于 “学习” 更为高级的活动)的最核心关键:
自我心理建设
有人帮助 “建设” 很好,自己能够 “建设” 更好…… 当然,有没有别人其实并不重要,虽然 “有” 很难得,“没有” 呢?只能自己来,反正,无论什么,到最后都得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再说,如果自己就能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那么,请问,谁能阻挡你呢?谁能打击你呢?谁都不能。所以,能够为自己做好心理建设的人,总是无往不利,势不可挡。
每个人都一样,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大脑会给自己的身体机能设置 “效能阀值” —— 并逐步会形成一种惯性。但,我们已经知道了,其实有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 “认知” 改变或者调整自己的 “效能阀值”,甚至我们还可以也应该不断主动刻意地去维护它…… 以便我们尽快达到更好的成绩,甚至巅峰。
既然没有 “上限”,那我们不妨再研究一下 “底限”。
我们的某些身体器官,的确受不了过度使用。比如,人类的膝关节就很脆弱,一旦受伤,很难修复 —— 因为它一方面时刻承重,另外一方面关节内还没有直接的血液循环,受损之后修复的难度极高…… 所以,一般来说,很多体育训练,的确不易过度。并且,这一点的确值得额外提醒:在一切运动的过程中,都要,且尤其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
但是,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器官,比如,“手指”(弹奏乐器)或者 “舌头”(说各种语言),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 “因过度使用而磨损” 的情况,尤其是 “大脑” —— 而民间所谓的 “用脑过度” 实际上都是那些压根不用脑子甚至不会用脑子的人莫名其妙臆想出来的乱七八糟且毫无实际意义的词汇。所以,在 “多语学习”(无论是不是英语)这方面,或者干脆简单说,在 “说话” 这方面,不存在任何风险,即,风险为零,也因此,收益相对无限大。
许多年前,我曾向我的学生介绍我的学习方法之一:
单耳戴蓝牙耳机,尽量全天候播放有声书。
这么做的好处当然是 “有效模拟全天候浸泡外语环境”。并且,是因为用 “单耳”,所以完全不影响原有的生活,有人跟你说话的时候,与没戴耳机也没什么区别。散步的时候,开车的时候,家里,健身房里,都可以 —— 甚至游泳的时候,也有专门的 “防水耳机” 呢。
但,你可能完全想不到,我这样讲,竟然在课上讲被学生投诉过,在博客上写也被读者质疑过…… 而且,不止一次,也并非少数人。他们(甚至很气愤地)说,“那样会毁掉耳膜的!” 他们认为我在向人们传播 “有害的建议”。问题在于,我的确是如此做的啊!并且,也的确因此受益了啊!还有,你试过就知道了,时不时总得左右换换,毕竟蓝牙耳机电量有限,其实每只耳朵都有休息时间的。
到现在我这么做已经二十多年了 —— 最早的几年恨不得全天候,再后来每天听电子书的时间也没低于过三个小时 —— 到现在我也没有 “失聪”。人类的身体器官,比绝大多数人自以为的 “皮实” 得多。
另外一个例子是,很多人认为看电脑屏幕多了对眼睛不好,影响视力…… 这可能是事实。但,学习、研究、工作都离不开电脑,那怎么办?只能是 “必要成本” 了呗。总不能因噎废食吧?如果不学习不研究部工作,视力再好,不还是瞎子吗?脑子瞎总比眼睛瞎更可怕吧?又,多年以来,我肯定是人群中 “每天盯着电脑屏幕时间相对较长的人” —— 我从 12 岁就更多地盯着屏幕,到今年 52 岁了(2024),都整整四十年了,也没瞎啊?!视力并没有变得更差啊?!顶多,有点花,怎么了?
很多人 “爱惜” 自己的身体,却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脑子,是不是有点奇怪?当然你我都一样,听过无数次,“看那么多书不累嘛?脑子都看坏了!” —— 唉…… 有脑子不用的人,为什么要害怕脑子会坏呢?是不是很奇怪?在我们的世界里,我们把这个叫做 “价值观缺失” —— 换句话讲就是,“不知道什么重要,也不知道什么更重要,更不知道什么最重要……”
过去,对于这样的投诉或者类似的质疑,我只能表示理解:“我能理解你是非常爱惜自己身体的人…… 但,我自己还是会这么做的。” 现在呢?我都懒得回应。不过,有一点不仅是确定的,也是值得反复向自己 “灌输” 的:
脑子是绝对练不坏的。
既然练不坏,那么就不仅必须练,还必须是使劲练,不练或者少练,都很吃亏 ——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无非是健身健脑,一切学习都是脑体协调,并且,健脑甚至比健身更重要。就这么简单 —— 你自己选。
所以,在 “健脑” 的过程中,“效能阀值” 总是可以无风险地调到更高水平的。而我们现在的 “实操” 目标,你把它叫做 “学外语” 也好,“学英语” 也罢,甚至 “掌握多语”,说穿了,不就是 “练说话” 吗?怕什么?心疼什么?奇怪。甚至,“短期超频” 也实际上的确无所谓,只要收益足够大,可问题在于,分母(风险)都是零了,怎么弄都是 “无限大” 的啊!犹豫什么呢?
到最后,无论是学什么,还是干什么,都一样的,“一切都是心理建设”。毫不夸张地讲,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 “心力” 上的差异,而不是智商、相貌、性别、出身、种族之类的看起来相对直观的差异。到最后,一切的胜利,都是 “意志的胜利”…… 更何况,等你活到一定的岁数就明白了,这世界对人生最重要的技能,基本上都不需要做到 “天下第一”,因为比例上来看,绝大多数人压根就是哪儿哪儿都 “不及格” —— 很多的时候,若是你赢了,其实真的不见得是因为自己到底有多么强大,只不过是因为对手实在太差。
每天都要 “反复” 为自己做 “心理建设”,呵护自己的 “心力”。“反复” 的意思是说,要像唐僧一样,对自己絮絮叨叨,不厌其烦。不仅如此,还要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做 “心理建设”,甚至还要拼命想办法做到 “有创意地做心理建设”,按照罗大佑的说法,就是要不停地 “搞搞新意思”。
首先,“能不断体会到进步” 对自己来说是最大最好的 “心理建设”。其实呢,只要你做到 “用注意力填满时间”,你不可能不进步的,谁都一样,干什么也都一样。天下所有进步的前提都一样,都是 “用注意力填满时间”,做不到这一点,一切都是胡扯。明白了这个道理,只要环顾一下四周,基本上就会 “自信” 慢慢,因为懂得这么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能做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你竟然做到了,你还怕什么呢?
另外,请杜绝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坏毛病:“在别人身上挑刺”。别人做的好不好,关你什么事?可很多人就是不由自主地宝贵的注意力浪费在别人身上 —— 因为 “自己进步” 很难,因为那需要用很多注意力填满很长的时间,但是,“在别人身上挑刺” 相对太简单,些许的注意力,一不留神就 “发现” 了。然而,这是个大大的陷阱,因为 “在别人身上挑刺”,这个小动作会让自己掉进 “固守型人格” 的陷阱,因为,它会不由自主地出发实际上毫无用处的 “横向比较”。不要忘了,你要养成的是 “进取型人格”,你要做的事 “纵向比较”,“过去的你” 和 “努力过后的你” 之间的比较。为了不断进步,你应该变成一个更多 “内视” 的人,而不是更多 “外视” 的人,多关注自己的成长,甚至 “只关注自己的成长” 才对。
“启动任务” 中,要求每天留下 “训练记录”,就是为了能够让你 “时不时体会到进步”。在 “自我训练”(即,“自学的最关键环节”)之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 “时不时提高训练难度”,因为这是能够让自己体会到 “进步” 的几乎唯一来源。
比 “为自己做心理建设” 更厉害的方式是 “帮助别人做心理建设”。我做了一辈子老师,最明白这个道理。由于我坚信 “一切都是心理建设”,所以,在 “教授” 的过程中,我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做心理建设,我知道他们最缺的,不是方法不是技巧,不是天分不是智商,他们其实只不过是 “心力不足” 而已。
然而,我帮他们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 “心理建设”,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呢?说来好笑,不一定是他们,而是我自己。对在精神上 “鼓励他人”、“帮助他人” 绝对不要吝惜,绝对不会浪费,因为到最后,你付出的所有 “心力” 都会返回来加强你自己的 “心力”,没有过例外。
所以,这一年的任务,如果你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块儿做,可能是你最佳的 “帮助他人做心理建设” 的机会,一举多得。不要担心你的孩子做不好,不理解你说的话,他们聪明着呢,他们的观察力细微着呢,啥都看得到,啥都能放到心里。这个过程中,除了你们的能力增长,你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因为你展示了你的进步,孩子能获得更多的心力,因为他们知道不只是自己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在社群中活跃” 也是一种方法,哪怕仅仅是 “加入社群”。“人多” 的好处是,“总有人真的做到”,“总有人真的做好”。他们就是榜样 —— “榜样的力无穷” —— “榜样” 在散发着 “信息素”,而你接收到的 “信息素” 讲清楚地告诉你这不是 “不可能的目标”,这不是 “虚无的目标”,这是 “实实在在的目标”,仅此一点,足矣。当然,最好的是,你自己竟然能够成为 “榜样”,你自己焕发着 “信息素”。
还有很多很多手段,看你的 “创意”,想尽一切办法 “搞搞新意思”。比如,之前李笑来告诉你的 “算个假账”…… 再比如,有可能你连 “学习” 这个词都可以为它改个名字,叫做 “变聪明”。“走!到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的时候了!”,或者,“走!让自己更聪明一点!”
记住,“一切都是心理建设”,“一切胜利都是意志的胜利”,“心力” 是唯一保证你获得 “更多财富” 的东西,要爱护它,呵护它,保护它,不断培养它,强化它…… 到最后,它就是你,你就是它。
12.以教促学
我经常慨叹,“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 这显然出自我的人生经验。机缘巧合,我在 28 岁那年去新东方应聘,在那里教书七年之后离开。随后的日子里,虽然我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 “老师”,但,教学与分享再也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写书、讲课,还是日常与家人或者亲戚朋友之间的沟通,对我来说,本质都一样,都是 “教育工作” —— 请注意,更多的应该是 “自我教育工作”。
“角色” 对一个人的行事方式有深刻且又难以捉摸的影响。天下的父母跟孩子争辩的时候,都说过一样的话,“等你当了爸妈就知道了” —— 这就是 “角色” 不同导致的思考方式不同,乃至于连正常沟通都无法进行的经典案例。创业者也经常有相同的慨叹,“自己当年打工的时候误会老板的地方太多了……” 只有等到有一天自己竟然当上了老板,才知道不被理解甚至被误解的痛苦和尴尬。
想象一下有人过来问你一个课本里出现过的单词究竟是什么意思,然后你竟然想不起来了…… 你是学生的话,你会有什么心理负担吗?“见过甚至背过但想不起来了” 这不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吗?可如果你是老师呢?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都会因此脸红,尴尬,甚至恼羞成怒。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压力不同,责任不同,义务不同 —— 不同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回头看,如果我没有在新东方教书的经验,我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在英文阅读方面如此自如,因为当年我一开始教的就是阅读…… 如果当年不是因为部门里缺写作老师,我硬着头皮背课救火,后来教了好多年的写作,连我今天的中文写作水平都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干脆有可能在起点上就已经落败。
学生之中,优等生是那种记得住老师强调过的重点的学生,中等生是那种靠前频繁要求老师划重点的学生,差等生是那种老师平日里强调过、考前划过重点也没用的学生…… 所以,在我自己还当学生的时候,语法书是绝对不可能看完的,书架上不是没有过语法书,但,都是新的 —— 也许前 30 页还有过翻过的痕迹?
等我当了老师,而不再是学生,哪怕仅仅是为了背课,都要一遍一遍地翻语法书,一本里找不到合适的例句或者答案,就要再多翻几本,到最后,几本语法书都被翻烂了,脑子里装了很多当学生的时候断然不会保留的信息。不仅如此,平时闲着没事逛书店,只要看到有新的语法书出版,都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来翻翻,判断一下是否值得买回去作为参考。显然,我自己还当学生的时候,断然不会如此。
当好老师,最基础的要求就是 “系统全面”。为了追求极致,到最后就要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 “扫清一切犄角旮旯”,任何遗漏都可能成为羞耻 —— 尴尬且又不幸的是,你越认真,你脸皮越薄,而那些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就会成为越大且越不可承受的羞耻。所以,对老师来说,“重点” 常常是反过来的,“越是犄角旮旯的,越是容易被忽视的,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重点”,因为它们才是造成教师羞辱的重点。
我人生出版的第一本书是《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出版社送来样书的时候,我还挺高兴,翻了翻之后合上,扣在桌子上,然后就一眼扫到在封低的顶部有一串英文字母,没反应过来,再定睛一看,是 “TUO FU HE XIN CI HUI 21 TIAN TU PO” —— 竟然是汉语拼音!我当场脸就臊红了,再拿起来翻翻印数,首印 10,000 册!这就是我得丢 10,000 次脸!如果我不是老师,不是教英语的老师,我会因此脸红吗?我猜不会的。我更不会因此情绪激动。我在阳台上抽了好几颗烟才平复了情绪,然后拿起电话打给编辑,说,你们最好下一次印刷的时候,把这行拼音去掉吧,毕竟这是一本英文词汇书……
多年的教学经验,到最后产生的最大效果,实际发生在自己身上 —— 感觉 “重新上了一次学” —— 甚至,真真切切地觉得 “过去就是上了个假学”。甚至,连当年和很多人一样共同经历过的那么多年稀稀拉拉的所谓 “学英语”,回头看的话,就好像是 “学了个假的英语”,或者 “假学了个英语”。而那用 62 分换来的 “全国大学四级英语证书”(CET-4)就是自己当年的确 “傻乎乎” 的明确且又不容置疑的证据。
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学习方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乃至于想到当年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的时候那些所谓的 “学习”,就觉得实在是太不靠谱了,甚至,干脆是可笑,怪不得当时是一个事实上的学渣……
“自学” 的核心难点在于 “自主意识”。
至于学习的 “流程”,事实上相当固定且没有任何秘密,任何受过正常义务教育的人都经历了无数回,常见的环节无非如下:
只不过,这些环节中的大多数,学生要么不参与,要么被动参与,从未完整经历过。对一个科目或者某项技能的全面了解,被认为是专家才能做的事情,连学校里的老师都不配。所以,写教材的那些人才是全程参与 “了解”、“评估” 与 “计划” 的角色。学校里的老师,从 “实施” 开始参与,他们按 “计划”(即,教材里的章节安排,以及学校里的课程表)进行讲解,留作业,以此完成 “行动”、“监督” 与 “改进”,而后通过大大小小的 “考试” 完成所谓的 “验收”…… 然后并不是很严肃地画一条线,过了这个线就是小型考试的 “及格”,或者升学考试的 “录取” —— 至于到底怎样,事实上没人特别关心,然后,稀里糊涂地继续前行,剩下的,只能交给随后的生活再慢慢展露真相……
我在改造(或称为 “颠覆”)自己的 “自学系统” 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每个我能想到的环节上 “强加自主意识”。哪怕是那些被认为 “自己肯定做不了” 的,也要强制自己做一做,哪怕做的不好也没关系,做得好不好都是经验,经验是可积累的,经验丰富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无论学什么,都会先花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对那个科目、技能或者领域从各个方面去尝试着了解,明知道那只能是 “泛泛的了解”,也要硬着头皮做。“全面了解”、“细致评估” 而后 “详实计划”,这些都是教材编撰者应该做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是学生,我就没责任、没义务、没能力、甚至不应该去了解或者思考。我的选择是,必须了解,必须思考 —— 这就是 “强加自主意识”。
“计划” 也一样,教材或老师给的,往往是一个 “通用计划”,可 “通用” 的意思就是 “不一定适用所有人”,所以,也需要 “添加自主意识”,或者干脆 “强加自主意识”,必须要主动思考,想一想是不是要增加一些任务?或者,是不是可以因为时间精力暂时忽略一些任务?又或者,我如何才能以更快的效率完成任务?没有人督促,就不 “行动”,没有人 “监督”,就做不出任何 “改进”,没有人 “验收” 就敷衍了事,没有人带着,就驻足不前 —— 这些都是缺乏自主意识的结果。
说来好笑,绝大多数人其实是一点一点丧失了 “自学能力” 的。刚出生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婴幼儿没有计划也要行动,没有监督也会重复,没有验收也会改进,没有人带着也会成长……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自学能力的一切基础,其实都是与生俱来的,或者与生俱来地带着相应的潜质,然后,在成年过程中一点一点丧失,直至消失殆尽 —— 学校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替学生做的太多,乃至于那部分能力学生在学校里用不着,于是,只能逐步用进废退 ——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本科四年,这一口气十六年过去,自主意识竟然还在,天生的自学能力竟然还保持完好,那可真的是奇迹了吧?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是 “强加自主意识” 的最简便方法。把自己定位成 “自己的老师”,那么,所有老师应该干的事情,都是你自己就要干好的事情,毕竟,你的学生是你自己,那你可真得负责,也只能你自己负责。又由于其实是同一个人,所以,老师该干的都干好了,学生怎么可能干不好呢?—— 太难了吧!再说,这压根就不是难不难的问题,干脆是没可能的问题。
比较讽刺的是,越是成年人越是难以调整角色。越是成年人越是倾向于认为,“做老师可得有资格”,或者,“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当(我的)老师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可是,只要冷静看一下这世界的真实情况就知道了 —— 老师也是一点一点成长的吧?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一上来就是高级教师、超级教师、明星教师、无敌教师…… 再说,要是 “给自己当老师” 没自信,那就先 “给自己当个助教” 吧,再不行给自己当个 “学校小组组长” 吧…… 反正总有可以起步的地方。
无论如何,只当学生这一个角色肯定不行,反正必须想办法 “不断强加自主意识”。另外,**有一个此生不离不弃的 “专属老师” 也是一种 “特权” 吧?**想要学 “好”,先认真 “教” 吧,这事儿无论如何都真的值得做一辈子。
与此同时,之前已经提到过,有了 “人工智能” 之后,又不一样了,“最好的老师是人工智能”,我们既是 “学生” 又是 “助教”。重新审视之后,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是 所有 “演示” 的环节全部交给 “人工智能” 了,并且不用担心它不够权威不够全面 —— 尤其是在 “语言学习” 方面 —— 而后,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是那一套:
所有这些环节,作为 “学生” 都是 “被动” 地做的,但,作为 “助教” 则必须 “主动” 做这些事情,不仅要 “主动” 做,还要做得 “足够全面” —— 这就是 “自学者” 和 “其它学习者” 最不一样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望过去,那些所谓的 “学渣”,其实也很努力,也没少干活,但,基于他们的认知,他们只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少做了很多其实其实值得做必须做的事情;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只是 “缺一个自己的专属老师”(或者 “教练” 或者 “助教”)而已 —— 他们因为无知,所以都不知道自己放弃了 “特权”。
作为父母,最好对这样的差异有着深刻的了解,说实话,也没多复杂,也很容易讲清楚…… 于是,这就不再是什么 “智商” 问题,“天分” 问题,这完全是简单的 “复述” 问题 —— 把这个道理越早复述给自家孩子越好,不仅如此,还得逼着孩子反复复述,直至将这么简单却又那么重要的道理刻到脑子里。这一点点的差异,经过日积月累,会造成天壤之别,到最后,别人可能要用 “智商不够” 或者 “天分不足” 去解释他们比较之后的窘境。可你却清楚地知道,一切是从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在《专注的真相》里,我们专门讲解过 “用 ‘复述’ 为自己 ‘洗脑’ 的有效方法”……)
13金钱至上
说来搞笑。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金钱” 对每个人来说的确都是最强烈的 “动机” 来源或者外部 “刺激”,几乎没有例外…… 所以,我们也别回避了,直面这个问题好了。
《财富的真相》里我讲:
我们这一生的所有财富,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是从自己的时间里挖出来的……
既然,时间就是生产资料,那么,用它干什么最划算?
到最后,选来选去,只有 “自学”。虽然 “学英语”,好像与 “生产”、“销售”、“投资” 并未直接关联呢,“学它干嘛?” —— 先不说 “赚钱”,先说说 “省钱”。
之前提到过:
从比例上来讲,父母把绝大多数钱都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是 “学习” 上,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 所谓的 “绝大多数钱”,从比例上来看,超过父母总体收入的 60% 并不罕见,高达 80% 也不稀奇。
当我们说 “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去 “学英语” 的时候,核心不只是 “英语” 本身 —— 实际上,你用同样的方式学任何语言,或者学任何其他技能都一样的 —— 在这过程中,学得更多,练的更多,体会更深的,其实是 “自学”,是 “自学能力” 的养成与锻炼。
“自学能力” 原本并不高级,小朋友很小就具备自学能力,甚至相当天然,因为他们无论什么都肯 “生学硬练”。然后,这也是在正确的引导下,在恰当的实操过程中,可以不断锻炼增强这种能力 —— 可问题在于,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所谓的 “教育” 竟然统一且又成功的作用是,“消灭掉了绝大多数人的自学能力”…… 呜呼哀哉。
当然,无论 “生学硬练” 多么厉害,仅靠它也不行,要在它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完整的 “自学系统” —— 这就是父母必须为孩子做的事情了,因为这件事情不应该也不可能 “外包”。学校、培训机构,以及各类教职人员,最不在意甚至也压根不想教的就是 “自学能力” —— 否则,大家都能自学了,他们怎么赚钱呢?这是一种 “有意无意的合谋”,正如全世界的医生们都一样,都故意用别人认不出的字体书写处方一样。
其实,只要有了一定的 “自学能力”,那么,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钱,大部分都会省下来,不仅父母省钱,孩子也会恰恰因此长出更多的本事。
父母拼命赚钱花在孩子身上的一个 “副作用”(或者 “负作用”)是孩子不断 “降智” —— 天下一切的 “本事” 都是在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 “发展” 出来的,可是,绝大多数父母 “拼命赚钱花在孩子身上” 的结果就是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的从来都是父母而绝对不是孩子。那些孩子原本应该遇到的问题,都被父母 “花钱解决” 了…… 至于是 “真解决” 了还是 “假解决” 了,不知道,真相被掩盖了而已。
原本 “遇到问题” 的是孩子,那可原本是他们 “长本事” 的机会,结果,“机会” 被剥夺了,“问题” 却实际上并未解决,但又误以为已经解决了,问题的积累和误解甚至幻觉的积累不断扩大,到最后,神仙都没办法 ——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最终的恶果,在绝大多数人 15 岁左右的时候就会显现,就会爆发,并且只能 “一发不可收拾”。
让我们简单算一笔账。假设夫妻二人的年收入是 30 万元人民币…… 那么,小学、初中、高中,12 年下来,平均每年在孩子身上花的钱,按 60% 计算,大约应该是 18 万。这其中,大约 60% 是花在各种 “校外辅导” 上的 —— 基础教育费用,事实上并不太高,因为全世界都一样,高中毕业之前,毕竟绝大部分是 “义务教育” —— 那么,大约应该是 10.8 万元,12 年下来,总计是 129.6 万元…… 若是孩子有真正的自学能力,不说这些全都省下来吧,起码其中的 80% 能省下来,算一下,是 103.68 万。
“启动任务” 中的 “每天至少三小时”,一定拦住了很多人 —— 因为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那么干过,没有过那样干的完整经验,当然也就从来都不可能知道那么干的效果是怎样的,只是 “凭直觉” 认为困难,以为不可能…… 殊不知,那恰恰就是 “学了个假习过了个假日子” 的根本原因。
“学英语” 固然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是,你作为父母,“亲自展示一下效果” —— 学什么都是这样的。用同样的方式 —— 每天至少三小时,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 乐器、歌舞、书法、棋艺,任何体育项目,无论是田径还是球类,自然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人工语言,无论是校内的数理化,还是校外的编程…… 都一样的,都能做到自然超越九成以上的人群。
而你的 “投资成本” 呢?主要根本不是 “钱”,也不仅仅是 “时间”,而是 “注意力”,只有时间成本没有金钱成本的 “注意力”。“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并且,还是你们夫妻二人中的某一个就可以。所以,在金钱上,几乎是零投入,而相对可能的收益呢?103.68 万,并且,还相当于是 “一年赚出来” 或者 “一年攒出来” 的 —— 那可是年收入 30 万的夫妻两人不吃不喝三年都赚不到更攒不下来的钱!打工也好、创业也罢,这样的 “投资收益” 很惊人吧?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到最后,“投资收益” 可不只是 “一年干出一百万” 那么简单。你变成了 “双语使用者”,你也好孩子也罢,甚至你的另一半,都 “长了见识”,亲眼目睹了 “真学习” 的真相和效果,你拥有了真正的 “自学能力”,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迈过了最大的门槛 —— 从不知道 “真学习” 到见证了 “真学习” —— 然后走在 “获得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的路上……
其实,这个 “账” 还没算完。
如果你的孩子被你影响 —— 如果你真做了,他们必然全方位受到影响 —— 那么,他们也会成为 “多语使用者”,至少是 “双语使用者”。无数的研究表明,“多语使用者” 相对有更强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甚至连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都会因此降低很多。从大脑结构上来看,也相对灰质相对更厚,白质覆盖面积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无数调查都表明,“多语使用者” 的收入比 “单语使用者” 高,终其一生,起码会高出 30%…… 你估算一下你的孩子会有多少终生收入罢,再乘以 30%,那就是 你用 “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可以换来的金额…… 如果你再多生几个,那你就再算算?
用金钱刺激自己,常常是最有效的。说来好笑,所谓的 “用金钱刺激自己”,常常只不过是 “算个假账” 而已。
当年我为了进新东方教书,就要考 TOEFL/GRE,当年的我还没有今天对教育或者考试这么清楚的认知,也傻呵呵地去背单词 —— 因为那时候大家都那么说么,说是怎么也得搞个 2 万的词汇量…… 搞呗。不就是 “每天至少三小时” 么?—— 当然,根本就没用上一年,三个月就搞定了。
我怎么刺激自己的?一样的,“算个假账” 而已。那时候谣传新东方老师年薪百万,我想着说,不用那么多,税后 50 万足够了。一算,乐了,搞定 2 万个单词,就有税后年薪 50 万的可能,那么,一个单词就值 25 块钱啊!还是 “每年至少 25 块”!换算到字母为单位,恨不得 “一个字母就好几块”。
我找来几个随手贴,在上面写上 “25 元/单词”,分别贴在家里我经常出现的地方,床头,镜子,桌子,面对马桶的墙上…… 确保自己时不时就能看到。这种 “自欺欺人” 真的很管用,从那一刻开始,真心觉得每个单词都长得很好看,短的觉得干练,长的觉得苗条,意义特殊的觉得精致,拼写困难的觉得别致 —— 真不是在夸张或者开玩笑,那是真实的感受。每天最后复习一遍的时候,感觉就是在 “数钱”,自己跟自己说话,今天搞定 200 个单词,不错,这下赚了 5,000 呢……
我们的大脑很神奇,但,它也很傻的,怎么骗它都行 —— 只要是它最关注的东西,你往上靠得无论多么牵强,它都信。有时候我觉得,它之所以那么神奇,就是因为它那么傻。
更重要的是,不要小瞧 “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这种用一句话就能说完的方式进行的 “真学习”。它会让你赢得真正的尊重 —— 人就是这样,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只能选择尊重。外人就算了,赢得另一半的尊重很重要,会使夫妻关系更为亲密;赢得孩子的尊重更重要,父母的 “尊重” 若是通过行动赢来的,孩子就不存在什么 “叛逆” —— 天下一切的所谓 “叛逆”,其实是 “父母不值得孩子尊重” 作为底色展现出来的光怪陆离而已,难道不是吗?
“干上一年” 就能换来子女对自己终生的 “尊重” —— 值不值?
如果你真的有什么技能,能做到 “轻松超越九成以上的人群” —— 诀窍很简单啊,就是那句话,“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 —— 你整个人的气质都会变的。首先来自于别人对待你的态度,而后来自于你的 “自信” —— 关键在于,你的 “自信” 不可能是 “自负”,因为它是有成绩支撑的。没有实际支撑的时候,“自信” 很可笑,但,众技傍身的你,由里至外地自信,为什么不呢?弄不好,你还得刻意低调呢 —— 为了让别人更舒服一点。淡定的表情,聚焦的眼神,舒展的动作,从容的态度,这样的神态其实都是自然发生的,装是装不出来的。外界越来越不重要,建设大脑皮层是你最喜欢干的事情……
我经历过很多次 “一年内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投入”。其中最搞笑的是 “健身”。普通人健身,金钱投入相对多一些,毕竟健身房的年费和教练的辅导费都挺贵,时间投入真的相对很少,每周 3 次,一年下来也就 160 次左右,每次连路上的时间都算上也不过 2.5 个小时,一年下来其实只投入了 400 个小时…… “注意力” 投入更少,我的方法是 “花钱请教练”,所以,其中一般的时间其实是 “心不在焉”,脑子里 “胡思乱想”,全靠教练站在边上帮自己数数、打气、看护……
健身,只要持续两个月以上,就可以见到效果,半年就效果惊人 —— 所有人都看得到,原来的衣服全都得扔,胸围、臂围、腿围都变大了,腰围变细了,体态笔挺了,穿衣服的效果都不一样。就算原本长得丑,也因为体态变了所以更精神了。若是竟然跟同事去海边,或者去泡个温泉,那就完全是 “鹤立鸡群”。周遭的人对你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难以用语言描述。我老婆的玩笑话就是,“真是不错呢,感觉不用离婚就换了个老公……” 这当然不是用钱就可以换来的东西 —— 尊重这个东西,用钱买不到。
不仅要 “算算账”,哪怕是 “假账”,还要换一下 “方向”。过去,当年你上学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其实 “为了父母” 学习,后来懂事了,即便是 “假学习” 也知道是 “为了自己” —— 现在,给你换个 “方向”,“为了孩子” 学习,“为了家庭” 学习。作为父母,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这一次真心 “不敢做假” 了,是吧?
李笑来一脸坏笑 —— 李笑来这是在对着自己坏笑。我用英语很多很多年了,甚至到最后,英文阅读速度比中文还快 —— 没办法,每年下来,读的所有的书,都是英文的,文章也一样,绝大多数是英文的…… 可是口语呢?很差,为啥?潜意识里觉得没啥用,反正生活里也没啥跟人说英语的需求。那现在都五十多了,为什么 “突然” 打起精神练了呢?为了孩子,只为了孩子。
请不断罗列你自己的动机来源……
ㅤ | 正面 | 负面 |
物质 | ㅤ | ㅤ |
精神 | ㅤ | ㅤ |
14.音高停顿
虽然 “生学硬练” 最靠谱,但,我们也不是不重视 “方法” 或者 “策略” —— 只不过,无论做什么,总得有个优先顺序;所以,“最重要的最先关注”,只不过是个既自然且又合理的选择。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人工智能辅助的语音合成迅猛发展,今天的 TTS(Text to Speech)已经完善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 比如微软的 Natural Sound,或者 Suno-AI 的 Bark。这背后,是一个叫做 “ToBI”(Tones and Breaks Indices 的缩写)的语音解析模型,最初的时候是计算机科学家们为了研究如何让机器能够发出像真人一样的声音而制作的模型,最初是针对美式英语设计的,后来发现可以应用到任何语言(无论是英式英语,还是日语、德语、甚至中文)……
这里的 Tones,即,所谓的 “语调”,主要是 “音高”(Pitch)的变化,从一个较高的 “音高” 逐步下来,那就是 “降调”,或者反过来,就是 “升调”,降下来再升上去,那就是所谓的 “降升调”。而所谓的 Breaks,就直观了,句子之中,就是有些明显的 “停顿” —— 其实,每个音节之间都可能有所停顿,只不过是长短不一而已。
关键在于,音调和停顿,在说话的时候和唱歌的时候一样,会构成所谓的 “节奏”……
我们在读英文句子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极多,然而,就好像计算机科学家们可以用 ToBI 模拟人声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优先只关注 “停顿” 和 “音高” 就能达到相对更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读句子的时候,有以下重点需要注意:
意群之间的停顿(breaks)音节的音高(pitches)
在这些要素中,我们关注的重点顺序依次是:停顿 > 音高。
这个关注顺序与传统英语课堂上的 “教学方法” 和 “练习方法” 恰好是截然相反的。我们在传统的课堂上,都是从 “音素”(“辅音” 和 “元音”)开始,老师要尝试着让学生把每一个音素都学得练得足够 “标准”,然后才会关注 “音节”,要到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讲解 “声调” —— 乃至于很多人在半途而废之前压根就没重视过音调…… 至于 “停顿” 么,从来没有关注过,相反,所谓的 “高阶学生”,整天研究的是 “连读”,而不是 “停顿”。
我需要举一个你可能想象不到的例子,才能让你明白 “仅仅优先关注停顿和音高竟然就可以大幅度改善” 的原因 —— 这跟我们的大脑工作机制有关。
我曾在 Reddit 上看到过一个 Infinite Zoom Art,里面有很多电影海报(视频我给放到
video
目录下了 infinite-zoom-art-movie-poster.mp4):这些电影海报的有趣之处在于那些 “大量被忽略掉的细节”。你仔细看看,所有的海报都一样,其中所有 “人物” 的脸都是空的,压根就没画眉毛眼睛鼻子嘴这些一般来说被认为是重要的细节 —— 可你竟然看一眼就知道人家画的是什么…… 也就是说,当我们去识别一样东西的时候,不管什么,靠的不是 “所有细节”,而是 “少数重点”。这是人类的大脑能够迅速完成 “模式识别” 的关键 —— 也就是说,只需要 “少数重点存在”,识别就可以完成。再换言之,别说 “细节准不准确”,哪怕 “很多细节缺失”,在 “少数重点存在” 面前,都完全无所谓。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帮助我们把一句话讲述过程中的 “语调” 变化,即,“音高” 变化(pitch contour)分析出来,给我们一个直观的视觉展示,以便我们能够 “看” 到 “停顿” 的位置,以及 “音高” 的各种由低到高,或者反过来由高到低的过程。
比如,下面这样一句话:
Yet, it is a fact of life that an unlettered peasant is considered ignorant.
<video src="videos/yet-it-is-a-fact-of-life.mp4"></video>
以上的截图视频,用的是我自己 2003 年 10 月份为自己写的一个 Demo 工具(ToBI Player),现在已经有另外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EnJoy)了,虽然只是 alpha 版,还需要很久的时间去完善。
因为有声波的展示,大的停顿之处是直观可见的:
Yet, | it is a fact of life | that an unlettered peasant is considered ignorant.
而后,只要反复边听边看,就会找出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 “停顿”,比如,“that an unlettered peasant” 中有一处可能会令很多中国英语老师无比惊讶的 “停顿”,“that an | unlettered peasant”…… “an” 和 “unlettered” 之间并没有他们以为的 “连读”,相反,竟然是他们从未想到的 “停顿”。
然后,语调展示(Pitch Contour)也很直观。
Yet
是升调,fact
升上去,life
降下来,unlettered paseant
,un
这个音节升上去了一点点之后,剩下的 lettered
就平着保持在那里,而后 pa
到更高一点的地方降下来。is considered ignorant
里,con
这个音节略微降下来一点,而后 ig
这个音节明显被拉高了……—— 好了,这些重点搞清楚了,就可以开始 “跟读” 了。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 “音素” 会读不准,不着急,这些细节的问题,要么可以通过 “生学硬练” 逐步消灭掉,要么需要以后我们用 “更细致的方法” 逐一消灭。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但,“停顿” 与 “音高”(ToBI)不仅足够简单,易于理解,练起来也足够容易,并且还足够有效,甚至,干脆是 “惊人地有效”。
绝大部分人的大脑在声音方面是有这样那样局限的 —— 这实际上很明显。在生活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压根就无法很好地模仿他人的说话语气。这种 “模仿” 需要相对更强的声音输入能力、分辨分析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对自己声音的控制能力,不细想可能不知道,一细想就明白了,这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除了这些能力可能欠缺之外,很多人在分辨音高这事儿上可能并不及格…… 这个 “很多人” 中的 “很多” 比例有多高呢?大致来看,比例应该不低于 $\frac{4}{5}$,甚至可能更多 ——— 你压根就没必要怀疑这个估算,你只要看看人群中到底有多少人唱歌足够好听就大概知道完全并认同了。
反正我自己是很清楚自己的。我的声音记忆力就是很短很差,我的音高分辨能力几近于零,唱歌的时候不用吉他辅助,音就能跑到天涯海角,节奏也会不知不觉地乱掉…… 别说我讲英文吃力了,就连我讲我自己的母语,都事实上并不轻松。我的母语算是有两个,一个是中文,一个是朝鲜语 —— 我是朝鲜族,所以,从小生活在双语环境里。我的中文顶多算是合格而已,声音不好听,有时候吐字不足够清晰,反正比那些播音员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所以,每当我录课的时候,我需要返工的地方特别多。
而我的朝鲜语呢?许多年后,我回老家,有时候讲朝鲜语,那些不认识我的人会用朝鲜语说,“你们看这个汉族人朝鲜语说的真好!”
<audio src="audios/korean-spoken-by-chinese.mp3"></audio>
—— 也就是说,我的朝鲜语虽然还算流利,但在他们的耳朵里已经明显带着 “外国腔” 了…… 那可曾经是我的 “母语” 之一啊!可 “母语” 又怎样呢?只要用的少,并且长时间用得少,就会退化。实际上,我的朝鲜语有过前后三次的 “失语”。所谓的 “失语”,就是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完全不用的话,突然就说不出来了,虽然听还是都听得懂。
最为关键的是,语音的塑造,无论如何都需要很长时间 —— 反正比绝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想象的长很多倍。在这一点上,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都太操之过急了…… 其实,压根就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在学习 “发声” 的时候一上来就能做到 “标准”,婴儿从大约一岁左右开始咿呀,得大约需要至少两年半的时间才可以开始做到 “基本上吐字清晰” —— 绝大多数 “英语学习者”,事实上在过往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 “一年内投入至少一千小时的注意力” —— 不是吗?反正,我自己是。
在自我训练的时候,不要指望有人在旁边监督你,更不能指望有人能够在旁边一边监督一边帮你挑错 —— 就算有这种服务,那它也应该是超级昂贵且又时间成本上很高的东西…… 我们绝大多数人就是支付不起这种幻想中才能存在的服务。
另外一个格外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一定要 “大声”,尽量 “大声”,就是那种上学的时候,被老师叫起来,当着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的声音。起码应该是你平日里正常跟人说话的时候使用的音量。“略小的声音” 甚至 “嘟嘟囔囔” 都是折损训练效果的,**必须大声,尽量大声。**当然,没必要 “喊”,适当保护嗓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 “跟读材料” 的选择。
在 “启动任务” 中,我们都是 “说己想说”,而后使用 TTS 引擎生成的语音。这很好,但,再过一段时间,就要逐步 “放大模仿范围”,这个时候,最好使用 “真人语音”,而不是 TTS 生成的语音 —— 因为 TTS 再好,再像真人,它也缺个东西,“情绪”。
人在说话的时候 “情绪” 是无论如何都存在的,哪怕 “没有情绪” 也是一种情绪。所以,某种意义上,“有声书” 片段,可能是更好的 “跟读材料”。或者,截取出来的 “影视对话片段” 可能更好一些,因为毕竟是 “戏”,情绪只能更饱满,甚至更夸张。
我不觉得 “有趣” 在这件事情上有多大的重要性。但,不能 “干巴巴” 地跟读,要 “拿腔拿调” 地模仿。这很关键,因为你毕竟是人,所以你最终要掌握的,是 “像人一样自然地说话 —— 不管用的是哪种语言”,不是吗?
最后补充一个提醒,在 “起步” 的时候,不要图篇幅过大,哪怕一天三个小时下来,重复的只有两三句话,也是可以的。之所以从 “一分钟” 开始,就是因为那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用来起步的篇幅。并且,“篇幅较短” 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恰恰可以因此做到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至于更为细节的 “音素”,需要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 “微调”。任何一段话,大抵上都会包括一种语音的所有 “音素”,每一个 “辅音”、每一个 “元音”,大抵上都可以练到 —— “一段话” 不够的话就 “几段话”。所有的 “微调”,都要建立在 “足够的生学硬练” 基础之上,一上来就 “微调”,借用工程学词汇,就叫 “过早优化” —— 据说,“过早优化” 是一切工程的 “万恶之源”。
15.轻重强弱
音高(pitch)与停顿(break)不仅体现在句子之中,实际上也常常体现在很多 “多音节词汇” 之中。
地球上的所有语言都差不多,从语音上来看,都是以 “音节” 作为最基础构成单位,而 “音节” 的构成也都一样,每个音节有且只有一个 “元音”。
在中文的普通话里,文字的最基础构成单位是 “字”,其实还是一样的,因为本质上来看,每个字都是 “有且只有一个音节”,用中文语文的术语,就是 “每个字都有且只有一个韵母”。比如,“啊”
a
,“妈” mā
,“慢” màn
,“忙” máng
…… 实际上,绝大多数亚洲文字都是以 “字” 为最基础构成单位的…… 起码,中日韩都是如此。英文的最基础构成单位是 “单词”,但从语音上来看,最基础构成单位还是 “音节”。比如,ichthyosaur
ˈɪkθiəˌsɔr
这个 “单词” 里,就有 ɪk
、θiə
、sɔr
总计 3 个音节。serendipity ˌsɛrənˈdɪpədi
这个 “单词” 里,就有 sɛ
、rən
、dɪ
、pə
、di
总计 5 个音节。对比来看的话,
中文的 “词” 可能由一个以上的 “字” 构成,比如,“意料之外”,yì liào zhī wài,这 4 个 “字” 的词读出来当然起码是 4 个 “韵母” 的长度;如果一个英文单词里有几个 “音节”,那么它读出来的长度就大约相当于中文几个 “字” 的长度…… 所以,ichthyosaur ˈɪkθiəˌsɔr 这个 “单词” 读出来的长度大约是 “3 个中文字的长度”;而 serendipity ˌsɛrənˈdɪpədi 这个 “单词” 读出来的长度大约是 “5 个中文字的长度”中文的 “字” 在发音上是 “等长” 的,英文的音节 “长度不一”: “单元音” 有长有短,且还有从一个元音滑向另外一个元音的 “双元音”。一个音节里可能有若干个辅音,最夸张的比如 “strengths”,虽然作为音节核心的元音只有一个 ɛ,前面有两个辅音 s 和 tr,后面有三个辅音,ŋ、θ,和 s…… 总计 5 个辅音,而每个辅音都被清楚地读出来,于是,英文的 “一个音节” 有可能从 “长度” 上来看,比中文里的一个 “字” 长很多。
其实中文和其它亚洲语系,包括日文和韩文,都是一致的,在这方面都与英文有同样的差异,因为它们都是以 “字” 为单位的。
在习得第二语言的时候,人们很难不把自己的母语习惯带入另外一种语言,这也是所谓 “口音” 或者 “外国腔” 的根源。习惯了讲中文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将英文单词读得相对很快,可能是因为脑子里把 “英文单词” 和 “中文单字” 对应在一起,而不是原本应该的对应:
不当对应
- 英文单词 vs. 中文单字
正确对应
- 英文音节 vs. 中文单字
- 英文单词 vs. 中文词汇
人类说话的时候都有插入脏话的可能。你在天津,经常会听到有人说,“
jiè ní mǎ mà
” —— 按照天津人的口音去说的重点是:第一个字因为是四声所以说出来只能是降调,说完之后要略顿一下;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连在一起快速说完;为了讲最后一个字读得很重,第三个字得拉长一点,略作停顿之后,再重重地说出第四个字……
第一个字
jiè
就是 “这”,最后一个字 mà
是 “嘛”,这是一个问句,天津人以 “嘛” 结尾的问句不可能用升调。jiè mà
的意思相当于普通话的 “这是啥?”,而 ní mǎ
是个 “插入语”,相当于普通话的 “你妈”。所以,天津人说的这句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这他妈啥啊?!”你可能也在美国电影里看过,西部牛仔眯着眼叼半截烟卷,说 absolutely
ˌæbsəˈlutli
的时候,说的是 ˌæb fə kɪŋ sə ˈlut li
或者 ˌæb sə fə kɪŋ ˈlut li
。fucking 这个插入语,被插在了第一个音节或第二个音节之后…… 这个例子虽然略微不雅,但,的确很容易让你一下子理解各种语言的语音处理方式的相似之处和细微差异。所以,中国人读英文单词的时候 —— 其实,亚洲人都差不多如此,包括中国、日本、韩国,都一样,都是以 “字” 为单位的 “等长音节” 语言 —— 就是要 “刻意放松” 才行,且 “刻意慢一点”。急什么呢?刚开始为了读清楚,每个音节之间故意停顿一下也无所谓,那是一个词,不是一个字,加起来那么多 “字” 呢…… 多试几次:ichthyosaur
ˈɪkθiəˌsɔr
,serendipity ˌsɛrənˈdɪpədi
。还有个重要区别。中文每个字(相当于每个音节)可以有 “声调”,一二三四声,以及轻声。英文呢,每个音节没有特定的 “声调”,但,在 “多音节词汇” 中,往往可能会有某个 “音节” 被重读,被称为 “重音”,还有的时候,会有另外一个 “次重音”,刚刚提到的 ichthyosaur
ˈɪkθiəˌsɔr
和 serendipity ˌsɛrənˈdɪpədi
里,就分别都有 “重音” 和 “次重音”。如果 “重音” 并非第一个音节,那么,读清楚整个单词,可以试试这个小技巧,在 “重音音节” 前略加个 “停顿”,而后,用更高的 “音高” 读出那个 “重音音节”,而在读随后音节的时候,“音高” 可以逐步降下来。比如,expect,
iks...pɛkt
(s
故意拉长一点,保持气流输出,然后提高 “音高” 说出 ˈpɛkt
);serendipity,ˌsɛrən...ˈdɪpədi
(n
故意拉长一点,保持口腔内震动,然后提高 “音高” 说出 ˈdɪpədi
)。“音节” 在单词里有 “重音”、“次重音” 以及 “非重音”。与之类似地,在整个句子里,众多的单词,也一样,有 “强读” 与 “弱读” 以及 “其它” 之分。
一个句子里,总是有一两个词是 “重点”,所以,在被说出来的时候,它们会被被说话者 “强调”,即,所谓的 “强读”,其特点是,“整个单词” 或者 “单词中的重音音节” 的 “音高” 会被拔高,并配有明显的升调或者降调,与此同时,整个单词语速较慢。有时候,同样的句子,仅仅因为不同的词被 “强读”,所表达的含义都可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不妨体会一下 “同一个句子” 的 “四个版本”(例子来自于 Macquarie University 的网页):
Marianna made the marmalade...
- <audio src="audios/marm1.wav" />
- <audio src="audios/marm2.wav" />
- <audio src="audios/marm3.wav" />
- <audio src="audios/marm4.wav" />
拿第一个版本为例,请参照以下图示:
除了少数词汇会被 “强读” 之外,还会有大量的 “常见词汇” 会被 “弱读”。
各种语言都有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 “太常见”、“太容易理解”、“相对于不那么重要” 等等的原因,乃至于说话者在说那些词汇(或者 “音节”)的时候会 “更快” 或者 “更轻”,甚至 “省略” 或者 “合并”…… 北京人在说 “不知道” 这三个字的时候,有可能说出来的是用拼音都很难标记的
bù r dào
,其中原本应该的 zhī
被糊弄成了甚至好像没有韵母的 r
…… 但,谁都听得懂,不习惯的,听两次也就适应了。说英文的时候,“小词弱读” 的现象非常普遍。
以下是 TOEFL 听力录音中第一篇中的前两个句子,请注意同一个单词 “community” 第一次出现和第二次出现时的具体不同:
Community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here at our university. We encourage all students to volunteer for at least one community activity before they graduate.
<audio src="audios/toefl-sampe-01.mp3" />
这段录音中所有被强读的词汇在以下的文本中被加重标记(而没有标记的,就是被弱读的):
Community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here at our university. We encourage all students to volunteer for at least one community activity before they graduate.
某个单词被强读或者被弱读的时候,该单词的元音长短和重音所在(如果是多音节单词的话)都会相应发生变化,具体常见变化如下:
如果一个单词被强读,那么这个单词中的:
- 长元音会被读的很清楚,并且足够长,甚至显得更长一些;
- 双元音会被读的很饱满,并且显得很有弹性;
- 落在重音上的短元音都会显得更长一些;
- 重音所在的音节可能带着不同的声调(平调、升调、降调)……
- 重音所在的音节可能带着不同的音高(往往是 “高”、“中”、“低” 中的 “高”)……
如果一个单词被弱读,那么这个单词中的:
- 长元音会变得短一些(几乎与短元音的长度相当);
- 重音音节会变得与非重音音节一样轻;
- 很多元音都会发生变化,向/ə/靠拢;
- 轻辅音/s/、/t/、/k/、/f/之后的元音/ə/可能会直接被省略掉;
- 整个单词所处的音高往往是 “高”、“中”、“低” 之中的 “低”,最多是 “中”……
其实,哪怕在单独读某一个单词的时候,其中元音的长短都会受到重音重读的影响。比如,“city” 这个单词,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而两处的元音是一样的:/ˈsi-ti/;但是只要你把第一个音节读得足够重,自然而然就能感觉到第一个/i/要比第二个/i/长。
大多数助动词、系动词、介词、连词、冠词、代词,都有两种发音形式:“强读式”、“弱读式”。这些单词往往都是单音节单词。在自然语流中,它们更多的情况下是以弱读式读出的。以下是其中最常见最普及的强读式、弱读式对照列表。注意,以下的列表不能当作规则使用,不是所有的虚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弱读;也不是所有的实词都必须被强读。下面的列表只是在描述现象。
- a: /eɪ/→/ə/
- am: /æm/→/əm, m/
- an: /æn/→/ən, n/
- and: /ænd/→/ənd, nd, ən, n/
- any: /'eni/→/ni/
- are: /a:/→/ə/
- as: /æs/→/əz/
- at: /æt/→/ət/
- but: /bʌt/→/bət/
- can: /kæn/→/kən, kn, kŋ/
- could: /kud/→/kəd, kd/
- do: /duː/→/du, də, d/
- does: /dʌz/→/dəz, z, s/
- for: /fɔː/→/fə/
- from: /frɔm/→/frəm, frm/
- had: /hæd/→/həd, əd, d/
- has: /hæz/→/həz, əz, z, s/
- have: /hæv/→/həv, əv, v/
- he: /hiː/→/hi, iː, i/
- her: /həː/→/hə, əː, ə/
- him: /him/→/im/
- his: /hiz/→/iz/
- I: /ai/→/aː, ə/
- is: /iz/→/s, z/
- many: /'meni/→/mni/
- me: /miː/→/mi/
- must: /mʌst/→/məst, məs/
- my: /mai/→/mi/
- of: /əv/→/əv, v, ə/
- our: /ɑʊɚ/→/ar/
- shall: /ʃæl/→/ʃəl, ʃl/
- she: /ʃiː/→/ʃi/
- should: /ʃud/→/ʃəd, ʃd, ʃt/
- so: /səʊ/→/sə/
- some: /sʌm/→/səm, sm/
- such: /sʌʧ/→/səʧ/
- than: /ðæn/→/ðən, ðn/
- that: /ðæt/→/ðət/
- the: /ði:/→/ði, ðə/
- them: /ðem/→/ðəm, ðm, əm, m/
- then: /ðen/→/ðən/
- to: /tuː/→/tu, tə/
- us: /us/→/əs/
- was: /wɔz/→/wəz, wə/
- we: /wiː/→/wi/
- were: /wəː/→/wə/
- when: /wen/→/wən/
- will: /wil/→/əl, l/
- would: /wud/→/wəd, əd, d/
- you: /juː/→/ju/
到了这一节,我们开始逐步深入关注越来越多的 “细节” 了,尽管,我们尚未对被认为是 “最基础” 的 “音素” 进行研究。但,“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的前提,需要 “重复强调”:
已经有一段时间的 “生学硬练” 作为基础……
16.元音辅音
…… 我们终于要讲到 “普遍以为的基础” 了。一直以来,我们的讲解顺序与 “学校里的外语教育” 不一样,甚至有些部分干脆是 “截然相反” 的。学校里的 “顺序” 大抵上是:
字母 ⭢ 音标 ⭢ 音素 ⭢ 音节 ⭢ 词汇 ⭢ 句子 ⭢ 阅读
而我们的讲解顺序是:
开口 ⭢ 句子 ⭢ 停顿/音高 ⭢ 轻重强弱 ⭢ 音节 ⭢ 音素 ⭢ ……
我们之所以采用了 “不同的顺序”,是因为 “顺序很重要” ——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下象棋的时候,双方用的是对称的棋盘;拥有的是同样数量的棋子;并且还是同样的配置 —— 你一个 “将” 两个 “仕”,我也一个 “帅” 两个 “士”;“俥”、“傌”、“砲” 你各自有两个,“車”、“馬”、“炮” 我也各自有两个;而后大家用同样的规则移动棋子 —— 你的 “卒” 和我的 “兵” 都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且每次只能移动一个格子,你的 “像” 走田 “傌” 走日,我的 “相” 也走 “田”,我的 “馬” 也走 “日”,无论是你的 “砲” 还是我的 “炮” 都只能 “隔山打牛”…… 可到最后,竟然有输赢 —— 究竟是什么决定胜负呢?“顺序” 决定 “胜负”,因为 “先走什么后走什么” 才是根本;至于每一步 “怎么走”,是建立在 “顺序” 基础之上的。同样的道理,无论干什么都一样,“顺序” 决定成败,只有在 “遵循更优顺序” 的基础上,方法、效率、策略等等才可能进一步施展的余地或者机会。
当然,若是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很多的时候,所谓的 “策略” 无非是 “顺序”,因为 “时间是单向的”,与此同时,我们的 “注意力” 也是有限的排他性资源,所以,做事总有个先后,总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总得先关注什么再关注什么…… 结果呢,“顺序” 不同,往往结果不同,效果不同。虽然 “顺序” 听起来稀松平常,“策略” 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 “策略” 可能决定胜负。在《专注的真相》里,我们也反复见到过若干次 “仅因调整了关注顺序就改变了结果” 的重要例子。
在一切 “学习” 过程中 —— “自学” 当然也是如此 —— 我们作为人类逃脱不了一个基础的事实和限制,我们的 “专注” 是 “单任务”、“单线程” 的,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真的 “专注”,那么,我们所能 “专注” 的就只能是一个任务,只能是一件事……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的,永远改不了,永远变不了,它就是这样。
既然如此,我们一次只能完成一个任务,一次只能专注一件事情 —— 这也是凡事常常只能 “循序渐进” 的最根本原因。但,想要通过 “循序渐进” 成功,关键在于那个 “序” 得是合理的,否则,耽误事儿。
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 “顺序”,通过 “试错” 与 “比较” 找到更好的顺序,通过 “研究” 找到原本可能并不知道的 “重点” —— 比如,“音高与停顿” 竟然如此重要,就是计算机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ToBI(Tone and Break Index)是不懂计算机的语言学家们搞不出来的东西 —— ToBI 是计算机科学家们为了实现 “将文本转换为自然语音” 而研究设计出来的 “模型”(或称 “算法”),这个领域的研究很新(最初的一篇论文发表于 1992 年)—— 不要误以为 30 年前是很久远的年代 —— 乃至于全球的 “外语教学” 领域尚未来得及把这个研究成果吸纳到教学体系之中。
即便是研究 “音素”,“辅音” 和 “元音”,它们之间也有优先顺序,我们要先研究 “元音” 再研究 “辅音” —— 首先是因为 “音节” 若是 “细胞” 的话,那么,“元音” 就是 “细胞核”。其次是因为虽然 “辅音” 常常被认为是 “地方口音” 的根源,但实际上,最影响 “信息交流顺畅” 的,其实是 “元音错误”,而 “辅音错误” 常常除了显得有明显的 “口音” 之外,并不影响交流。
比如,好莱坞动作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母语是德语,哪怕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期间还当过州长,不仅一直拍片,还四处演讲,可迄今都有严重的 “口音”,他常常自嘲,说 “自己的口音和自己的胸肌一样厚重”(Be Useful: Seven Tools for Life, 2023)…… 但是,如果仔细对照一下的话就会发现,他的元音都对,他的 “口音” 主要是辅音造成的,而那 “口音” 其实完全没有影响他的表达和听众的理解。
让我们先仔细看看 “元音”。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对 “语音” 甚至 “音素” 的理解是非常完善的。地球上所有的 “元音” 都被 “详尽地标注”,以下是地球上所有语言中出现过的 “元音” 的 “国际音标”(IPA,wikipedia)
这张图里,“前后” 和 “上下” 的 “位置” —— 从普遍 “感知” 上来看,最为最直观的 “位置”,主要是 “口腔内气流共振的位置”,是学者们通过反复对比人类在说话发声的时候拍摄的 X 光片才最终确认的。至于其它的,很多 “专家” 腔调的所谓 “关键”,比如,“嘴唇的形状” 什么,其实大可不必操心,因为嘴唇的动作我们的眼睛能看到,所以,大脑会在 “不知不觉” 之间就搞定它们的影响。要命的是 “舌头”,因为看不见,所以,大脑经常 “不知所措”。
以下是 “英语” 的 “元音” 在发声的时候 “口腔内气流共振的位置”(即,把其它语言的元音都给去掉):
不过这两张图基本上只能作为 “参考依据”,不能当作 “金科玉律”。因为无论是哪种语言,“地方口音” 都千奇百怪。而 “英语”,很可能是地球上 “地方口音” 最多的语言。所以,即便是同样的一个 “元音”,全球各地都有各种不尽完全相同的 “口腔内气流共振位置”。然而,有所参考毕竟要比没有参考好一万倍。
“成年人” 在 “学外语” 的时候 —— 我们说过,“6 岁以上,在学外语这个领域里,就是成年人了……” ——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这时候已经彻底习惯了 “母语中的音素发声方式”,至于 “母语中没有的”,不仅 “口腔” 动作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开始出现 “听都听不出区别” 的现象。于是,所谓的 “外国腔”,其实无非就是 “用母语的发声方式去 ‘近似’ 地发出外语的声音,无论是元音,还是辅音,甚至腔调……”
既然是不同的 “元音” 就应该用不同的发声方式,“母语” 中没有的音素,就应该重新学,而不是 “把原有的发声方式修改为新的发声方式” —— 毕竟,“原有的方式” 无法去除,因为无论如何 “母语” 还是要说要用的……
所以,一直以来,“纠正语音” 这个说法有很大的误导性。就好像原来的是 “错的”,要改掉,要删掉,要改成 “对的” 似的,其实不然。让我们来澄清一下。首先,你原来的发声方式没有任何错。而后,更为重要的是,你现在在学外语,所以只能学一些新的 “发声方式”,哪怕某个 “音素” 与你原本的母语当中的某个音素是否接近…… 一样的就一样,不一样的就是不一样;不一样的就应该新学。
再换个说法,成年人在学外语的时候,“去除口音” 的过程,其实是 “在大脑里新建神经元连接的过程” —— 不仅要 “新建” 一些连接,还要不断 “强化” 那些连接。如果这些新建的连接不足够强,那么,在说话的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 “重新启用原本已有的那些近似连接”…… 所以,成年人学外语的时候,所谓的 “更难”,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因为 “原有近似连接” 暗中形成的竞争作祟罢了。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说得好像是 “过了某个年纪之后某扇门就彻底关上了” 似的。
大脑可塑性极强,所以,大脑内的神经元之间终生都有 “新建连接” 的可能性。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原有近似连接” 会越来越强,所以,与它竞争的 “难度” 会有所提升…… 不过,说实话,这点难度,在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面前,事实上不堪一击。只要 “高密度低主动刻意练习一小段时间”,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东西 —— 毕竟,“说话” 是人类一直以来从基因上就具备的 “特长”。
中文当中,没有
e
这个元音,所以,学它的时候,没有 “旧势力” 的干扰,“新建神经元间连接” 极容易又迅速。而 ə
和 u
这个两个音,在中英文里几乎没什么区别。中文当中,有
a、á、ǎ、à
,与英文的 ɑː
这个长元音发声方式几乎相同,所以,这个音素也无需操心。但,与之相关的
æ
就需要注意一下,因为它虽然没有长元音符号(ː
),也常常被列做短元音,可它就是相对更长,我们甚至可以为他专门起个名字,“半长元音”,没那么长,也没那么短。apple
,banana
,这两个词都试试,把那个 æ
拉长一点。而短的
ʌ
要格外注意,中文使用者得为它 “新建神经元连接”,并通过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去 “强化” 它。试试这个单词,encourage,ɪnˈkʌreɪʤ
。ʌ
的 “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 非常靠后,所以,听起来甚至接近于 ə
,它跟中文里的 a、á、ǎ、à
不一样,中文的 a、á、ǎ、à
的 “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 相对靠前。(甚至,在美国人的口音里,ʌ
和 ə
干脆几乎是一回事……)同样,ɔ
也要注意,它和 ʌ
一样,“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 很靠后。现在就剩下短元音
ɪ
和长元音 iː
。中文里有与长元音 iː
几乎一模一样的 īíǐì
,但,ɪ
就是我们必须为其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 的 “音素” 了。它不是长元音 iː
的短版本,它是 e
和 i
之间的一个音,“口腔内气流共鸣” 相对于 iː
略微靠后。除了
ɪ
和 iː
之外,其它的几对长短元音,比如 ə
/əː
、u
/uː
、ɔ
/ɔː
,对中文使用者来说都没什么可额外操心的,因为它们的长短两个版本都没什么区别。接下来再说说 “双元音”。中文里也不是完全没有 “双元音”,比如,当中国人说 “太累了” 的时候,“太”(
tài
)这个字的 “韵母” 就很接近英文的双元音 aɪ
;“累”(lèi)这个字的韵母就很接近英文的双元音 eɪ
…… 但,他们很不一样,对于英语里的 “双元音”,中文使用者都需要为它们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首先,“双元音” 都是从第一个元音滑向第二个双元音,所以,它们从 “长度” 上来看,相当于是 “长元音”,节奏在感觉上大抵是乐谱里的 “一拍里均放着三个音符的三连音”,
1-2
,前一个 “元音” 占两拍,后一个 “元音” 占一拍。而后,也是重点,所有 “双元音” 的 “口腔内气流共鸣” 都相对靠后。概括说来,“元音” 的 “微调” 很简单,就是仔细体会自己说话的时候,“口腔内气流共鸣” 的位置,为它们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然后在通过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去强化那些连接。
让我们再看看 “辅音”。
其实,大多数英文里的 “辅音” 对中文使用者来说,都不是问题。比如,
b
、p
、k
、g
、m
、n
、ŋ
、ʃ
、ʧ
、ʤ
、r
、l
、f
、v
、w
、h
、j
…… 只有少数几个 “辅音”,需要额外注意一下。先说 “关键”:对中文使用者来说,少数 “难学” 或者 “难练” 的英文 “辅音” 练习关键在于 “关注舌尖起始位置”。
θ
, ð
这两个音,常见的 “教材” 里都强调说 “要把舌尖夹在齿间”。其实不一定要那么严格,实际上,舌尖即便没有伸出到齿外也可以,只要 “舌尖贴到上齿之后开始发音” 就可以了。需要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 的是
t
、d
、s
、z
这几个 “辅音”。这几个英文里 “辅音” 与它们在中文对应的 “声母” 之间的区别,相对细微,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注意到。中文里对应着它们的 “声母”,发音的时候,“舌尖起始位置” 都是在 “上排牙齿” 上。但,英文的这几个辅音,“舌尖起始位置” 都 “略高”(如上图所示),t
和 d
的 “舌尖起始位置” 贴着牙龈,而 s
和 z
的 “舌尖起始位置” 距离牙龈有一点点的距离。不妨试一下,试着把 “舌尖的起始位置” 调整好,说几遍 student ˈstudənt
和 students ˈstudənts
……还有一个英文 “辅音” 没有中文对应的 “声母”,
ʒ
,比如,vision ˈvɪʒən
。不过,这个音实际上用得非常少,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哪怕就直接用中文的 “声母” zh
替代它也没什么大不了。网上可以找到的最好的 “英语音素教学”,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制作的 the Sounds of Speech™ App,iOS/Android 都有(点击这里查看 DEMO)。在我最初写《人人都能用英语》的年代(2010),这个教程是免费的网页版,所以可以直接截图引用,但,现在它变成了收费 App(几美元而已,非常便宜),因此不再能像以前那样全面引用。
在这里放两张截图,让大家看看
θ
, ð
这两个音在这个 App 里的舌尖起始位置展示:总结一下,“元音” 的关键在于 “口腔内气流共鸣的位置”;而 “辅音” 的关键在于 “舌尖起始位置”。记住这两点,时时刻刻观察自己,不停地重复。
对于 “音素” 级别的微调,要保持超级耐心,就是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练习。于是同时,要明白的是,不能因为 “音素” 级别的 “不足” 或者 “失误” 而滞留。一方面要时时刻刻留意它们,另外一方面要 “持续前行”。不能再重复我们曾经在传统学校里的外语教学中犯的错误,因为所谓 “基础不佳” 或者 “底子太差”(其实无非是发音在音素级别不够好而已)就 “停滞”,甚至 “放弃”。
该扩大 “说己所说” 的篇幅就继续扩大,该增加阅读量就继续增加,该干嘛干嘛,从来就不可能有人竟然因为某个或某些 “元音” 或者 “辅音” 说的不好或者说错了就丢了性命。“音素” 级别的微调,就是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持续改良才可以,但是,这个过程,不能浪费,不是只有这一点事情需要我们做,也不是只有这一点事情需要我们操心。
在这里需要格外提醒一点,“不要在音素的层面指出他人的所谓发音错误”。首先这很容易令人不悦,但,更为重要的是,你自己练多了就知道了,那还真不是 “知道就能做到” 的事情;并且,你将来听多了就知道了,全世界说英语的人很多,“地方口音” 也很多,“外国英语口音” 更多,并且,到了极致细微,大家都不太一样。
最后,补充一点,有一个中文使用者需要格外注意地方。
—— 中文使用者在说英文的时候,实际上都会出现 “语速过快” 的现象。其实,中日韩三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有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都是一致的。
首先,如果不经提醒的话,中文使用者都会忽略一点,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中文的 “等长元音” 习惯带到英文里。在中文里,每个 “韵母”(即,相当于英语里的 “元音”)都是等长的,了不起有一二三四声的差异。于是,中文使用者在说英语的时候,常常把每个 “元音” 都读成一样的长度,不管那是长元音还是双元音 —— 这就相当于是不由自主地 “快了一拍”
然后呢,中文的 “声母” 都是 “单辅音”,中文的韵母末尾都没有额外的 “辅音”…… 可英文不一样,比如,strict
strɪkt
,开头有两个辅音,s
和 tr
,末尾有两个辅音 kt
,它们要被说清楚,再短都还是要占用 “时长” 的。可是,还是同样的原因,中文使用者习惯了 “等长音节”,“一字一音长度均匀”,进而不由自主地 “读得过快” —— “元音” 上快了一拍,“辅音” 上又快了半拍。最后呢,还有个 “幻觉” 在起作用。地球上所有人都觉得 “外国人说话特别快” —— 这是全球统一的幻觉。之所以 “觉得快” 是因为 “听不懂” 以及 “记不住”,而不是人家 “真的快”。全世界的人在说话的时候,不管使用任何语言都一样,都会不由自主地 “划分意群”,下意识地 “选择轻重”,并且都会有意无意地 “适当停顿”,不仅是在 “句子之间”,“句子之内” 也有 “停顿”,甚至连单词之内也都有可能存在 “停顿”。但,就是因为哪 “因为听不懂或者记不住而产生快的幻觉”,乃至于都会在 “慌乱” 之中感受不到那些 “停顿”…… 乃至于自己在说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快了好几拍。
所以,刚开始 “练” 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刻意地,放慢自己的语速,夸张地停顿。
最后,总结一下,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要争取做到的无非是:
- 该 “停顿” 就 “停顿”;
- 有些 “音节” 的 “音高” 该拉高就拉高;
- 句子中被 “强读” 的词汇
- 长元音够长,双元音够饱满,每个元音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正确;
- 辅音的舌尖起始位置正确;
- 句子中被 “弱读” 的词汇按正确的方式去读……
这就足够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很多事要做。“音素” 看起来最重要,但,虽然它的确挺重要,有很多事情远比它重要很多倍。
17.元音辅音
…… 我们终于要讲到 “普遍以为的基础” 了。一直以来,我们的讲解顺序与 “学校里的外语教育” 不一样,甚至有些部分干脆是 “截然相反” 的。学校里的 “顺序” 大抵上是:
字母 ⭢ 音标 ⭢ 音素 ⭢ 音节 ⭢ 词汇 ⭢ 句子 ⭢ 阅读
而我们的讲解顺序是:
开口 ⭢ 句子 ⭢ 停顿/音高 ⭢ 轻重强弱 ⭢ 音节 ⭢ 音素 ⭢ ……
我们之所以采用了 “不同的顺序”,是因为 “顺序很重要” —— 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下象棋的时候,双方用的是对称的棋盘;拥有的是同样数量的棋子;并且还是同样的配置 —— 你一个 “将” 两个 “仕”,我也一个 “帅” 两个 “士”;“俥”、“傌”、“砲” 你各自有两个,“車”、“馬”、“炮” 我也各自有两个;而后大家用同样的规则移动棋子 —— 你的 “卒” 和我的 “兵” 都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且每次只能移动一个格子,你的 “像” 走田 “傌” 走日,我的 “相” 也走 “田”,我的 “馬” 也走 “日”,无论是你的 “砲” 还是我的 “炮” 都只能 “隔山打牛”…… 可到最后,竟然有输赢 —— 究竟是什么决定胜负呢?“顺序” 决定 “胜负”,因为 “先走什么后走什么” 才是根本;至于每一步 “怎么走”,是建立在 “顺序” 基础之上的。同样的道理,无论干什么都一样,“顺序” 决定成败,只有在 “遵循更优顺序” 的基础上,方法、效率、策略等等才可能进一步施展的余地或者机会。
当然,若是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很多的时候,所谓的 “策略” 无非是 “顺序”,因为 “时间是单向的”,与此同时,我们的 “注意力” 也是有限的排他性资源,所以,做事总有个先后,总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总得先关注什么再关注什么…… 结果呢,“顺序” 不同,往往结果不同,效果不同。虽然 “顺序” 听起来稀松平常,“策略” 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 “策略” 可能决定胜负。在《专注的真相》里,我们也反复见到过若干次 “仅因调整了关注顺序就改变了结果” 的重要例子。
在一切 “学习” 过程中 —— “自学” 当然也是如此 —— 我们作为人类逃脱不了一个基础的事实和限制,我们的 “专注” 是 “单任务”、“单线程” 的,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真的 “专注”,那么,我们所能 “专注” 的就只能是一个任务,只能是一件事……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的,永远改不了,永远变不了,它就是这样。
既然如此,我们一次只能完成一个任务,一次只能专注一件事情 —— 这也是凡事常常只能 “循序渐进” 的最根本原因。但,想要通过 “循序渐进” 成功,关键在于那个 “序” 得是合理的,否则,耽误事儿。
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 “顺序”,通过 “试错” 与 “比较” 找到更好的顺序,通过 “研究” 找到原本可能并不知道的 “重点” —— 比如,“音高与停顿” 竟然如此重要,就是计算机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ToBI(Tone and Break Index)是不懂计算机的语言学家们搞不出来的东西 —— ToBI 是计算机科学家们为了实现 “将文本转换为自然语音” 而研究设计出来的 “模型”(或称 “算法”),这个领域的研究很新(最初的一篇论文发表于 1992 年)—— 不要误以为 30 年前是很久远的年代 —— 乃至于全球的 “外语教学” 领域尚未来得及把这个研究成果吸纳到教学体系之中。
即便是研究 “音素”,“辅音” 和 “元音”,它们之间也有优先顺序,我们要先研究 “元音” 再研究 “辅音” —— 首先是因为 “音节” 若是 “细胞” 的话,那么,“元音” 就是 “细胞核”。其次是因为虽然 “辅音” 常常被认为是 “地方口音” 的根源,但实际上,最影响 “信息交流顺畅” 的,其实是 “元音错误”,而 “辅音错误” 常常除了显得有明显的 “口音” 之外,并不影响交流。
比如,好莱坞动作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母语是德语,哪怕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期间还当过州长,不仅一直拍片,还四处演讲,可迄今都有严重的 “口音”,他常常自嘲,说 “自己的口音和自己的胸肌一样厚重”(Be Useful: Seven Tools for Life, 2023)…… 但是,如果仔细对照一下的话就会发现,他的元音都对,他的 “口音” 主要是辅音造成的,而那 “口音” 其实完全没有影响他的表达和听众的理解。
让我们先仔细看看 “元音”。
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对 “语音” 甚至 “音素” 的理解是非常完善的。地球上所有的 “元音” 都被 “详尽地标注”,以下是地球上所有语言中出现过的 “元音” 的 “国际音标”(IPA,wikipedia)
这张图里,“前后” 和 “上下” 的 “位置” —— 从普遍 “感知” 上来看,最为最直观的 “位置”,主要是 “口腔内气流共振的位置”,是学者们通过反复对比人类在说话发声的时候拍摄的 X 光片才最终确认的。至于其它的,很多 “专家” 腔调的所谓 “关键”,比如,“嘴唇的形状” 什么,其实大可不必操心,因为嘴唇的动作我们的眼睛能看到,所以,大脑会在 “不知不觉” 之间就搞定它们的影响。要命的是 “舌头”,因为看不见,所以,大脑经常 “不知所措”。
以下是 “英语” 的 “元音” 在发声的时候 “口腔内气流共振的位置”(即,把其它语言的元音都给去掉):
不过这两张图基本上只能作为 “参考依据”,不能当作 “金科玉律”。因为无论是哪种语言,“地方口音” 都千奇百怪。而 “英语”,很可能是地球上 “地方口音” 最多的语言。所以,即便是同样的一个 “元音”,全球各地都有各种不尽完全相同的 “口腔内气流共振位置”。然而,有所参考毕竟要比没有参考好一万倍。
“成年人” 在 “学外语” 的时候 —— 我们说过,“6 岁以上,在学外语这个领域里,就是成年人了……” ——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这时候已经彻底习惯了 “母语中的音素发声方式”,至于 “母语中没有的”,不仅 “口腔” 动作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开始出现 “听都听不出区别” 的现象。于是,所谓的 “外国腔”,其实无非就是 “用母语的发声方式去 ‘近似’ 地发出外语的声音,无论是元音,还是辅音,甚至腔调……”
既然是不同的 “元音” 就应该用不同的发声方式,“母语” 中没有的音素,就应该重新学,而不是 “把原有的发声方式修改为新的发声方式” —— 毕竟,“原有的方式” 无法去除,因为无论如何 “母语” 还是要说要用的……
所以,一直以来,“纠正语音” 这个说法有很大的误导性。就好像原来的是 “错的”,要改掉,要删掉,要改成 “对的” 似的,其实不然。让我们来澄清一下。首先,你原来的发声方式没有任何错。而后,更为重要的是,你现在在学外语,所以只能学一些新的 “发声方式”,哪怕某个 “音素” 与你原本的母语当中的某个音素是否接近…… 一样的就一样,不一样的就是不一样;不一样的就应该新学。
再换个说法,成年人在学外语的时候,“去除口音” 的过程,其实是 “在大脑里新建神经元连接的过程” —— 不仅要 “新建” 一些连接,还要不断 “强化” 那些连接。如果这些新建的连接不足够强,那么,在说话的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 “重新启用原本已有的那些近似连接”…… 所以,成年人学外语的时候,所谓的 “更难”,某种意义上只不过是因为 “原有近似连接” 暗中形成的竞争作祟罢了。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说得好像是 “过了某个年纪之后某扇门就彻底关上了” 似的。
大脑可塑性极强,所以,大脑内的神经元之间终生都有 “新建连接” 的可能性。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原有近似连接” 会越来越强,所以,与它竞争的 “难度” 会有所提升…… 不过,说实话,这点难度,在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面前,事实上不堪一击。只要 “高密度低主动刻意练习一小段时间”,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东西 —— 毕竟,“说话” 是人类一直以来从基因上就具备的 “特长”。
中文当中,没有
e
这个元音,所以,学它的时候,没有 “旧势力” 的干扰,“新建神经元间连接” 极容易又迅速。而 ə
和 u
这个两个音,在中英文里几乎没什么区别。中文当中,有
a、á、ǎ、à
,与英文的 ɑː
这个长元音发声方式几乎相同,所以,这个音素也无需操心。但,与之相关的
æ
就需要注意一下,因为它虽然没有长元音符号(ː
),也常常被列做短元音,可它就是相对更长,我们甚至可以为他专门起个名字,“半长元音”,没那么长,也没那么短。apple
,banana
,这两个词都试试,把那个 æ
拉长一点。而短的
ʌ
要格外注意,中文使用者得为它 “新建神经元连接”,并通过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去 “强化” 它。试试这个单词,encourage,ɪnˈkʌreɪʤ
。ʌ
的 “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 非常靠后,所以,听起来甚至接近于 ə
,它跟中文里的 a、á、ǎ、à
不一样,中文的 a、á、ǎ、à
的 “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 相对靠前。(甚至,在美国人的口音里,ʌ
和 ə
干脆几乎是一回事……)同样,ɔ
也要注意,它和 ʌ
一样,“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 很靠后。现在就剩下短元音
ɪ
和长元音 iː
。中文里有与长元音 iː
几乎一模一样的 īíǐì
,但,ɪ
就是我们必须为其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 的 “音素” 了。它不是长元音 iː
的短版本,它是 e
和 i
之间的一个音,“口腔内气流共鸣” 相对于 iː
略微靠后。除了
ɪ
和 iː
之外,其它的几对长短元音,比如 ə
/əː
、u
/uː
、ɔ
/ɔː
,对中文使用者来说都没什么可额外操心的,因为它们的长短两个版本都没什么区别。接下来再说说 “双元音”。中文里也不是完全没有 “双元音”,比如,当中国人说 “太累了” 的时候,“太”(
tài
)这个字的 “韵母” 就很接近英文的双元音 aɪ
;“累”(lèi)这个字的韵母就很接近英文的双元音 eɪ
…… 但,他们很不一样,对于英语里的 “双元音”,中文使用者都需要为它们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首先,“双元音” 都是从第一个元音滑向第二个双元音,所以,它们从 “长度” 上来看,相当于是 “长元音”,节奏在感觉上大抵是乐谱里的 “一拍里均放着三个音符的三连音”,
1-2
,前一个 “元音” 占两拍,后一个 “元音” 占一拍。而后,也是重点,所有 “双元音” 的 “口腔内气流共鸣” 都相对靠后。概括说来,“元音” 的 “微调” 很简单,就是仔细体会自己说话的时候,“口腔内气流共鸣” 的位置,为它们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然后在通过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 去强化那些连接。
让我们再看看 “辅音”。
其实,大多数英文里的 “辅音” 对中文使用者来说,都不是问题。比如,
b
、p
、k
、g
、m
、n
、ŋ
、ʃ
、ʧ
、ʤ
、r
、l
、f
、v
、w
、h
、j
…… 只有少数几个 “辅音”,需要额外注意一下。先说 “关键”:对中文使用者来说,少数 “难学” 或者 “难练” 的英文 “辅音” 练习关键在于 “关注舌尖起始位置”。
θ
, ð
这两个音,常见的 “教材” 里都强调说 “要把舌尖夹在齿间”。其实不一定要那么严格,实际上,舌尖即便没有伸出到齿外也可以,只要 “舌尖贴到上齿之后开始发音” 就可以了。需要 “新建神经元间连接” 的是
t
、d
、s
、z
这几个 “辅音”。这几个英文里 “辅音” 与它们在中文对应的 “声母” 之间的区别,相对细微,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注意到。中文里对应着它们的 “声母”,发音的时候,“舌尖起始位置” 都是在 “上排牙齿” 上。但,英文的这几个辅音,“舌尖起始位置” 都 “略高”(如上图所示),t
和 d
的 “舌尖起始位置” 贴着牙龈,而 s
和 z
的 “舌尖起始位置” 距离牙龈有一点点的距离。不妨试一下,试着把 “舌尖的起始位置” 调整好,说几遍 student ˈstudənt
和 students ˈstudənts
……还有一个英文 “辅音” 没有中文对应的 “声母”,
ʒ
,比如,vision ˈvɪʒən
。不过,这个音实际上用得非常少,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哪怕就直接用中文的 “声母” zh
替代它也没什么大不了。网上可以找到的最好的 “英语音素教学”,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制作的 the Sounds of Speech™ App,iOS/Android 都有(点击这里查看 DEMO)。在我最初写《人人都能用英语》的年代(2010),这个教程是免费的网页版,所以可以直接截图引用,但,现在它变成了收费 App(几美元而已,非常便宜),因此不再能像以前那样全面引用。
在这里放两张截图,让大家看看
θ
, ð
这两个音在这个 App 里的舌尖起始位置展示:总结一下,“元音” 的关键在于 “口腔内气流共鸣的位置”;而 “辅音” 的关键在于 “舌尖起始位置”。记住这两点,时时刻刻观察自己,不停地重复。
对于 “音素” 级别的微调,要保持超级耐心,就是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就是需要很多很多的练习。于是同时,要明白的是,不能因为 “音素” 级别的 “不足” 或者 “失误” 而滞留。一方面要时时刻刻留意它们,另外一方面要 “持续前行”。不能再重复我们曾经在传统学校里的外语教学中犯的错误,因为所谓 “基础不佳” 或者 “底子太差”(其实无非是发音在音素级别不够好而已)就 “停滞”,甚至 “放弃”。
该扩大 “说己所说” 的篇幅就继续扩大,该增加阅读量就继续增加,该干嘛干嘛,从来就不可能有人竟然因为某个或某些 “元音” 或者 “辅音” 说的不好或者说错了就丢了性命。“音素” 级别的微调,就是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持续改良才可以,但是,这个过程,不能浪费,不是只有这一点事情需要我们做,也不是只有这一点事情需要我们操心。
在这里需要格外提醒一点,“不要在音素的层面指出他人的所谓发音错误”。首先这很容易令人不悦,但,更为重要的是,你自己练多了就知道了,那还真不是 “知道就能做到” 的事情;并且,你将来听多了就知道了,全世界说英语的人很多,“地方口音” 也很多,“外国英语口音” 更多,并且,到了极致细微,大家都不太一样。
最后,补充一点,有一个中文使用者需要格外注意地方。
—— 中文使用者在说英文的时候,实际上都会出现 “语速过快” 的现象。其实,中日韩三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有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都是一致的。
首先,如果不经提醒的话,中文使用者都会忽略一点,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中文的 “等长元音” 习惯带到英文里。在中文里,每个 “韵母”(即,相当于英语里的 “元音”)都是等长的,了不起有一二三四声的差异。于是,中文使用者在说英语的时候,常常把每个 “元音” 都读成一样的长度,不管那是长元音还是双元音 —— 这就相当于是不由自主地 “快了一拍”
然后呢,中文的 “声母” 都是 “单辅音”,中文的韵母末尾都没有额外的 “辅音”…… 可英文不一样,比如,strict
strɪkt
,开头有两个辅音,s
和 tr
,末尾有两个辅音 kt
,它们要被说清楚,再短都还是要占用 “时长” 的。可是,还是同样的原因,中文使用者习惯了 “等长音节”,“一字一音长度均匀”,进而不由自主地 “读得过快” —— “元音” 上快了一拍,“辅音” 上又快了半拍。最后呢,还有个 “幻觉” 在起作用。地球上所有人都觉得 “外国人说话特别快” —— 这是全球统一的幻觉。之所以 “觉得快” 是因为 “听不懂” 以及 “记不住”,而不是人家 “真的快”。全世界的人在说话的时候,不管使用任何语言都一样,都会不由自主地 “划分意群”,下意识地 “选择轻重”,并且都会有意无意地 “适当停顿”,不仅是在 “句子之间”,“句子之内” 也有 “停顿”,甚至连单词之内也都有可能存在 “停顿”。但,就是因为哪 “因为听不懂或者记不住而产生快的幻觉”,乃至于都会在 “慌乱” 之中感受不到那些 “停顿”…… 乃至于自己在说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快了好几拍。
所以,刚开始 “练” 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刻意地,放慢自己的语速,夸张地停顿。
最后,总结一下,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要争取做到的无非是:
- 该 “停顿” 就 “停顿”;
- 有些 “音节” 的 “音高” 该拉高就拉高;
- 句子中被 “强读” 的词汇
- 长元音够长,双元音够饱满,每个元音口腔内气流共鸣位置正确;
- 辅音的舌尖起始位置正确;
- 句子中被 “弱读” 的词汇按正确的方式去读……
这就足够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很多事要做。“音素” 看起来最重要,但,虽然它的确挺重要,有很多事情远比它重要很多倍。
18.拿腔拿调
最初的时候,我们用 TTS 引擎为我们制作 “跟读范本”。以前的 TTS 引擎多少粗糙,不太够用。然而,到了 2020 年前后,几乎所有 TTS 引擎都突然之间一下子摆脱了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的 “机器腔”,变得极像真人语音。2019 年 8 月,微软在 Edge 浏览器里发布了 Read Aloud 的功能,为几十种语言提供了若干个 “自然语音”(Natural Voice Options),“自然” 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这背后,除了对早期的 ToBI 算法的精雕细琢之外,更多的是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的爆发在起作用,数据足够多,算力足够大,人工智能就可以 “大力出奇迹”……
然而,对学习者、练习者来说,TTS 引擎再好也不够用,核心原因在于,它缺乏 “情感”、“情绪”,于是,“说话过于平淡”。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为自己扩大范围,找更多的材料帮助我们自己。
最直观的是 “有声书”。成立于 1995 年的 Audible 于 2008 年被 Amazon 以 3 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之后,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其 “书库” 被放大了无数倍。今天,Kindle 上绝大多数新出版的 “畅销书” 都带着 “有声版”。对学习者、练习者来说,更好的消息时,Audible 网站上有大量免费的 “Samples”,即,有声书的 “样书”,虽然都只是片段,但,3 分钟左右的长度,非常适合作为练习材料。Audible 上有声书的朗读者,大多都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朗读,情绪饱满,语调丰富,只要用工具看看他们朗读的语音的 Pitch Contour(音高变化展示)就知道和 TTS 有多么不一样了。
另外,我们能想到的几乎所有的 “经典”,都可以在 Audible 上找到。圣经,美国宪法,莎士比亚的广播剧,经典少儿读物,各类小说,等等等等,都可以买来作为我们的练习材料。
另外一个比较集中的练习材料来源是 TED,它成立于 1984 年,2001 年左右开始做网络运营,免费提供演讲视频。经过几十年的积累,TED 上的 “讲演” 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从科学到商业,并且是全球化的,涵盖的语言超过 100 多种 —— 最多的当然是英语。TED 上的视频,都有完善的 Interactive Transcripts,可以 “点哪句台词就跳到哪里开始播放” 非常方便。
“演讲” 是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因为在台上,因为要对着很多人说,所以,演讲者在说话的时候,比平时声音略高,吐字更为清晰,情绪更为饱满,同时格外讲究 “说清楚”,力求他人 “听明白”,所以,连逻辑组织和措辞方式都有所不同。
“脱口秀”(Talkshow),其实也是很好的材料,只不过它们总是散落在各处…… 这个类别的练习材料相对集中的地方是 Youtube。只要是你喜欢的脱口秀艺人,在 Youtube 上搜索一下名字,总是可以找到若干个片段甚至集锦。脱口秀作为练习材料的好处在于,除了更有趣之外,脱口秀的内容永远是由很多个小片段组成的,随便截出来一段,都是完整的 “段子”。并且,这种东西值得多看,看多了,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变得更有趣一些。
当然,从寻找 “情绪饱满” 的角度望过去,最佳的练习材料肯定是影视剧集。流媒体的发展,使得今天的人们 “完全看不过来”,好电影、好剧集简直没完没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典在不断积累,数量不断增加。
最好的事情是,几乎所有的经典影视剧集都有完整的字幕。到了 2023 年,OpenAI 的 Whisper 开源,制作字幕的成本突然降低到了几近于零的地步 —— 不管是什么,只要你需要,它就可以以比人工快几万倍的速度帮你搞定字幕,甚至可以做到 “时间轴精确到每个词汇”。
除此之外,也可以偶尔试试 “唱英文歌”,不要怕自己唱歌难听,高高兴兴地唱就是了。Spotify 也好,Youtube 也罢,大多数歌曲都带着 Lyric,若是没有字幕的话,Whisper 处理一下就好。
在 “自然学说话” 的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经历的都是 “情绪饱满” 的语音,而不是过往录音教材那种 “标准却又刻板”,或者 TTS 的 “标准却又平淡且千篇一律”。所以,“可以增加情绪饱满的练习材料” 其实是 “外语学习者” 的 “刚需”,否则,“事倍功半”。
有了 “情绪饱满” 的 “练习材料” 之后,所谓的 “秘籍” 就是 “拿腔拿调地练”。
不仅要想办法做到 “音素准确”,并且可能要仔细分辨 “不同的人” 针对 “相同的音素” 特有的 “不同的发声方式”。比如,已故电影明星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 1930~2020),说话的方式就相对比较特殊,乃至于 “声音辨识度” 非常高,哪怕不出镜,只听声音就知道是他在说话。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在 1996 年的《魔幻屠龙》(Dragonheart)中,肖恩·康纳利在片中并未出镜,只是为故事中的一条神龙配音,但,你只要听到神龙 Draco 的第一句台词,“Are the stars shining tonight?”(00:10:24),就知道那只能是肖恩·康纳利的声音…… “拿腔拿调” 地模仿他的方式,就是 “把舌头往后多卷一点点”……
<video src="videos/are-the-stars-shining-tonight(dragonheart.1996).mp4" />
甚至,有的时候,你会 “发现” 如果你不配上一定手脚上的动作,或者一定的脸部表情,你都没办法真正做到 “拿腔拿调” 地十足 “模仿” —— 那就试试呗,反正,“练习” 是私下的,也只能是私下的,管它呢,放开了搞!
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不由自主地说 “我没有那个天分……” 可实际上,不管是你以为的 “语言天分”,还是我可以范围更精确地锁定的 “语音天分”,都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 在这里,值得重点深入讲解一下 —— 哪怕有点 “啰嗦”,哪怕有点 “重复”。
作为人类,每个人天生就都有极强的 “语音” 天分。每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上,一个音都不会发的时候,就具备能够说出地球上存在的所有 “音素” 的 “潜力” —— 或者,人们平日里误用的词汇 “天分” —— 哪怕是有一天地球上竟然冒出来了另外一些新的 “音素”,也一样的,地球上的每个新生儿都具备学会它们的 “潜力”。“说话” 和 “走路” 一样,是人类因为那已经刻在基因里所以出生就带着的 “潜力” 或者 “天分”。
如果非要用那个没必要的词汇 “天分” 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声称,也可以用无数的科学根据证明,“你的确拥有天分”,起码,“你一定天生拥有语音天分” —— 除非你拒绝承认你自己属于人类?
“有潜力” 并不等同于 “直接就会” 或者 “一定能够学会”。“有潜力” 的意思是只不过是说 “可以启动” 而已。“说话” 和 “走路” 一样,是每个新生儿根本就不需要 “教” 最终自己就肯定能 “做” 的事情 —— 注意,不是 “会不会” 而是 “做不做” —— 到最后,只要正常,这两件也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事情。
在没有任何 “方法论” 作为指导的情况下,每个婴幼儿都只靠 “生学硬练” 逐步开始 “说话”,但,吐字清晰,大抵上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三岁整的孩子,在 “说话” 这件事儿上 “经验不足三年”,所以,即便在他们已经能够说很多话,甚至调理都相当清晰的时候,依然 “吐字不清”,他们说的可能不是
táng hú lu
(糖葫芦),而是 dáng hú nu
…… 那有怎样呢?大人无需纠正他们的,早晚有一天,他们会 “自然而然” 地 “突然之间” 做到 “吐字清晰”。这个过程之中,他们的大脑在为每一个 “音素” 的 “准确发声方式” 创建 “神经元间连接”,而后经过不断的 “调整”、“修正”、“强化”,做到 “吐字清晰”,即,针对每个 “音素” 都形成了 “足够强壮且通畅的神经元间连接” —— 准确地讲,那每一个甚至都应该是很多 “连接” 组合而成的 “网络”。
为了 “提高效率”,大脑会进行 “处理” 上的 “优化”。大脑会从 “优先关注必要音素” 开始逐步过渡到 “忽略不必要的音素”。比如,只以中文普通话为母语的人,除了关注 “口腔内气流共振靠前的
a、á、ǎ、à
” 之外,没必要去关注其它类似的因素,比如 æ
和 ʌ
,到最后干脆达到了 “屏蔽效果”,所谓的 “听而不闻”。这当然为 “新语言的习得” 形成了一定的 “障碍”,因为我们的大脑最喜欢 “效率”,能用 就尽量用 “已有的神经元间连接”,因为 “创建新的神经元间连接” 就是异常耗时费力的,对大脑来说,就是 “耗能成本过高” —— 这个过程很累,大脑内部的活动,是真的在 “放电”,这不是 “比喻”,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真实的 “放电”。“启动任务” 中的练习,三小时很累的,练完了肚子饿的程度,可能不亚于大家误以为更累的 “跑步”。大脑,虽然在体重上只占很小一部分的比例,可实际上却是浑身上下 “能源上开销最大的器官”。
但,**这个 “障碍” 其实是一种 “幻觉”。**这个 “障碍” 的 “大小”,竟然完全是你自己赋予的。你觉得它的确是障碍,它就会成为一个实实在在不可逾越的障碍;你越是轻视它,你就可以更轻松地打败它;若是你竟然对它视而不见,它就压根不存在……
我们对这个所谓的 “障碍” 可以 “彻底忽视” 的理由在于说,“人类的大脑具备极强的可塑性”,这是脑科学研究证明的结果,无容置疑,并且,“大脑的可塑性”,从生至死,一直具备,这一点,也是科学证明过的,也无容置疑。换言之,不管你多大岁数,你的大脑都有能力 “创建新的神经元间连接”。
Oxford Handbook of Expertise 的总编,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出版的 On High Performance 里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The Making of an Expert,其中提到人类对 “标准音高” 从全盘误解到清楚认知的过程。过去,人们认为 “标准音高”(Perfect Pitch)是一种 “天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人群中恨不得只有十万分之一的人拥有这种 “天分”,比如莫扎特 —— 莫扎特可以分辨任何声音的 “音高”(Pitch),哪怕是你在另外一个房间咳嗽一下,他都可以用键盘弹出你刚刚那声咳嗽的 “音高”。
可后来研究者们发现,人们过往误以为的 “天分”,其实都是 “练” 出来的,无一例外 —— “练出来” 的 “诀窍” 竟然只不过是 “练的久”…… 对那些被称为 “天才” 的人,他们真正的 “优势” 其实是 “练得早”,所以才相对 “练得久”…… 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脑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在不断支持这个结论,每个人天生可能都有差不多的 “潜力”,只不过,这个 “潜力”,需要 “练” 才能 “实现”…… 换句话讲,很多人不是没有 “天分”,而是因为 “虚度了时光” 才逐步 “失去” 了 “天分”
练习 “标准音高” 没多难,没多复杂,网上甚至有很多免费的 “开源程序”。今天,人群当中拥有 “标准音高” 的比例,早已不再是 “十万分之一”,也不是 “万分之一”、“千分之一”…… 早就超过了 “百分之一”,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 —— 为什么?这不是什么 “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的东西,它只不过是 “练就有不练就没有的东西”…… 当然,必须 “短时间内足量重复”,否则,“随便搞搞” 就等于 “压根没有”。
人和人之间毕竟有所差异,所以,人们常说的 “天分” 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这种 “不可避免的天生差异”。比如,手指短的人可能弹琴相对吃亏一点,个子矮的人可能打篮球相对吃亏一点,长得帅的人在人际沟通中相对可能更有优势,有标准音高的人在学外语尤其是练语音的时候肯定相对更有优势…… 这是 “不可否认” 的事实。
但与此同时,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更多的 “反例”,手指短的钢琴大师其实不少,个子矮的篮球明星并不罕见,长得丑的谈判专家非常普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标准音高却都可以正常说话……
首先,生活中很多重要的技能,其实并不需要做到 “万里挑一” 或者 “百里挑一” 的地步,“够用” 就已经很好了;“优秀” 到一定地步,不一定非要 “超群”,就已经太好了。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能做 20 个俯卧撑,可能就很好了,够用了,能做 100 个当然好,但,实在没必要能连续做 46,002 个,不是吗?
当你被要求 “拿腔拿调” 地 “练” 的时候,基于过往的误解,你脑子里的那个声音,“我没有那个天分” 会格外地响亮,与之前让你 “为某些 ‘音素’ 创建新的神经元连接” 的时候你听到的更加震耳欲聋…… 可真相是,那个声音完全出自幻觉 —— 100% 的幻觉。
换个观念吧!
“天分” 这个东西,就算真的存在,也是 “练出来” 的,而不是像某个配件一样安装进去的。
“换个更合理的观念” 非常划算的,因为那等于 “轻松” 且又 “瞬间” 地 “换了个脑子”。
另外一个 “陈述” 更为准确有效:
你有无穷的 “潜力”……你的 “潜力” 能否 “实现”,取决于你 “练不练”,“练多久”,“练多早”,“练多狠”……你能实现 “多少潜力”,取决于你有 “多少时间”……“你的时间” 是否有效,取决于你向其灌注了 “多少注意力”……
最后的 “关键” 来了,你能够往你的 “时间” 里 “灌注” 多少 “注意力”,取决于你的 “动机”(或称 “欲望”),因为它决定了你的大脑为此设定的 “效能阀值”。回顾我们的整个 “启动任务” 的设计,全都是顺着这个思路搞下来的,没有效果才怪呢。
你不是为了要 “当演员” 或者为了要 “博眼球” 才要求自己 “拿腔拿调”,你只是为了 “提高训练效率”。你的要求的出发点很朴素,只不过是 “效率”。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为自己做 “心理建设”;我们可以用很低俗的 “动机” 作为刺激,比如,很多男生当初不管有没有 “天分” 都要练吉他的原因只不过是为了更快更多地与异性接触;我们甚至还可以 “欺骗我们的大脑”,比如 “算假账”…… 但,所有的人都一样,所有人的大脑最喜欢的就是 “提高效率” —— 这可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最佳动机”。
19.疯狂输入
有 “生学硬练” 作为起步,有 “人工智能” 作为最好的老师,有 “自己” 作为 “教练” 不停地给自己做 “心理建设”,甚至不惜 “超频” 地提高自己大脑的 “效能阀值”,真用 “注意力” 填充用来 “训练” 的时间…… 别说 “学门外语” 了,做什么不行呢?
当然,在 “学外语” 这事儿上,“人工智能” 实在是个彻头彻尾的 “解脱”。
说来好笑,地球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人 “学外语” 比 “中国人学外语” 更划算…… 先不说别的,中国人学门英语,用处很多,毕竟人类许多个世纪积累下来的 “知识” 的确大多都更为完整地使用英文记录…… 比如,美国人 “学外语” 相对就很惨。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 Why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的作者 Bryan Caplan,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苦笑说,“美国人也花很多时间 ‘学外语’,比如他就在学校里浪费了不少时间学西班牙语…… 结果呢?终生用不上。为了不至于浪费,学以致用,出国旅行的时候,专门选择西班牙餐厅,结果呢?到了地方发现服务员说的还是英语……”
更大的关键在于,客观地看,从 “语言习得” 的角度出发,“中文” 几乎是天下 “学习成本” 最高,“学习曲线” 最陡峭的语言。别的不说,单说中文的文字是 “象形文字” 这一点就够了,尤其现在人们使用的还是 “经过改良的象形文字” —— 虽然 “象形” 但早已经彻头彻尾地 “不象形”…… “象形文字” 的学习难度就是比 “字母文字” 不知道要高多少倍。所以,中国人 “学外语” —— 尤其是 “英语” —— 的时候,“相对难度” 被 “自身难度” 作为基准降低了很多…… 换言之,相对来看,“使用相对更低的成本” 就可以 “换取相对更多的收获”。
“人工智能” 的突然爆发,别说 “中国人学英语的方式” 了,连 “英语国家地区民族” 的 “母语习得方式” 都要因此大幅度改变,甚至干脆颠覆:
突然之间,绝大多数 “语文老师”(对英语母语使用者)或者 “英语老师”(对非英语母语使用者)都该 “改行” 了…… 因为 “最好的老师”,只能是 “人工智能”……
过去,“学龄前儿童” 的 “信息获取” 受限,主要原因来自于 “文字能力获得” 所需要的 “时间成本”,尤其是在 “无聊且又无效的古老教育方式(或体系)” 之下,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现在呢?别说最近大家使用的 “语音 ChatGPT” 了,在此之前的许多年里,Apple Siri,Google Assitant,Amazon Alexa 等 “智能音箱” 就已经极大丰富了 “学龄前儿童” 的世界。
小朋友们刚开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不停地问 “这是什么呀?”(What),没多久,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吐字不清晰呢,就已经开始不厌其烦地问 “为什么呀?”(Why)…… 全世界都一样,父母们在面对 “What” 的时候,还游刃有余,但,遇到 “Why” 的时候,就捉襟见肘了……
我就被我家小朋友问住过。小朋友才刚刚开始说话,18 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一天他摸着自己的耳朵的某个部位,问我,“这是什么呀?” 我一看,愣住了,我真不知道那块软骨叫什么…… 查了一下 Wikipedia,找到了答案,英文叫做 “tragus”,中文叫做 “耳屏”,也叫做 “耳珠”。
若是没有 “搜索引擎”,没有 “智能音箱”,没有 “人工智能” 的时代里,很大一部分小朋友问出来的问题都只有一个全球统一答案,“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现在不一样了,就没有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 关键在于,并不受限于 “文字”。
小朋友如此,成年人呢?更加 “不受限” 了啊!
再进一步,文字本身并没有多难 —— 尤其是 “拼音文字”,英文总计就 26 个 “字母”,加上 “音标” 也没多少个,甚至不用专门练,只要反复把自己 “暴露” 在大量英文文字之中,就会 “自然习得”,其难度大抵上只不过是为了 “弹钢琴” 学会识别 “五线谱” 差不多 —— 那些 “符号” 其实并不是靠 “死记硬背” 获得的,而是靠 “反复遇到” 进而从 “陌生” 变为 “熟悉” 到最后 “了如指掌”。
有了 “人工智能” 之后,正如我们已经 “演示” 过的那样,我们竟然可以直接跳过所谓的 “基础”,直接 “开口说话”,反正,人工智能给我们生成的文本没有语法错误,给我们生成的语音没有发音错误,我们照说就是了…… 而真实的生活也的确就是如此,我们说的每一句话,理论上都是别人说过的话 —— 起码,是 “基于” 别人说过的话。
反过来,一旦我们 “直接开口说话”,再回过来取习得基础的 “识字”,难度就会突然讲到 “绝对可以接受” 的程度,而不再是传统学校里的 “外语教学” 基于无奈才那么制定的 “反方向” 给我们造成的那差一点就 “完全不可逾越的障碍”。
从我们的角度望过去,学校里的一切课程都是 “语文课”,了不起,文字可以被分为 “自然语言” 和 “人工语言”。可实际上,只要你真正且认真地经历过那已经传承了恨不得两百多年的所谓 “正规教育体系” 你就知道了,学校里在 “自然语言” 这方面的所有 “语文课”,基本上都是 “聊胜于无”。
不说别的,看一看花了那么长时间 “受教育” 的人群,小学六年,中学六年,本科四年,弄不好再搞个研究生两三年,十几年下来,有几个能写出漂亮文章的?别说写文章了,真的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连份 “租房合同” 都不能系统地理解,乃至于上当受骗。这不是夸张,你知道我说的是事实。并且,这也不是中国一个地区的问题,其实,全世界都一样,以上描述的现象,在所有国家都普遍存在。
人群当中,永远只有少数人最终具备了真正的 “自然语言使用能力”,能说会写。到最后大多数人即便是受了所谓的 “高等教育”,到最后在生活里也几乎放弃了文字的使用 —— 这一点我在《专注的真相》里专门描述过。那些少数 —— 如果不是极少数的话 —— 靠的从来都不是学校里的 “语文教育”,他们靠的只能是自己,他们怎么做到的?两个字的话,是 “多读”,四个字的话,是 “不停地读” 或者 “疯狂地读”。
“自然语言使用能力”,人群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呢?你不妨拿自己做个实验。你随便找来一部像样一点的小说 —— 在这里,拿中文小说为例,要么你找一部马伯庸的小说,他的小说很多很多…… 要么你翻一翻 2024 年年初火起来的《繁花》,都一样 —— 你翻翻就知道了,每隔几行就会有一两个 “你自己从来没用过甚至从来没见过的词汇”……
当然,那些词藻可能并不影响你的阅读,你大概猜的出来那是什么意思,或者干脆忽略也可以…… 可那些作者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阅读的时候,遇到新词、好词,他们会不断收集,然后,不断变着法地去用它们,日积月累,他们就拥有了更强大的表达能力 —— 这些,都是学校里的 “语文老师” 无能为力的,为什么?就算他们像我一样告诉了你这背后其实并不复杂的道理,那又怎样?到最后,还不是得靠你自己,靠你自己的注意力填满你自己的时间吗?
熟练之后,人们的中文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 500 字左右。如果每天用 10 分钟去做 “额外阅读”,那么,一年下来,与那些不做 “额外阅读” 的人相比,阅读量差异大约是 182.5 万字,相当于 10 本 “大部头书籍” 的差异。如果每天一小时呢,差异就是 1,095 万字,如果每天两小时呢?三小时呢?
这只是 “仅仅每天 10 分钟” 的差异啊,那些热爱阅读的人,每天何止 10 分钟啊,查理·芒格始终保持自己每天 6 个小时的阅读,你算算,他的脑子里装的东西,与他人相比,差异得有多大?(在英语世界,熟练者阅读英文的速度大约是 350 词左右。)
现在是 “阅读狂欢” 的时代,知识在爆发,并且,知识传播的速度达到了 “瞬间” 的程度。在 Amazon 上,每当 “新书” 出现的时候,你都可以 “秒购” —— “瞬间” 之后,你就可以在各种设备上开始读或者听,没有 “生词” 可以拦住你,因为阅读器内建词典,没有 “难句” 可以拦住你,哪怕是 “未知的语法现象” 或 “陌生的习惯用法” 同样拦不住你,因为阅读器现在都在 “实时翻译” 功能…… 甚至,你可以为自己写个 Python 脚本调用 spaCy 模块,瞬间它就可以帮你分析清楚整个句子的结构,无论哪句子多么复杂(使用 spaCy 的 Jupyter Notebook 参见附录)。
“阅读” 没办法不上瘾的 —— 因为它能消灭 “智商差异”。人类所有真正有意义的知识,都被编码成了 “文字”。文字可传播、可修订、可积累,不同的文字之间的转换也越来越容易,于是,几千年后的今天,一切都在文字之中,进而,未来也只能在文字之中…… 也许有些人 “智商” 的确高,但,差不多只要 “一百本书” 的量,基本上就可以彻底消灭 “智商差异”,因为每本好书,都是 “高手” 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大量注意力,才获得的结论,每本书都在帮你省时间,每本书省下来的何止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 若是 “一千本书” 的积累的话,换个说法,你何止是 “千年老妖” 啊!—— 这种量级 “知识储备” 用所谓的 “智商” 怎么拼得过呢?
“阅读自由” 可能是我们作为社会动物终其一生能够获得的最大的 “平等权利”。你能看到的我也能看到,你能读完的我也能读完。只不过,这样宝贵的权利,大多数人对此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失去了也不知道心疼。
问题在于,“识字” 的最大好处,不就是 “阅读” 吗?很多人的 “文凭”,无论看起来多高级,了不起是个 “识字证” 而已,因为他们在毕业之后,就基本上停止了阅读,放弃了文字的使用…… 而多语使用者,既然好不容易 “多识了几种字”,难道不应该更加珍惜 “阅读机会” 吗?
总是有人会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的念头,“都可以自动翻译了” 何必一定要 “读外语”?读翻译过来的自己更熟悉的母语,岂不是更快更方便?—— 这就是价值观问题了…… 我们读外语的原因除了获取知识或者信息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健脑” —— 我们觉得健脑很重要,甚至比普通意义的 “健身” 不知道重要多少倍,所以,必须那么做。当然,若是你觉得甚至坚信 “健脑” 不重要,弄不好你觉得连 “健身” 也不重要,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说服你呢?反正,到最后,人生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选的。
热衷于 “健脑” 的人从来不怕麻烦。不仅读得听得相对更多 —— 那只是 “输入”;还要说得更多写得更多 —— “输出” 比 “输入” 更重要,并且,我们都懂那个道理,“输出会倒逼输入”,“更高质量的输出” 就是需要更多 “更高质量的输入”。所以,我们读完了,还会总结归纳记笔记,还要复述,甚至必要的话还要背诵,反正都是在 “健脑”。
相对于 “健身”,“健脑” 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仅 “见效慢”,甚至干脆很难 “见效”。“健身”,通常三两个月就能看出不一样,一切都可以体现在外部,“健脑” 就不一样了,你管它见效快不快,就算快也没办法 “直观体现”。然而,“健脑” 带来的变化,无论是否可以 “直观体现”,它的存在,它的发展,它的迅猛,都是自身无法否认的…… 很多人就是想不开,“健脑” 也好 “健身” 也罢,是 “健” 给谁的啊?只能是自己么,别人能不能看到,有所谓吗?
然而,到最后,“健脑” 的效果最终会逐步展现在 “财富” 方面,无论是 “精神财富” 还是 “物质财富”。一旦 “健脑” 的效果竟然开始展现,它肯定是全方位的 —— 尤其是 “物质财富”。仅仅 “成为多语使用者” 这一项就会保证你相对于他人终其一生多处 30% 以上的收入。
这种 “多语造成的收入差异” 其实不仅仅只针对个人。2013 年的时候,另外一项研究(James Foreman-Pech, 2013)经过量化计算得到结论,英国每年大约会损失 3.5% 的 GDP(当年相当于 480 亿英镑),仅仅因为英国人基本都是单语使用者,语言能力不强,并误以为 “全世界都会说英语”。原因也很明显,起码,语言障碍会极大影响贸易。
勤于 “健脑” 的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相对更为丰富 —— 因为大脑就是这样,用的越多多好,用的方式也是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多语使用者常常相对拥有更强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他们有相对更多的思考模式,处理信息速度更快,解决问题能力更强,多任务能力更强,在多任务重来回切换时速度也更快 —— 很显然,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 “职场优势”…… 然而,这一切的好处很早就会开始发挥作用。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里,多语使用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都相对更高。
问题在于,到最后,无论 “钱” 这个东西重不重要,“健脑” 的结果都会终将展现在个体财富积累上,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很大程度体现在 “知识变现” 的效率上,那个 动不动就 “空有一身本领”、“有识之士终生不得志” 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并且,早就过去很久很久了……
20.通用语法
先试着读一个英文句子:
The spectacular aurora light displays that appear in Earth’s atmosphere around the north and south magnetic poles were once mysterious phenomena.
虽然有点长,虽然可能有些生词,没关系,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可以慢慢折腾,不认识的词全都查一遍词典,耐心读完,试试理解它的意思。
在讲解这个句子之前,让我先向你介绍一个相当简单的 “全球语言通用语法框架”:
句子是由词汇构成的,而词汇通常主要被划分为四种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 这是地球上所有的语言都同样具备且一致的分类。
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名词可以发出一个动作(比如,李笑来正在讲课;你们正在听课)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动作的受体或目标(比如,李笑来正在给你们讲课…… 你们就是李笑来讲课的这个动作的受体或者目标)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比如,正在讲课的李笑来是开心的,正在听课的你们是认真的)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甚至可以修饰另外一个副词……(副词什么时候能够修饰名词啊?错的时候……)(比如,你们中的很多人正在记笔记,记笔记这个动作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正在认真地记笔记…… 认真地就是副词。当然,这个认真肯定多少是虚伪的,并且自己并不知道的,因为你们从来都是这个样子,无论上什么课,第一节课的时候都非常认真,因为每次你们都决心重新做人…… 我倒要看你们能够认真多久?所以,你看,“你们不由自主地可事实上是虚伪地认真着” —— 这就是副词在修饰形容词。当然,我要是这么说,“你们正在由衷地虚伪地认真记着笔记”,这句话虽然有点拗口,可它还是一个合法的句子 —— 在这个句子中,你们,这个名词,正在发出一个动作,记;而由衷地,这个副词在修饰虚伪地这个副词,然后这个由副词修饰副词构成的副词性成分,正在修饰着记着个动词,而笔记,是记这个动作的受体。
名词是干嘛的?名词是用来描述你能够感知的事物的,管它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苹果与桔子,都是具体的;痛苦或者幸福就是抽象的)
动词是干嘛的?动词是用来描述你能够感知的动作的,管它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你打电话,是能看得见的动作,是具体的;你思考,就是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动作,是抽象的)
形容词是干嘛的?形容词用来描述你对你能够感知到的那个事物的感知;(比如说,你能感知一个苹果很大还是很小,你的痛苦程度是否严重,你的幸福程度是否像是喝了蜜一样……)
副词是干嘛的?副词在修饰动词的时候,和形容词修饰名词一样,用来描述你对你能够感知的那个动作的感知。
当副词修饰形容词的时候,比较拗口,你可能要重复听几遍才行;当副词修饰形容词的时候,它用来描述你对你能够感知的那个事物的感知的感知……再进一步,若是你遇到一个副词在修饰另外一个副词的时候,它是干什么的呢?它用来描述你对你能够感知的那个事物的感知的感知的感知……(这句话里一共 4 个感知)(再拿 “你们正在由衷地虚伪地认真记着笔记” 这句话做例子,我能感知到你记笔记的这个动作,记,然后,我也能感知到记这个动作是认真的,再进一步,我能感知到认真的这个状态是虚伪的,再然后,我还能感知到这个虚伪的状态其实还真的是相当发自内心的……)
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所有的语言都一样,句子的核心是 “动词”,每个句子,无论多复杂,总是有且只有一个动词,语言学家们甚至习惯于把它称作句子的 “根”(“root”)。
以上关于 “词性的本质”,在我讲写作课的时候,无论是中文写作课,还是英文写作课,都是必讲的 “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到此为止,这个小小的框架,是所有语言通用的,无论是中文、韩文、日文,还是英文俄文法文德文、或者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一样。因为语言文字就是人类用来 “记录感知”、“传递感知” 的,所以,一切的文字,无论哪一种,核心都是且只能是 “感知”。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个框架与英文相关的扩展。在英文之中,每一种词性,都可以由很多种结构构成:
名词性成分: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名词性从句;动词性成分:动词,以及包含各种时态的结构;形容词性成分:形容词、名词、代词的所属、介词结构、分词结构、动词不定式,等等,以及定语从句;副词行成分:副词、介词结构、分词结构、动词不定式,等等,以及定语从句;
以上的各种结构,就是所有英文语法书中重点讲解的内容,基本上占整个语法书的 $\frac{1}{4}$,还有恨不得 $\frac{2}{3}$ 是关于动词及其时态的,剩下的就是其它零零碎碎且又不可或缺的细节。
于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所谓的 “句子结构” —— 无论是英文,还是任何其他语言都一样 —— 我们要区分的都一样,到底是 “哪些词加起来构成了哪一种成分?” 与此同时,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确定。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句子结构分析并不复杂。
句子的核心其实是 “动词”,一个简单句中只有一个动词,甚至被称为 “句跟”(Root) —— 这个关键,在人类的任何语言中都一样,没有任何其它可能性。
搞清成分之间的关系
- 向前预测
- 向后回顾
不确定:
- 每个词可能有多个意思甚至多个词性
- 构成某个特定成份的词的数量不确定
确定:
- 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可能的关系单一且确定
- 无论什么时态每个简单句中只有一个动词
—— 以上的 “语法有关知识点”,实际上是全世界所有语言通用的。本质上是因为人类的大脑结构是一样的,不论是哪一个种族,不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 所以,到最后,人类在相互 “传递感知” 的时候,用的只能是底层一致的逻辑与方式。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讲一个全人类通用的 “文字处理流程”。都是一样的,就是在持续输入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做同样三件事情:
- 向后回顾
- 向前预测
- 不断验证
虽然语言多种多样,可人类处理信息的方式统一地都是且只能是 “线性的”,一点一点逐步获取信息输入;与此同时,都是在不断回顾、预测并验证的过程中完成所谓的 “理解”。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句话:
The spectacular aurora light displays that appear in Earth’s atmosphere around the north and south magnetic poles were once mysterious phenomena.
读到 The,我们 “预测” 这应该是一个名词性词组的开头,于是,心里相当于提了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形容词,“spectacular”,名词还没出现呢,于是,我们当然会预测接下来会看到名词,相当于又一次提问,“绚丽的什么啊?”
很快这个 “预测” 就被验证通过了,果然接着读入的就是名词性成分,“aurora light”…… 我们已经依次输入了 “The spectacular aurora light”,“那绚丽的极光”,嗯,这是个名词性词组,好像没什么问题。
然后,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接着 “预测”,这个 “名词”,即,“我们所能够感知到的事物”,会跟着一个动词,要么接着名词性成分或者形容词性成分的 be 动词,要么是一个动作,即,“是什么” 或者 “干了什么” 这两种情况之一,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
接着读入的是 “displays”,之前的验证好像又通过了,于是,我们继续预测,“那绚丽的极光展示了什么呢?” 接着读下去,“that appear in ...” 嗯?哪里不对!动词后面应该是名词性成份,作为这个动作的受体,又或者,跟着的应该是修饰它的副词性成份…… 可现在读进来的,明显是个 “定语从句” 的结构…… 如此看来,“displays” 并不是动词,它应该是被后面这个 “定语从句” 说修饰的,前面的名词性成份的一部分,整个名词性成份应该是 “The spectacular aurora light displays”,相当于中文的 “那绚丽的极光的展现”(或者用 “现象” 这个词更容易理解一些)……
纠正过我们之前的错误预测之后,我们又继续读下去,继续预测,继续提问。我们在想,那既然是一个定语从句,那么,它就应该是在描述对这个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名词)—— 即,“那绚丽的极光的展现” —— 的感知(形容词)…… 等我们读完整个从句,“that appear in Earth’s atmosphere around the north and south magnetic poles”,反应过来,原来就是限定了一下,“那在地球南北两磁极的大气层里出现的绚丽的极光的展现”……
到此为止,读进来的全部,依然是个名词性成分(一个名词性词组被一个定语从句所修饰),那么,我们接着预测,接着提问:它是什么?还是它干了什么?读进来的是 “were”,哦,原来是在说,它是什么……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继续读,“once” 副词,“曾经是”,曾经是什么呢?“曾经是神秘的现象”。
到此为止,我们完整无误地理解了整个句子。但,请注意,我们刚刚不断预测不断验证,不断提问不断回答的过程,不是 “翻译过程”,而是 “理解过程”。成年人在学第二语言的时候,经常会因为 “翻译不顺” 而苦恼,也经常会把自己 “翻译不顺” 误解为 “理解有误”。
“翻译” 与 “理解” 不是一回事。“翻译” 在 “理解无误” 的基础上,还要依赖对母语的连续运用。字对字翻译的话,我们好像已经有了一个版本:
那在地球南北两磁极的大气层里出现的绚丽的极光的展现曾经是神秘的现象。
这里的 “display” 若是被翻译成了 “展现” 怎么读着都别扭,于是,为了通顺且易于理解,可能要换成 “现象” —— 可是,“现象” 绝对不是英汉词典里为 “display” 所提供的 “翻译” 选项……
那在地球南北两磁极的大气层里出现的绚丽的极光现象曾经是神秘的现象。
换了之后,还是别扭,因为中文译文中现在有两个 “现象”…… 想了想,干脆把第一个现象删掉吧:
“那在地球南北两磁极的大气层里出现的绚丽的极光曾经是神秘的现象。”或者“那在地球南北两磁极的大气层里出现的绚丽的极光现象曾经非常神秘。”
也就是说,为了所谓的 “信达雅”,相当于弄不好要把 “display” 干脆去除,好像中文译文才足够通顺且易于理解…… 显然,这样的 “工作”,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暂时并不必要的负担。所以,轻易不要把时间精力浪费在 “翻译” 上,重点关注自己的 “理解” 过程。更为微妙的是,即便你想翻译,到最后你会发现,“翻译” 的真正瓶颈,其实更多在自己的母语水平上 —— 这一点颇有些让人难为情,甚至会引发恼羞成怒的情绪。
这个例句的 “难度” 是故意设计的,它曾经是一句在 TOEFL 考试里难倒了无数学生的句子 —— 甚至有些老师也把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错了。可时代变了,今天我们有无数极其方便的工具,可以帮我们分析任何复杂的句子…… 比如,Python 就有个语言结构分析模块,叫做 spaCy,几行代码就够,还能给出图解,详细拆解每个词、词组、结构、从句之间的关系…… 有了这样的工具之后,你不需要任何老师,因为压根就没有能难住你的语法结构。上一张你你看到的其实是同一张图,就是这句话的 “语法结构”。
![](/Users/joker/Library/Mobile Documents/com~apple~CloudDocs/iDesktop/英语自学家庭路径/images/dep-graph.svg)
有必要补充一下,“翻译” 是 “用外语” 的另外一种方式,它难度事实上极高,因为它不仅需要外语的精通,更需要母语的精通,并且,即便是两种语言都精通的情况下,也有时候依然做不到 “信达雅” —— 毕竟,每种语言背后都是一个完整且又复杂的文化系统,不可能做到 100% 相同或者想通。于是,也常常不得不求助于 “意译”。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通常翻译:“读书使人深沉,谈话使人机敏,而写作使人思想精确。”我的翻译:“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We are all just prisoners here, of own own divce.一个曾令我震惊的翻译:“吾辈自囚沉诸欲。”
所以,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时候,不要让 “翻译” 这项 “高级技能” 称为自己的 “拖累” —— 要知道,“翻译”,那可是要在很久之后且你若有兴趣才可以做的事情。
于是,从此之后,没什么句子可以难倒你了,不是你多聪明,仅仅是因为你学会了使用新的工具而已。
20.只能精读
1. 不老实就肯定吃亏
做人可以不老实,学习不老实就非常不划算。在这一点上,我算是捡了便宜。
我的父母从来不吝惜给我买书的钱,于是几乎从记事儿开始,我的主要花销就是买书,直到今天。而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母亲随父亲平反落实政策调动工作,不再做兽医,调到某大学的图书馆工作 —— 于是家里便省下了很多很多买书的钱。从小泡在图书馆里长大,实在是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
关于读书的态度,我一直感激母亲。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坐在那里乱翻书,被母亲看到,她问:“你看什么呢?”
“书呗”,我心不在焉。
“那么翻,你能看懂什么呀?” 母亲好像很随意。
我说,“这种书 …… 随便翻翻就行了……”
母亲顿了一下,过来把我手中的书拿走,扔在桌子上,一字一顿地说:“随便翻翻就行的书,你看它干吗?浪费生命。”
我愣了一下,却很快明白了母亲的意思。这句话一下在就刻在我的脑子里,从来不曾忘记。读书,就要读好书。读好书,就不能随便翻翻。所以,这么多年里,无论我读什么,只要认定那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就会精读,并且往往要精读许多遍。后来我也常常跟学生说,好书,不是 “翻” 的,是 “读” 的 —— 并且,只能是 “精读”(当然,更为文绉绉一点的叫法是 “研读”)。
2. 读好书一定要慢
读书一定要慢,因为只有慢读才可能细品。读书与赶路不同,对赶路的人来说,几乎只有终点才意味着一切;如果赶路的人流连路边的风景或者纠缠沿途的遭遇,他就可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误入歧途。然而读书却并非如此,如若读书真的是像是赶路一般,那么打开书直接读最后一句话岂不是最好?
好书对一些人来说就好比氧气一般重要。曾经觉得好书难寻。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得知有个叫乔治奥威尔的伟大作者写过一本好书叫《动物农庄》却遍觅不得(那时候这本书是禁书)的极端沮丧。转眼二十年过去,互联网改变了一切。只要读得懂英文,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得到的好书就根本看不完。
甚至你根本不用上什么学习班,找来好书硬啃,是我能想到的最好、最快、最见成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 尤其在 audiobook 如此丰富的今天,因为我坚信朗读是获得一切语言能力的最根本手段。
身边的朋友总觉得我读书很快,事实上我读书很慢。我从不 “泛读”,因为我知道一本 “翻翻” 就可以了的书是不值得去读的。我总觉得 “泛读” 只有一种用处:用来粗略地判断拿在手中的书质量如何。二十多岁之后,我发现自己甚至在读小说的时候都喜欢一个字都不放过。遇到措辞考究的作者,阅读过程就更是充满了乐趣。尽管自己写字不喜欢太过考究,但是欣赏他人的精心却很容易让自己产生自己其实也挺考究的幻觉 —— 心知肚明那就是幻觉,然而也知道那是有趣而无害的幻觉。
之所以读书慢,也乐于慢,是因为当前的大环境可以给我一个 “极端八卦” 的机会。十多年前我总是慨叹 “Google + Wikipedia + English = Almost Everything”。现在,又有了 “人工智能”,于是,“Google + Wikipedia + English + ChatGPT = Everything”……
看到作者提到某一作品或者另外一个他所敬佩的作者,马上就可以查得到相关信息,一头扎进去给它翻个底朝天才叫一个爽。看到 George Cooper 在 The Origin of Financial Crises: Central Banks, Credit Bubbles, and the Efficient Market Fallacy (Vintage) 里提到 Hyman Minsky,马上跑到 Wikipedia 上查,或者干脆直接在 Amazon 上搜,就很快就找到 Hyman Minsky 的 John Maynard Keynes(这本原本已经绝版的书,因为 George Cooper 等人的引用,而由 McGraw-Hill 出版公司于 2008 年 4 月重新出版)。再把前前后后的八卦挖掘一番,已经是三五个小时,却也乐此不疲。
读书慢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用很啰嗦的方式记笔记。多年的经验使得我不再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常言道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笑来说 “记笔记一定用 Google”。摘录原文不再耗费力气(伟大的 Copy/Paste),写下批注,甚至干脆写一整篇文章,加以分类关键字(以便将来搜索),相当耗费时间。但这个时间耗费的值当,不记笔记的人无法理解这种时间精力耗费的合理性,正如不成事儿的人永远不知道事无巨细的道理一样。
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读书的最大惊喜往往来自反复阅读中的 “偶然” 发现。阅读会刺激思考,思考进而会改变阅读的质量,两者会相辅相成,相生却永不相克。这个过程中几乎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的分泌,难怪中国古人说 “书中自有颜如玉”,外国人说 “Reading is better than sex”。
3. 人们为什么讨厌精读
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设计者原本的意愿和顺序很可能是这样:
- 先识字,并识足够多的字(显然常用三千汉字肯定是不够的 —— 对那些了与追求知识的人来说);
- 习得足够多的词汇量;
- 学习更多、更复杂的是概念 —— 每一个重要的概念都需要大量的篇幅阐述;
- 与此同时习得基本的逻辑运用能力,以便能够更有效地理解组织已知概念及其相关信息;
- 通过不断的精读习得更多的概念理念;
- 通过大量的泛读扩充补充自己的概念和理念;
- 通过实践重新理解重要概念,修正对重要理念的理解;
- 精读与泛读相互补充、交互运用……
但是,基于种种原因,最重要的是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个太难乃至于难以成功的过程,这个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错。
首先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识足够多的字(其实对于不断追求知识的人来说,只认得却不会用是相当尴尬的一件事情);其次很多人也没有习得足够的词汇量—— 尤其是那些貌似简单却随时可能形成各种逻辑陷阱的词汇(比如 “所有”,“任何”,“不是 …… 就是……” 等等);更可怕的并不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而是每个环节都多多少少存在缺陷。
很多的时候,整个扭曲的世界观其实只不过是根植于一两个概念的欠缺或者错误理解 —— 比如 “双盲测试” 或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就是这样的概念。而其实相当简单的逻辑却是许多人一生搞不懂的东西,“害怕犯错” 进而 “担心受到可怕的惩罚” 是大多数人最终未能掌握逻辑思考能力的唯一根源 —— 教育有时不得不依赖 “强制” 而使得 “恐惧” 占据了很多人的心神乃至于永远无法摆脱它的阴影。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从未有能力去 “精读” —— 识字不够多,词汇量不够大,概念量不够丰富,逻辑不够严谨,更为可怕的是,无力做到足量的 “注意力集中”…… 一句话,他们压根就不具备 “精读” 的资格。然而人们总是假定自己的能力会随着年龄自动增加,于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假定开始显得极端自然:每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都假定自己识足够多的字、有足够大的词汇量、足够丰富的概念量、足够严谨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 …… 最要命的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不再需要 “精读” —— 那是中小学生被逼才愿意做的事情 ——“泛读” 才是配得上自己年龄的活动……
他们就好像是股票市场里胡搞瞎搞的投资者一样,时而凭着运气发了点财,甚至是大财,越发地以为自己的成功绝非偶然 —— 心里想着 “我是有来历的,走在芸芸众生中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但是只要时间足够久(人们越来越长寿这个事实最大的效用就是使得某些幻觉终将破灭而后不得不面对现实),爬得越高就摔得越惨—— 事后却已经没有机会重新来过。
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走到最后一个环节的人所掌握的 “泛读” 能力,和大多数人以为的 “泛读” 其实有着天壤之别。前者尽管在 “泛泛而读”,却拥有足够能力 “不漏过任何重要信息”,并且常常还可以做到 “在字里行间读到言外之意”;后者是真的 “泛泛而已”,从未获得过完整的信息,在千疮百孔的零碎信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特有幻觉(且不自知)。
另外,还有一种阅读方式,叫做 “检索式阅读” —— 为了 “研究” 而采取的一种阅读方式。英文里,“研究” 是 Research,相当于,Search, Search, and RE-Search,所以,所谓的 “研究”,就是 “反复搜索”,相当于中文古文里的 “上下求索”。“研究目标”,会确定 “研究范围”,也就是 “搜索范围”。于是,需要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找到特定的材料,可能是 “更好的例子”、可能是 “必需的证据”、可能是 “必要支持”,或者是 “更新的视角”,甚至 “不一样的结论”…… 不一而足。
于是,在 “精读” 之前,常常需要 “关键字搜索” —— 过去,只能靠 “手动一页一页翻”,一边要随时做笔记的同时,还需要足够的记忆力,因为要靠大量的 “记忆碎片” 持续检索、持续记忆、持续对比…… 现在呢,大多都是 “电子文本”,于是,不太一样了。“电子文本” 最大的好处就是 “可搜索”,“可批量搜索”,“可模糊搜索”,于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在过去时完全无法想象的。
一旦找到相应的材料之后,开启的,再一次,“只能是精读”。虽然某本书作为 “被搜索范围” 被阅读的部分只有一两页或者甚至一两段,但,这和平日里人们以为的 “泛读” 或者 “跳读” 是不一样的,因为时时刻刻,都是 “有目的的精读”…… 并且,“检索式阅读” 还真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因为绝大多数人并没有 “研究目标”,正如他们的人生都没有任何目标一样……
到了一定岁数之后再想重新培养自己的 “精读” 能力就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有太多错误的 “模式” 已经养成,各种各样的错误的理解早已错综盘杂,理不清任何头绪。可惜。
4. 为什么全都读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
高中毕业之后,就不用再参加 “语文考试”了。于是,很多人开始误以为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已经足够好了 —— 殊不知那只不过是不再参加考试所以缺点不会被暴露而已。到了大学,虽然很多人的确不再参加 “语文考试” 了,可是必须参加 “英语考试”(其实还是 “语文”,只不过是 “外语语文”),于是就开始遇到让他们极度恼火的尴尬:
为什么这文章全都看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呢?!
我教了许多年的 TOEFL 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也很奇怪,这些学生怎么可能在看懂文章的前提下做错这么直观的题目呢?我大约花费了两三年时间才彻底弄清楚所谓的 “读懂了” 其实只不过是这些做错题目的考生的幻觉而已。
这种幻觉是如何产生的呢?我翻阅了很多英语领域之外的文献,最终在心理学文献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人类的大脑有一种特殊且有强大的功能,叫做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zation)。比如,我们可以在一张很多人的合影中迅速识别出某个特定的人,即便照片上的那个人可能与现在看起来很不一样(比如比现在年轻 20 岁),这样的时候,我们运用的就是模式识别能力。
人类太依赖这种能力了,乃至于模式识别还有一种模糊处理的变体,叫做 “模式拼接”。当我们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 —— 并且还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有些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使用这种功能。比如,你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过一会儿,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就开始自动启动了:天花板上原本毫无关联、毫无意义的几个斑点、纹理开始变得 “有意义” 起来,比如,你好像看到了一张人脸,或者别的图案什么的……
- - Devil's face in the smoke. A famous photo on 9-11 attack.
上面一张照片,是美国 2001nm 年 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现场拍摄的一张照片,后来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人们在双塔大厦被撞之后的漫天烟雾中看到了一张 “栩栩如生” 的撒旦面孔。
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见到过撒旦面孔的话,那烟雾的形状再怎么像撒旦或者完全与撒旦一模一样(假设撒旦真的存在的话),此人也无论如何不可能认出来 —— 因为他之前根本就没见过撒旦么!
合理的解释是,人们在此之前在很多地方都见过撒旦的面孔 —— 戏剧、电影、动漫、插画等等,所以在看到原本毫无意义的烟雾形状之时,迅速调用了大脑中曾经存储过得 “模式”(Pattern),而后用来 “理解” 当时所看到的东西 —— 于是,他们 “看” 到了并不存在的撒旦面孔。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做错题目(实际上那些题目非常直观,只要真的读懂了文章,那题目不可能做错)的学生坚信自己读懂了文章。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读懂,他们只能读懂文章中的某些部分,而另外一些部分他们读不懂。然而,那些读懂了的部分就好像是天花板上原本无意义的斑点一样,在这些学生不知不觉启动自己的 “模式拼接” 能力之后,变成了貌似有意义的模式 —— 可实际上呢?他们在调用的是自己过往曾经存储过的某些模式;而这些模式实际上他们正在阅读的文章的真实内容无关,甚至干脆相左。于是,他们 “觉得看懂了文章”,实际上看到的却是 “另外一个鬼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做对题目?!
5. 精读的方法
读文章还是有一点点的方法的,读考试(TOEFL/IELTS/SAT/GRE/GMAT)里的阅读文章更是如此。但请放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总是非常简单的。(以下文字相对抽象一点,但,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材料……)
当我们读进来第一句话(标识为 S1)的时候,任务只有一个,“这句话在说什么?”(What does S1 mean? 标识为 M1)其实,有些时候,这并不是一个简单任务。需要两样东西支撑:1)语法知识;2)概念体系。但是,很多人竟然以为只需要单词就够了。
然而,读进来第二句话(S2)的时候,任务就多了一个:不仅要搞清楚 M2,还要搞清楚 M1 和 M2 之间的关系(标识为 R1&2)—— 这是竟然有很多人从来不做的事情。
M1 和 M2 之间的关系,大抵上分为两种:
- M1 被 M2 支持。这时,M2 往往可能从三个角度之一(或者三个角度组合使用)去解释 M1——What?(举例、阐述)Why?(因果、比较、分类、目的) How?(方式、手段、步骤)
- M1 与 M2 共同支持另外一个句子。这时,M1 与 M2 之间可能的关系分别是:并列、递进、转折。
如果,M1、M2、R1~2 都已知,那么即意味着说真正的 “阅读理解” 就已经全部完成。
然而,在考试中,考生往往遇到的情况是:
- M1 未知、M2 已知、R1&2 已知;
- M1 已知、M2 未知、R1&2 已知;
- M1 已知、M2 已知、R1&2 未知;
这与简单数学没什么两样(就好像 “x+y=z”)—— 一个方程式里面有三个变量,其中两个已知,就很容易推导出第三个变量的值。如果三个变量都是已知的,那也不算是什么考试了。
要知道,设计得严谨科学的阅读理解考试中,是不会出现一个方程式里有三个变量其中却竟然有两个未知的情况的 —— 那不叫考试,那叫 “刁难”。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劝诫考生,轻易不要相信什么 “模拟题” —— 反正,我研读过的所有非 ETS 官方的题目,大抵上都不严谨、不科学,不管作者和出版机构是多么地权威 ——不信,谁都可以用刚刚说的简单道理去自己做个判断。
同样的道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不仅要能够概括出第一段的大意(标记为 MP1 ),然后还要再概括出第二段的大意(标记为 MP2),最后还一定要弄清楚二段之间的关系(标记为 RP1&2)—— 这就是更多人坚决不做的事情了 —— 而后又是解方程式了……
道理都已经清楚了(我有的时候很奇怪我究竟是如何运用这样的简单的认知就成了所谓的老师的?),之后就是平时练习的步骤了。
- 挣扎着搞清楚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 —— 查词典,查语法书,甚至去查 Google(1998 以后),还不行,问 ChatGPT(2023 以后)。“自己动手” 比 “花钱让别人替自己干活”(比如,报班上课听讲)在这方面不知道要有效多少倍。
- 理解每句话之间、每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处理段落还有另外一个任务 —— 概括。
- 整理词汇。要知道,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自己动手整理词汇,远比背单词书效率高出许多 —— 可惜,大多数人并不相信。
- 反复阅读若干遍。读着读着就可能发现很多第一次读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 复述文章。能够书面或者口头复述刚刚读过的文章,实际上需要很多综合能力:记忆力、逻辑能力、转述能力、重新组织能力、再理解能力等等。
- 养成相隔若干天后复习的习惯。
(其实,无论哪一种考试,拿来真题,如此处理 50 篇左右的文章,就基本上所向披靡了。TOEFL 考试和国外的所有考试一样,有 Official Guide)
鉴于大多数人学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以上的文字里,是拿着考试文章作为示范的。事实上,读任何文字都可以这样 “品”,只不过,不同类型的文章,“品” 的要点不同而已。读诗品意境,读散文品心境,读小说品情节,读报纸品现实。为了学而读,还要在读与品之外考虑很多事情,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好的话好在哪儿,差的话差在哪儿,要是我去写应该怎么写才能更好 …… 等等等等。
6. 快速阅读往往并不靠谱
市面上各种各样关于 “快速阅读” 的神话,其实都非常不靠谱。我不相信那种靠改变眼球运动方式提高阅读速度的理论,因为速度的瓶颈根本就不在于 “输入方式”,而在于 “理解能力”。我也绝不相信 “快速阅读” 能靠一个什么 “补习班” 就可以解决 —— 我相信阅读理解速度只能通过积累提高。
各种快速阅读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它们假定所有的文字都是格式化的 —— 事实上这绝对不可能。只有格式化的数据才能批处理,这是每一个程序员都懂的道理。可问题在于,知识不可能是格式化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恰恰因为简单而难以理解并加以应用,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有着复杂的依存关系。想用一套简单的模式处理所有的数据,这愚昧的痴心妄想。
积累阅读量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唯一方法。读书多的人读书快。尽管好像人们更愿意相信这句话的反方向:那是 “因为读书快所以才读书多”。
观察一下生活。那些只读到初中再也不上学了的人,看书很慢的(姑且不论他们能否看懂),也很省钱:一本几块钱的杂志可以读好几个月。而相比来看,大学生读书就要快出许多,一本杂志在坐地铁的过程中就可能被他翻阅完毕,并且过后还能将其中精彩的内容复述给朋友。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二者之间的阅读量积累差异实在是惊人。
心理学家 Blachowicz 博士曾经做过的调查结果可以给我们一个更清楚地解释这个道理的依据:
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如果每天能够做到独立阅读 10 分钟的话,那么就要比那些不做独立阅读的孩子每年多读 62 万 2 千词……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差不多一分钟阅读大约 170 个英文单词。而实际上,中国的小学生如果在阅读中文的时候,可以做到差不多一分钟 200 字以上(因为中文的字都是单音节的,而英文词汇往往不止一个音节)。
如果我们按照 200 字/分钟的阅读速度计算,不算小学时代,仅仅初中三年,平均来看每个孩子每天的阅读量大约是 1.5 万字(仅相当于 75 分钟的阅读量)。换言之,初中时代,一个普通的学生,三年总计阅读量会超过 1600 万字 —— 如果假设平均一本书 20 万字的话,就相当于 80 本书。
到了高中时代,喜好读书的孩子阅读量增长会超乎普通人想象 —— 他们的阅读速度会很自然地提高 2~3 倍,又由于理解能力大幅度提升,他们往往并不需要 “速读”,而是通过 “略读” 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说,作者为了证明一个道理提供了三个例子 —— 体现为三个段落,那么,有更强理解能力、有更多阅读储备的人可能会扫过第一个例子,跳过其它两个例子而去继续阅读下一个章节。因为这样的时候,他们的阅读速读看起来就比其他人快出许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在初中时代积累了大量阅读量的学生,在高中时代的阅读速度大约会提高 10 倍左右。这样算下来,整个高中三年,喜好阅读的孩子通常会在这个时期保守估计积累超过 1 亿字的阅读量。(这是 “初级阅读者” 的计算,而我们之前用 “熟练阅读者的阅读速度” 也做过一次计算。)
这就好像飞行员也好、汽车司机也罢,夸耀自己驾驶水平时会 “很客观” 地强调自己的驾龄或者里程数一样,一个人的阅读量积累越多,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阅读速度就越快,进而阅读量更容易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说,真正有用、有意义的快速阅读能力,是靠积累获得的,而非靠什么新鲜的不靠谱理论,或者蒙钱的培训班。
7. 给自己种一棵读书种子
经常听人们这样说:“我对英语非常感兴趣”,却很少听到有人这么说:“文字太美了!” 很多人对英语感兴趣,却对母语没兴趣,这只能说明他们不了解文字的意义,只不过是肤浅的实用主义者而已。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 “英语好的话薪水高,机会多……” 而已。要不然他们怎么会对越南语、缅甸语不感兴趣?人大多都如此,都想要自己配不上的东西 —— 这是他们的本质,也是他们最终不快乐的根源。当然,他们把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称之为 “追求”,并且对这个词有着特殊而又浓厚的情感。肤浅的实用主义者对英语的兴趣,就好像是一个不懂工程的人对工具的兴趣一样无聊。
英语不过是一种文字,这一点上来看,它并不比其它的文字更好、更高级、更优美。自认为自己的母语是全天下最美的语言,是最为幼稚的想法(都懒得加上之一)。印象中第一次意识到这种幼稚的存在,是读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篇文章叫《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激情地写道,“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而在另外一个国度(这个国度里所使用的语言是地球上使用者最多的语言:汉语),(中文)语文老师激动地(某种意义上也避重就轻地)讲述着作者都德的爱国热情,一遍一遍地复述着都德那个狭隘民族主义的弱智句子 “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 有比这个更为荒唐的场景么?(当然,都德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拥有这种(狭隘)民主主义情绪,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更可能应该被理解为 “英雄的”……)
任何语言文字都有它自己固有的独特之处,都有它独特美丽的根源。然而最终,语言文字是用来表述、记录、交流思想的。如果有什么真正美丽或者更加美丽的话,是思想,而不是语言文字本身。美丽的思想,用任何语言表达都美丽,用一种语言表达光芒四射,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四射光芒。电影V for Vendetta中,主角 V 身中无数枪却不死,缓步逼近 Creedy,而 Creedy 的手枪里已经没有了子弹,于是绝望地大喊,“Why won't you die?!” V 淡然地说,“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more than flesh.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 Mr. Creedy. And ideas are bulletproof.”
<video src="videos/V.for.Vendetta.2005.beneath.this.idea.mp4" />
印象里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多懂一门语言的好处,是终于读到 Animal Farm 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在国内许多年前曾经是禁书。经常可以在一些牛人的文章里看到这本书被提及,我却遍寻不得之,极为痛苦。终于有一天,搞到一本 Animal Farm 的英法对照本,于是一口气读完。当时的我当然看不懂法文了,而英文要靠不停地查词典才可以。那所谓的 “一口气” 大约是两个星期 —— 那书其实只不过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而已。Animal Farm 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作者乔治·奥威尔(Geroge Orwell)用他不留情的笔触讲了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寓言故事。
在英格兰有这么一个农场。农场的主人常常酗酒,也不懂得善待农场里的动物们。有一天,主人不在,有一头老猪把大伙召集到谷仓里开了个会。就看它颤颤巍巍爬上台,对台下的动物们说,“I had a dream……”还没讲完,农场主就回来了,动物们吓得赶紧散会。第二天,老猪就去世了。可是那天老猪的讲演却深刻而又顽固地留在动物们的脑海里,尽管大多数的动物并不是很懂老猪说的究竟是什么……后来有一天,有两头猪(猪是所有动物里智商最高的),一头叫Snowball,另外一头叫Napoleon,带着大伙起义了,把农场主赶了出去,占领了农场,建立了Animal Republic…农场里还有很多其它动物,比如,无论谁说什么都点头称是的鸭子们,无私奉献自己的蛋的鸡们,充当警察角色的狗们,一匹为首是瞻兢兢业业的低智商的马Boxer,一个只喜欢花丝带的小母马Mollie,一头什么都看不上愤世嫉俗的老驴Benjamin,还有一只说话不中听的乌鸦 Moses……Animal Republic有七戒,最后一条是“All animals are equal.”
这本书读过很久之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多懂一门语言就相当于多出了一片天空。英语对我来说,不再是要 “学” 那么简单了,而是要用它获得自由,哪怕仅仅是精神上的自由 —— 再说还有什么比精神上的自由更为宝贵的东西呢?
从某种意义上,我一直感激那个在我那个年代里把 Animal Farm 这本书禁掉的那个人(或 “那些” 我永远也不会知道是谁的人),如若他(们)未曾设置那样一道貌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我可能永远不会有这种特殊的体会。其实,这是个格外普遍现象,人们有更强的动机去翻阅 “禁书”……(当然,《动物农庄》早就解禁了,今天在国内随处可以买到它的中译版。)
再后来,有一天听Randy Pausch博士在他的 “The Last Lecture” 中说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for a reason. They're not there to keep us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 瞬间,热泪盈眶。
<video src="videos/Randy-Pausch-Last-Lecture-sample.mp4" />
8. 只有人类才善于阅读
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才与其它物种有了本质上的不同。而阅读,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类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人类之外的物种只能依赖最落后但被称为神奇的方式积累经验:基因遗传。Terry Burnham 和 Jay Phelan 在 MEAN GENE 一书中提到,啄木鸟可以本能地采用最优算法获取食物 —— 而一个 MIT 的数学博士面对同样的问题却不见得可以迅速解决;而啄木鸟的小脑袋在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情况下,是如何得到结果的呢?答案是:通过基因遗传。
人类当然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积累经验。婴儿尽管没有见过蛇,但只要见到蛇就会嚎啕大哭;婴儿也没有见过枪,但他们却不怕这个比蛇要可怕不知道多少倍的东西 —— 人类祖祖辈辈被蛇咬过不知道多少次;然而,人们认识到枪的危险至今只不过两百年不到,还没来得及形成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 “天生” 的恐惧。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经验积累不再仅仅依赖基因遗传。人类开始使用文字记录并积累信息、获得知识、传播经验 …… 信息爆炸使得我们处于人类史上进步最为惊人的时代,日新月异这个词已经不够 —— 用 “分新秒异” 都并不过分。
人类终于有了文字之后,并没有马上因此获得应有的恩惠。知识的传播与积累并没有一下子变得太过容易。从结绳记事到刻石颂德,从罄竹载罪到纶巾议论,从宣纸录史到革皮藏图,文字的载体从未易于保存、便于传播。小说《西游记》生动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文字传播极为困难的时代,获取知识有多么地辛苦。
然而,今天,文字传播的便易也已经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是互联网改变了一切。字处理程序、博客程序(blog engine)、微博客(比如 twitter)以及搜索引擎使得文字的书写、经验知识的记录、传播、共享、检索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任何人只要稍有常识,就可以 “出版” 自己 “体验”、“试错”、“观察” 的文字记。搜索引擎简单而又清爽的界面背后几乎是宇宙量级的信息(用 “海量” 这个词已经不够)。知识共享的精神被前所未有地发扬光大,最直接的也是意义最重大的产物就是免费的维基百科(Wikipedia)。今天,只要拥有足够的阅读能力,任何人都可以获得过去难以获得的 “博士” 级的知识。
在这样的时代里,“阅读” 突破了个体的 “体验” 或者单纯的 “试错” 的种种局限。“体验” 往往只能局限于自己,而 “试错” 局限于自己的阅历。然而,通过 “阅读”,我们可以得知他人的 “体验” 和 “试错” 结果(即所谓的 “经验”)。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不用说可以跨越种族和国度 —— 文字翻译工具越来越先进,而掌握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数也在不停地增加。
“阅读” 的前提是使用文字记载的前人经验已经存在。而文字使得快速的经验积累成为可能 —— “对蛇(爬行动物)的恐惧” 可能需要几百代才能通过记忆遗传变成 “天生的知识”,但是,有了文字之后,一代之间,就有可能积累并获得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现代人只需要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总计差不多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就有机会在学校里把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或者达尔文、门捷列夫,甚至爱因斯坦等历史上的巨人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囊括在自己的脑中。
文字太重要了。但是,明显的另外一个事实是,小学、中学、大学总计差不多十五年左右的时间貌似并不可能,也没有做到 “教育” 出另外一个哥白尼、另外一个伽利略、另外一个牛顿,或者另外一个达尔文、另外一个门捷列夫,甚至另外一个爱因斯坦。显然,还应该有更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使用以及传授的难度之高甚至连世世代代的精英们前仆后继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 “正规教育” 体系都往往以失败告终。
而习得第二语言(甚至更多语言)之后,就多出另外一片天空。而英文目前又是地球上文库信息量最大最高质的文字,而 Wikipedia 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了英语在这方面的地位。尽管有些时候,部分英文书籍有相应的中译版,但,读译本有时很令人头痛,令人不痛快,因为
- 译文质量差;
- 译文也许经过裁剪 (censorship);
- 译文也必然来得太晚……
也许有些人认为读译文更省时间,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习得第二语言才是真正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习得第二语言根本没有那些失败者想像得那么难,相反可能很简单。那些人之所以觉得 “那么难”,其实无非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没有成功过而已。做得好的人也知道难,并且真的知道真的有多难,但他们好像并不怕难。其实也对,想想看吧,做什么事不难呢?怕又有什么用呢?
9. 轻松搜索电子书
许多年前,获取大量有效信息的方法几乎只有一个,去图书馆;而在国内,图书馆是大城市的特权。互联网改变了一切,电子化的文档某种意义上早已经把纸媒远远抛在了身后。在英文世界里更是如此。
常用的搜索方法有这么几个:
1. 在 Google 上直接搜索书名或者作者名。
有些作者可能会直接提供全文下载。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 “Free to Choose” 不仅有文本,还有 PBS 为其制作的 15 集视频。《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个人网站上提供他的大部分著作的下载。
2. 在 Google 搜索里指定文件格式
电子书的最常用格式包括这么几个:chm, pdf, djvu。chm 格式无需特殊的阅读器,pdf 需要安装 Adobe Reader;而 djvu 也有自己的阅读器。而很多的时候,网络上这些电子书往往会被压缩成 rar、zip 或其它格式;最好安装一个 WinRAR 或者 7-Zip 解压程序。
搜索时,在 Google 的输入框里输入作者名或者书名,之后填上 “filetype:pdf”。比如:
Tipping Point filetype:pdf
总之,可以尝试的文件类型有:chm, pdf, djvu, doc, rtf, txt, rar, zip…
3. 到 Google Books 上看看有没有可以直接浏览的版本
Google Books 做的非常好,访问地址是http://books.google.com/。很多书籍都可以直接在线阅读;就算没有“Preview”的书籍,也提供检索功能。
4. 干脆自定义一个专门的搜索引擎
Google 的自定义搜索引擎(Google CSE)功能非常强大。我专门做了一个搜索电子书的 CSE,在这个页面上可以找到:http://is.gd/6nUgW
5. 到 WikiPedia 上搜索一下作者和书名
在 WikiPedia 上往往可以找到很多相关信息;作者越著名,书籍越畅销,相关信息就越多。往往会顺藤摸瓜找到更多资源。
10. 如何收集好书
如果说好书多得像大海一般汪洋,那么烂书就好像太空一样苍茫。周永年之所以见书必得,是因为那个年代成书太难,传书不易。而今却不一样,出版越来越容易,传播越来越便捷。人们总是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是我却深不以为然。要真的是有效信息爆炸就好了 —— 因为它爆炸了,我们就开心死了,爆炸了的有效信息不仅好找,而且好用。可事实上,爆炸的更可能是垃圾信息而已。互联网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只是加快了信息流动的速度而已,在有效信息创造方面的提升尽管很明显但效用从目前来看却依然有限。于是,更得益于传播速度增加的是垃圾信息、无效信息。而相对来看,有效信息却前所未有地更加难以寻找、筛选。
所以,花时间选书不仅一点都不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等同于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我个人对各种时间管理技巧都抱有一定程度的狐疑,只相信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才能不虚度光阴。读书时需要消耗时间的,消耗时间等同于消耗生命,只要意识清醒,有谁愿意无谓地浪费生命呢?
最先可以从作者入手,买牛人写的书,尝试着去理解牛人的看法和想法。想了解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先去看看那个学科里当前最著名的人写过哪些书。最著名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作者,但,总体上来看,他还是最靠谱一些。我读宏观经济学的时候,第一本教课书读的是 MIT 的经济学教授 Paul Krugman 与 Maurice Obstfeld 合著的那本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此书 1998 年第一版,到 2008 年已经是第八版了;同一年,Paul Krugman 获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这样的作者所写的书,读起来相对更加放心一些 —— 尽管,时时刻刻保留一点怀疑态度没什么不对,也确实应该。再后来,想去认真读一下心理学的时候,我选的第一本书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Martin E. P. Seligman 的 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The Complete Guide to Successful Self-Improvement。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个之前全无了解的领域,这样的时候,我们可能几乎没办法知道那个领域里究竟有哪些牛人。那还有另外一个方法,从版次入手。一般来说,我只买第二版以后的书。大约在 1997 年前后,二十五六岁的我,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缺乏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于是只好跑到图书馆里找答案。从 “thinking” 这个词入手开始检索,发现有很多书的名字都以 “critical thinking” 为关键字 —— 那之前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词组(可见我有多么孤陋寡闻)。于是,在一大堆名字里有 “critical thinking” 的书籍里,选择了一本五六年前第一版、当时已经再版四次的书,Beyond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作者是 Vincent Ruggiero,此书于 2007 年发行第八版。一点都不夸张地讲,这本书成了我那次重生的起点。直到今天,我都会时不时拿出这本书翻一翻。反复读过这本书之后,顺藤摸瓜又找到一批相关的好书,于是就不停地有着暗爽的机会……
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了 Joseph M. Williams 教授。当时在我需要的时候,找到了他那本在 1981 年首版、2000 年已经第六版的 Style: 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此书于 2006 年发行第九版),然后一口气买了他的好几本:Style: Toward Clarity and Grace,The Craft of Argument(这本书我买的是第一版,2007 年此书发行第三版),The Craft of Research。
还有一个淘宝的好地方是好书的 “参考文献” 部分。老外写书是非常严谨的,他们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的来源和根据,这些都要清清楚楚地罗列在 “参考文献” 之中。那么牛的人物写书所参考的书籍一般都是好书,而那些被参考的文献的作者,也往往都是骨灰级的大牛。而好书的内容中提到的、甚至给予极高评价的书籍,当然也同样值得找来一睹为快。
近两年我选书又多了两个标准:**优选那些有电子版、有声版的书。**电子版的书籍最好的地方在于可以随时搜索,而听有声书实际上是相当节省时间的,因为可以随时随地听,一本厚厚的书,其实全文朗读只不过是区区一二十个小时而已,往往一两周之内可以反复听上好几遍,而且占用的还只不过是走路、打车等无法阅读的时间而已,相当划算。
21.每日功课的一些细节问题
关于 “自己要说的话”
- 可以提前一天准备
- 在一段时间里养成 “说话录音” 的习惯。无论自己说什么,无论跟别人说什么,都可以录音。现在的智能手机或手表都有很方便的录音功能。每天找个时间整理一下录音。可以先用 “听写工具”(讯飞,或者 Whisper)讲录音转换成文字之后再进行整理。
- 其它可能需要整理的:
- 只字不差的内容:书摘,金句,谚语,歌词,经典笑话与段子……
- 逻辑内容:类比,隐喻;统计,理论,故事,报道
一切的重点
每种语言都有 “独特” 的地方。对 “单语使用者” 来说,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脑子里应该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嗯?这跟我们的说法不一样!”
—— 即,需要重点关注的,全都是 “不一样” 的部分。
无论是音素,还是措辞、比喻、隐喻、类比,还是句式或者说法,抑或例子,甚至文化。(比如,在中文语境里,我们用中国象棋做例子,在英文语境里,用中国象棋做例子就很无力,最好换做国际象棋……)
通用流程
- 确认每个单词的发音(通过查词典,或者要求 AI 给出整句话的音标 —— 给 AI 进行角色定义 “你是我的英语教练。请为我给你的英文标注音标。请将我给你的文本,划分成句子。每句话单独标注音标。”)
- 杜绝望文生音
- 不熟悉的要反复读很多遍
- 有重音或者次重音的时候,该音节前面加上些许的停顿,然后,抬高音高地读出重音
- 看着文本,猜测可能的 Breaks;而 Tone,即,Pitch(音高)的变化 一般难以直接揣测
- 看着文本,猜测可能被强读或者弱读的词汇;随后可以在听录音的时候进行 “验证”,无论成功与否都很好……
- 反复听录音 —— 最好将文本写出来或者打印出来,以便做各种标记 —— 记录以下关键,如果有辅助工具的话,分段重复听,甚至,每个单词都点一遍:
- 停顿
- 明显的音高变化(尤其是拔高的地方)
- 弱读
- 元音(长短,单双);辅音(有些可能不发音,清辅音可能被浊化)
- 尤其是,以前没注意到的地方,或者,以前读错的地方,重点标记
- 反复分段模仿之后再尝试组合
- 反复尝试完整跟读
- 反复尝试完整独立朗读
- 以上两步多次重复
- 尝试背诵
- 尝试录音(可以看着文本),而后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做得越多,找问题越容易),而后重新录音,再次对比……
- 花 10 分钟左右,复盘,书写练习记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
注意:TTS 生成的语音,可能完全没有 “连读” 现象,也没有太多的音高起伏 —— 即,缺乏情绪变化……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练习不是以 “自我感觉熟练” 为目标,而是以 “尽量复刻” 为目标。前者会固化你原有的一些习惯(只是进一步强化了你的原有连接或局域网);后者会让你摆脱你原有的习惯(建立新连接或者新的局域网)
重点关注,永远一样,是 “和我现在的方式(无论是思考还是发声)不一样的部分”。
- 作者:迪升disheng
- 链接:https://blog.disheng.org/article/lixiaolai/everyone-can-use-english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